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探讨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和解决措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了2000-2015年的西部地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紧密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在经济中的份额增加会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基于实证结果分析,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可从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继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合理布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来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关键词 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概念界定 2
1.3 理论基础 3
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4
2.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
2.2 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6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9
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9
3.2 模型设定 9
3.3 实证研究 10
3.4 结果分析 11
4 政策建议 12
4.1 建立差别化分类扶持政策体系 12
4.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2
4.3 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 13
4.4 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3
4.5 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14
4.6 倾力打造西部特色低碳产业体系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一个持续较快的增长过程,1978年,我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世界银行统计,当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56美元,最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490美元。中国人民的生产总值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至都达不到全国的1/3。在1978年底,中国有10亿多人口,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和日本的404亿美元,中国变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2017年我国国内生的产总值达到了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27032亿元,增长8.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全年国民收入825016亿元[2]。
2013至2018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脱贫方面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了0.68亿多,易地扶贫搬迁0.83万人,贫困率由10.2%下降到3.1%[3]。2017年以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的比预期要好的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家庭居民收入增长7.3%,增速快于上年;新增城镇就业1351万人,失业率最低;工业增速率提高,企业利润增长21%,收入增长7.4%,扭转了增速放缓的局面[4]。
2017年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质量、结构和效益的态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4.4万亿多元,增长率6.7%,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物价水平上涨2%。工业企业利润由去年下降的2.3%变成增长的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1.6%。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农业稳定、优化,粮食获得丰收[5]。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向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发展,但是我国城乡收入还是存在差距,经济结构不是很合理。
我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一个过程,第三产业处于一直上升的过程,从1982占比最低21.8%上升到2012年44.6%,但仍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
表1 19522012年主要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表 单位:%
年 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 业
建筑业
1952
50.958
20.884
17.644
3.240
28.163
1978
28.189
47.876
44.085
3.791
23.935
1982
33.389
44.765
40.619
4.146
21.846
1985
28.443
42.886
38.251
4.635
28.672
1990
27.116
41.341
36.737
4.604
31.543
1995
19.962
47.175
41.041
6.134
32.863
2000
15.063
45.917
40.351
5.566
39.020
2005
12.123
47.366
41.761
5.606
40.511
2010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概念界定 2
1.3 理论基础 3
2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4
2.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4
2.2 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6
3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9
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9
3.2 模型设定 9
3.3 实证研究 10
3.4 结果分析 11
4 政策建议 12
4.1 建立差别化分类扶持政策体系 12
4.2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2
4.3 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的均等化 13
4.4 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13
4.5 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14
4.6 倾力打造西部特色低碳产业体系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一个持续较快的增长过程,1978年,我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世界银行统计,当时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56美元,最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490美元。中国人民的生产总值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至都达不到全国的1/3。在1978年底,中国有10亿多人口,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和日本的404亿美元,中国变成了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2017年我国国内生的产总值达到了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了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了427032亿元,增长8.0%。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全年国民收入825016亿元[2]。
2013至2018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脱贫方面的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了0.68亿多,易地扶贫搬迁0.83万人,贫困率由10.2%下降到3.1%[3]。2017年以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的比预期要好的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家庭居民收入增长7.3%,增速快于上年;新增城镇就业1351万人,失业率最低;工业增速率提高,企业利润增长21%,收入增长7.4%,扭转了增速放缓的局面[4]。
2017年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质量、结构和效益的态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4.4万亿多元,增长率6.7%,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物价水平上涨2%。工业企业利润由去年下降的2.3%变成增长的8.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1.6%。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农业稳定、优化,粮食获得丰收[5]。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向好,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发展,但是我国城乡收入还是存在差距,经济结构不是很合理。
我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一个过程,第三产业处于一直上升的过程,从1982占比最低21.8%上升到2012年44.6%,但仍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
表1 19522012年主要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表 单位:%
年 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工 业
建筑业
1952
50.958
20.884
17.644
3.240
28.163
1978
28.189
47.876
44.085
3.791
23.935
1982
33.389
44.765
40.619
4.146
21.846
1985
28.443
42.886
38.251
4.635
28.672
1990
27.116
41.341
36.737
4.604
31.543
1995
19.962
47.175
41.041
6.134
32.863
2000
15.063
45.917
40.351
5.566
39.020
2005
12.123
47.366
41.761
5.606
40.511
201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