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1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概述.2
2.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2
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3
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4
3.1 我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4
3.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6
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10
4.1 政策体制限制..10
4.2 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10
4.3 跨国企业投资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11
4.4 缺乏国际化的管理人才..11
4.5 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低..11
5 针对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提出的对策.12
5.1 建立更加完善的对外投资政策..12
5.2 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13
5.3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建立知名品牌..14
5.4 大力培养对外直接投资高素质人才..14
5.5 提高境内企业核心竞争力..14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90年代末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为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初具规模的过程。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际经贸环境越来越有利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企业自我发展的要求,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强劲。由于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张,拥有比较优势的一批大众商品占领了相当的世界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随着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出于各种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出现,我国产品出口扩张遇到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走出去,企业就可以利用其内部化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从而带动出口,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同时我国加入WTO也可以为本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制度保障,为本国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被赋予的机遇,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
全球化已成为21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三大“火车头”经济发展放缓的时候亚洲经济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已经代替国际贸易成为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突破。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首先文章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以及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概念;其次,从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出发,利用数据更加具体地展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我国国情,辩证地看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是对于我们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建议。结合前文对于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的分析,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第一,文献研究的方法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广泛查阅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得出更具体的理解,整理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二,定性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上,本文收集了各方面的统计资料,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时期的概念;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方面,利用网络上整理的数据进行定性研究。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概述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从20年世纪60年代开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众说纷纭,主要以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直接投资微观优势理论最为有影响力,并在该理论派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而在国际直接投资实践中,影响最深的是英国教授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主要参照: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技术当地化理论及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垄断优势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具体的探究过程:美国学者海默在他的学位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以及其他学者补充,发展成为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该理论主要说明了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垄断的手段对自己在市场占有的份额进行保护,并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利益。但是这种垄断优势理论只是对发达国家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但它对后期逐渐增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无法做出合理的说明。
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来的。它主要说明市场的运行是有一定的成本,在市场失效时,企业的交易成本会逐渐增加,这样使得企业通过组织内部交易以减少市场运行所需的成本,但是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组织内部交易所需的成本比公开市场交易要更低。一般跨国企业经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一体化经营,采取行政的管理方式将外部的市场进行内部化。
产品周期理论是由维农教授提出,其主要将产品周期分为创新阶段、成长阶段及标准化阶段。产品周期的创新阶段是研究高水平知识、开发技能和发现潜力市场的阶段,它主要是产品创新厂商垄断了新型产品的技术生产,且新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加工工艺及规格,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很大变化;使得新产品的需求价格的弹性较低,同时对厂商在选择的生产区位上不会有很大影响,这将有利于国内生产;产品周期的成长阶段是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量供过于求,但标准化生产产品仍没应用,因此投资者依旧通过此办法来避免直接价格的竞争。产品周期标准化阶段是实施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技术创新国家必须由价格竞争以维护在国外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厂商便要寻找生产及劳动力成本低的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作为最佳的生产区位[2]。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投资的方式结构三个方面。在产业结构方面,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投资,相对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这导致针对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的断档与分割,致使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也不尽合理,发展中国家兴办的投资项目仍然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发;而且不利于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投资方式也过于单一,要想企业在海外投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1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概述.2
2.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2
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3
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4
3.1 我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4
3.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6
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10
4.1 政策体制限制..10
4.2 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10
4.3 跨国企业投资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11
4.4 缺乏国际化的管理人才..11
4.5 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低..11
5 针对对外直接投资问题提出的对策.12
5.1 建立更加完善的对外投资政策..12
5.2 建立完善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13
5.3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建立知名品牌..14
5.4 大力培养对外直接投资高素质人才..14
5.5 提高境内企业核心竞争力..14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90年代末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为适应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需要,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推动中国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初具规模的过程。特别是加入WTO以来,国际经贸环境越来越有利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企业自我发展的要求,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强劲。由于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张,拥有比较优势的一批大众商品占领了相当的世界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口大国。但随着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出于各种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出现,我国产品出口扩张遇到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走出去,企业就可以利用其内部化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从而带动出口,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同时我国加入WTO也可以为本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制度保障,为本国企业跨国经营创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被赋予的机遇,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
全球化已成为21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三大“火车头”经济发展放缓的时候亚洲经济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水平,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式来看,国际直接投资已经代替国际贸易成为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突破。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简要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首先文章从理论上解释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意义以及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概念;其次,从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出发,利用数据更加具体地展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我国国情,辩证地看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研究。
第三部分是对于我们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建议。结合前文对于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的分析,提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第一,文献研究的方法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主题,广泛查阅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和数据,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得出更具体的理解,整理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二,定性分析研究的方法
在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上,本文收集了各方面的统计资料,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在不同时期的概念;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方面,利用网络上整理的数据进行定性研究。
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概述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从20年世纪60年代开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众说纷纭,主要以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直接投资微观优势理论最为有影响力,并在该理论派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而在国际直接投资实践中,影响最深的是英国教授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主要参照: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技术当地化理论及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
垄断优势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具体的探究过程:美国学者海默在他的学位论文《国内公司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以及其他学者补充,发展成为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最早的、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该理论主要说明了拥有独占技术优势的企业通过垄断的手段对自己在市场占有的份额进行保护,并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利益。但是这种垄断优势理论只是对发达国家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但它对后期逐渐增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无法做出合理的说明。
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卡森和加拿大学者拉格曼共同提出来的。它主要说明市场的运行是有一定的成本,在市场失效时,企业的交易成本会逐渐增加,这样使得企业通过组织内部交易以减少市场运行所需的成本,但是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组织内部交易所需的成本比公开市场交易要更低。一般跨国企业经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一体化经营,采取行政的管理方式将外部的市场进行内部化。
产品周期理论是由维农教授提出,其主要将产品周期分为创新阶段、成长阶段及标准化阶段。产品周期的创新阶段是研究高水平知识、开发技能和发现潜力市场的阶段,它主要是产品创新厂商垄断了新型产品的技术生产,且新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加工工艺及规格,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很大变化;使得新产品的需求价格的弹性较低,同时对厂商在选择的生产区位上不会有很大影响,这将有利于国内生产;产品周期的成长阶段是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量供过于求,但标准化生产产品仍没应用,因此投资者依旧通过此办法来避免直接价格的竞争。产品周期标准化阶段是实施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技术创新国家必须由价格竞争以维护在国外市场上的份额,同时,厂商便要寻找生产及劳动力成本低的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作为最佳的生产区位[2]。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投资的方式结构三个方面。在产业结构方面,投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投资,相对忽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这导致针对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的断档与分割,致使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加大,总体经济效益低下。对外直接投资地区结构也不尽合理,发展中国家兴办的投资项目仍然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发;而且不利于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投资方式也过于单一,要想企业在海外投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