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外贸发展分析(附件)【字数:8681】

摘 要随着环境不断恶化,大气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低碳经济逐渐地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新型经济形势。尤其是作为经济影响力前三的经济大省--江苏,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出现,既给江苏外贸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首先展示了在低碳经济下,对江苏外贸的影响,其次深入分析了江苏外贸结构升级的必要性以及可能遇到的瓶颈,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目 录
第一章 在低碳经济下,江苏外贸的变化 1
1.1对其有利变化 1
1.2对其不利变化 1
第二章 低碳经济下,江苏外贸结构升级必要性 3
2.1应对国际上的碳壁垒等规则的需要 3
2.2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3
2.3走可持续道路的需要 3
第三章 江苏外贸升级可能遇到的瓶颈 4
3.1低碳立法缺失 4
3.2低碳技术落后,缺乏创新人才 4
3.3高碳产品进出口比重大,出口产品结构层次较低 4
3.4低碳自主品牌匮乏 5
3.5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市场不够多元化 5
第四章 江苏外贸发展解决对策 7
4.1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 7
4.2政府鼓励创新,注重人才培养 7
4.3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7
4.4加强外贸自主品牌的塑造 8
4.5推动市场多元化,拓展新兴产业 8
4.6发展跨境电商 9
结束语 10
致 谢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 在低碳经济下,江苏外贸的变化
1.1对其有利变化
1.1.1外贸科技层面上迅速发展
低碳经济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互赢的经济模式下进行的。当前,世界各地实行低碳经济任务已是刻不容缓。为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江苏外贸企业就需要克服碳信用、碳足迹、碳关税等新的贸易壁垒。也就是说,江苏外贸企业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改变了单一化、模式化的生产方法,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淘汰落后的技术,尽量避免出口过程中被征收额外的碳关税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情况。对处于低碳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江苏,在这种模式的带领下,在技术与产品方面有相对的提升。
1.1.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紧随着低碳经济的产生,一些与此相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江苏的低碳产业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节能减排技术,是指使能源利用率达到最大程度。另一个是清洁能源,包含风能、波浪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等等。除了这两个核心产业之外,还存在来自信贷、碳排放买卖和低碳基金投资的低碳金融。江苏不少企业利用低碳经济转型为契机,抢占商机,获得垄断,赢得了“绿色品牌”好口碑,获利匪浅。
1.1.3江苏外贸模式升级
江苏贸易中比重较大的集中在加工贸易方面,而服务贸易以及其他贸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现如今,在低碳经济新模式的发展下,使我国原本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形式渐渐转为集约型经济模式,江苏省内大多数高碳产业也逐渐被低碳工业取代 。在碳关税的实施下,各企业将加快步伐,实现企业模式升级,大力研发低碳技术,从而降低成本,依靠传统廉价外贸优势生存的企业会越来越难生存,新优势的外贸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由此低端者会被淘汰,高端企业走向国际。江苏海企集团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外贸企业,近几年来开拓创新,不仅在纺织服装方面有所改进,而且在其产品附加值的重新分配和外贸模式优化调整上花费不少心思改进,如今在缅甸、老挝、柬埔寨都有生产基地,发展规模迅速,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在纺织业持续低迷的困境下,海企开启模式升级,迎难而上获得成功。
1.2对其不利变化
1.2.1江苏对外贸易比较优势降低
江苏对外贸易主要还是加工贸易,这些产业都是高耗能且碳排放比较高的,且碳商品还是能获得比较高的利润的。美日等国家不仅将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转移到我们国内,污染国内的环境,而且还加征碳关税,实行贸易壁垒,导致高碳产品丧失它的竞争力。尤其实施低碳经济后,一些碳技术落后,属于传统碳商品的企业无法及时转型,导致外贸产品成本增加,卖出去的价格然也自然就高了,因此物美价廉的优势也就没有了。由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根深蒂固,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难以进行创新而倒闭。据世界金融研究报告显示,倘若在全球范围内施行碳关税,会导致我国约90%的电子、影像、服装、食品等产品的出口会受阻,对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影响。
1.2.2江苏外贸地位降低
江苏外贸一直处于国内第二地位,目前低碳经济越来越推广,江苏不能再以“先污染后治理”的高碳模式发展,相比于早已积累了一大批经验的发达国家来说,江苏的节能减排经验相对不足。江苏企业首先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改善工艺,还需要花费专项资金开发低碳环保的产品。例如江苏外贸企业要想获得碳标签认证,需要对从原材料到测试、开发、投入使用、再次利用等所有阶段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进行检测,交纳相关费用,全部通过再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宣布“产品碳足迹”标签认证成功。如此耗费人力物力,跟不上“大队伍”的企业只好淘汰,且完成这些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下子赶超境外企业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大大加大了国内外外贸的差距,有些专家说,发达国家一手掌握着碳足迹测量标准。希望江苏能够制定完整的碳足迹标准,获得碳标签制度上的话语权。
1.2.3中小企业生存困难
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首先体现在一些发达国家自己身上,其本身就很成熟的低碳体系和相对先进的开发技术,使江苏在节能减排方面并不擅长的中小企业望尘莫及。这使企业陷入了两难,如果向掌握着先进低碳技术的国家以昂贵的价格购买,这会使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如果不购买,恐怕很难达到国际碳标准,会导致最终出口外贸商品时受到碳关税灯光贸易壁垒的阻拦。特别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江苏经济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欧美国家乘机更加积极推崇贸易保护主义,采取商品碳含量标准、碳关税、碳标签等等。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江苏外贸类企业有99,402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90%左右。江苏的中小企业目前普遍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居多,要求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运用到整个生产链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能源利用率低、缺乏低碳环保意识、管理混乱无序等都可能将中小企业推向倒闭的边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