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失衡对印度认识一带一路的影响(附件)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贸易规模会继续扩大,但是,中印贸易持续性失衡问题也亟待解决。尽管一带一路对中印两国都有重大长远的意义,但是印度国内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差异较大。解决贸易失衡,已成为中印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着眼点。所以研究中印贸易失衡对印度认识一带一路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本文以中印贸易现状和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为基础,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对中印两国的意义,结合印度国内对一带一路的三种认识,研究中印贸易失衡对一带一路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一带一路不仅有助于中印贸易平衡,对两国也具有长远利益。中印贸易失衡的解决,需要双方长期的努力。由此可见,中印贸易失衡对印度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具有正面的影响。关键词 中国,印度,贸易失衡,“一带一路”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印贸易现状 1
2.1 中印双边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中印贸易前景广阔 1
2.2 中印贸易逆差持续性扩大,中印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2
3 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 4
3.1 中印双边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 4
3.2 印度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5
4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印的意义 6
4.1 有利于为两国的改革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6
4.2 有利于扩大双边投资规模,缓解中印贸易失衡 7
4.3 有利于推动中印两国经济进步 8
5 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9
5.1 印度应该加入“一带一路” 9
5.2 印度不应该加入“一带一路” 11
5.3 印度已在“一带一路”上采取了反制政策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印度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带一路对中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印度迄今为止对一带一路都持有保留态度。十几年来,虽然中印贸易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迅速,但是中印经贸关系长期受到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困扰。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本文主要研究中印贸易失衡,对印度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具有促进作用。
2 中印贸易现状
2.1 中印双边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中印贸易前景广阔
/
图2.1:中印双边贸易总额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tegration Indicators
21 世纪初印度在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方面比较保守,在2000年,中印的贸易额只有29.2亿美元。在2004 年,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较为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例如,减少进出口关税、免除工业进出口许可证、撤除农产品出口限制等。其目的在于加深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使印度的贸易份额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中的占比得以扩大。与此同时,得益于此,中印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得以加快。根据图 2 . 1显示,除了2009 年之外,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09年,由于中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中印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有所缩减,双边贸易总额有所下降。2011年至2016年期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总额起伏不定,或升或降,从中可以得知中印贸易发展出现曲折。2017年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两国间贸易突破了800亿美元大关。从贸易地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对象国,在南亚地区,印度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在很多区域集团和国家组织中,都有中印两国共同出现的身影,如20 国集团、金砖国家组织等。中印长期以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进出口模式,印度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大都为原材料、初级产品,中国出口到印度的产品,大都为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的工业制成品。相较于贸易之间的竞争性,中印贸易更加凸显出的是互补性,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印贸易关系也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中印贸易不仅在双方出口的产品上具有互补性,两国在产业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信息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中国有着“世界工厂”的美誉,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全球排名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相对于印度落后的工业水平,中国的第二产业优势显著。此外,中印政府都为中印间的贸易,提供了相对优惠、便利的政策,中印贸易前景光明。中国政府越来越看重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在2011年,中国主动促成了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到2018年,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已进行了5次,为改善中印经贸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莫迪自2014年就任印度总理以来,大力致力于经济改革,打造良好的经贸环境,整体提升了印度的投资状况,为吸引中国资本进入印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体看来,中印经贸,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2.2 中印贸易逆差持续性扩大,中印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从图2.2可以看出,印度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的境况,自2003年以来一直未得以改变,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也持续扩大。2006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额开始以较大幅度不断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急剧恶化,从2006年的79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526亿,增加了将近7倍。印度对中国产品的较高依赖度,是中印贸易巨大逆差的一个重要表现。相对于印度本土产品,中国制造的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占据优势,中国商品在印度很受民众欢迎,尤其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电子产品。印度正在大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了满足电信和电力部门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2018年印度对中国制造品的依赖程度还在继续增大,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还会存在。
/
图2.2: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变化趋势图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tegration Indicators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性扩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印度政府,导致了印度政府以保护本国贸易和制造业的名义,多次向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对象主要是中国的化学工业商品、机电业商品、纺织业的商品和塑料橡胶。印度主要采用反倾销的手段,限制中国商品进入印度,保护本国市场。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成为了,激发中印贸易摩擦的主要成因。虽然中国也受到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但是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累计量,在中国总的反倾销调查累计量中所占比重大,并且次数多、频率高。由图2.3可以看出,20002013年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已经超过了150件,并且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从1994年至2016年,中国遭受来自印度的反倾销调查,就将近了200起。2012年,印度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调查轰动一时,至今印度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调查也未停止。印度的反倾销调查给中国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在引起中印贸易摩擦的诸多缘由中,印度对中国庞大的贸易逆差额,已经成为愈发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印贸易现状 1
2.1 中印双边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中印贸易前景广阔 1
2.2 中印贸易逆差持续性扩大,中印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2
3 中印贸易失衡的原因 4
3.1 中印双边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 4
3.2 印度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5
4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印的意义 6
4.1 有利于为两国的改革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6
4.2 有利于扩大双边投资规模,缓解中印贸易失衡 7
4.3 有利于推动中印两国经济进步 8
5 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9
5.1 印度应该加入“一带一路” 9
5.2 印度不应该加入“一带一路” 11
5.3 印度已在“一带一路”上采取了反制政策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项重大举措。印度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带一路对中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印度迄今为止对一带一路都持有保留态度。十几年来,虽然中印贸易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迅速,但是中印经贸关系长期受到中印贸易失衡问题的困扰。中印贸易失衡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本文主要研究中印贸易失衡,对印度积极回应一带一路具有促进作用。
2 中印贸易现状
2.1 中印双边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中印贸易前景广阔
/
图2.1:中印双边贸易总额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tegration Indicators
21 世纪初印度在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方面比较保守,在2000年,中印的贸易额只有29.2亿美元。在2004 年,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较为宽松的对外开放政策,例如,减少进出口关税、免除工业进出口许可证、撤除农产品出口限制等。其目的在于加深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使印度的贸易份额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中的占比得以扩大。与此同时,得益于此,中印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得以加快。根据图 2 . 1显示,除了2009 年之外,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呈波动上升趋势。在2009年,由于中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中印的进出口贸易规模有所缩减,双边贸易总额有所下降。2011年至2016年期间,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总额起伏不定,或升或降,从中可以得知中印贸易发展出现曲折。2017年中印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两国间贸易突破了800亿美元大关。从贸易地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对象国,在南亚地区,印度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在很多区域集团和国家组织中,都有中印两国共同出现的身影,如20 国集团、金砖国家组织等。中印长期以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进出口模式,印度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大都为原材料、初级产品,中国出口到印度的产品,大都为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的工业制成品。相较于贸易之间的竞争性,中印贸易更加凸显出的是互补性,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中印贸易关系也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中印贸易不仅在双方出口的产品上具有互补性,两国在产业结构上也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印度的第三产业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信息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中国有着“世界工厂”的美誉,制造业的竞争力在全球排名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相对于印度落后的工业水平,中国的第二产业优势显著。此外,中印政府都为中印间的贸易,提供了相对优惠、便利的政策,中印贸易前景光明。中国政府越来越看重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在2011年,中国主动促成了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到2018年,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已进行了5次,为改善中印经贸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莫迪自2014年就任印度总理以来,大力致力于经济改革,打造良好的经贸环境,整体提升了印度的投资状况,为吸引中国资本进入印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体看来,中印经贸,互利合作,前景广阔。
2.2 中印贸易逆差持续性扩大,中印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从图2.2可以看出,印度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的境况,自2003年以来一直未得以改变,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也持续扩大。2006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额开始以较大幅度不断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急剧恶化,从2006年的79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526亿,增加了将近7倍。印度对中国产品的较高依赖度,是中印贸易巨大逆差的一个重要表现。相对于印度本土产品,中国制造的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都占据优势,中国商品在印度很受民众欢迎,尤其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电子产品。印度正在大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为了满足电信和电力部门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2018年印度对中国制造品的依赖程度还在继续增大,印度对华贸易逆差还会存在。
/
图2.2: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变化趋势图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Asian Development Bank Integration Indicators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性扩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印度政府,导致了印度政府以保护本国贸易和制造业的名义,多次向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的对象主要是中国的化学工业商品、机电业商品、纺织业的商品和塑料橡胶。印度主要采用反倾销的手段,限制中国商品进入印度,保护本国市场。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也成为了,激发中印贸易摩擦的主要成因。虽然中国也受到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但是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累计量,在中国总的反倾销调查累计量中所占比重大,并且次数多、频率高。由图2.3可以看出,20002013年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已经超过了150件,并且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从1994年至2016年,中国遭受来自印度的反倾销调查,就将近了200起。2012年,印度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调查轰动一时,至今印度对中国光伏的反倾销调查也未停止。印度的反倾销调查给中国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阻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在引起中印贸易摩擦的诸多缘由中,印度对中国庞大的贸易逆差额,已经成为愈发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