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发展经济建设途中,越来越注重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目前,以强调经济与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最近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推动,陕北榆林以其所拥有的丰富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榆林市的部分县已经跻身全国百强县,不过目前看来,经济的发展是喜人的,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所以研究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他直接关系到榆林地区未来的发展走向。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讨论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相对相关的案例以及国内国外目前已有的关于生态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榆林市地区的生态经济进行基本概述以及目前的发展模式描述,之后分析榆林市地区目前生态经济现状,对其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从中找出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根据问题并给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及建议。研究认为,榆林市目前的生态经济发展实属不合理范畴,主要问题本文从经济发展和环境发展俩方面来进行描述。其中经济方面存在发展模式落后、过度依赖资源、结构不合理以及资金土地问题;环境方面,由于之前的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不合理运用,导致土地植被破坏严重,且不注重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力度不强,导致了生态体系的破坏,使其经济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本文认为适合榆林市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工业发展模式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模式,努力发展人力资源建设,推进创新发展理念,利用好榆林市煤炭、石油等资源型支柱产业,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经济运行的监督管理,巩固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着力扩大消费者需求,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活力,并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3论文的研究思路 5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5
2.榆林市生态经济的基本概述 6
2.1生态经济的概念 6
2.2榆林市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 6
2.3榆林市经济现状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1榆林市生产总值情况分析 6
2.3.2三次产业分析 7
3.生态经济模式对榆林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影响 10
3.1生态经济对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积极影响 10
3.1.1生态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0
3.1.2生态经济对环境发展的积极影响 11
3.2生态经济对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消极影响 11
3.2.1生态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1
3.2.2生态经济对环境发展的消极影响 13
4.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14
4.1经济发展的问题 14
4.1.1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14
4.1.2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经济增长点少 14
4.1.3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后劲小 16
4.1.4资金要素紧张,制约经济发展 16
4.2环境发展问题 16
4.2.1土地植被破坏严重 17
4.2.2环境污染大,制约环境建设 17
4.2.3忽视环境问题,治理力度不够 17
5.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18
5.1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科学发展 18
5.2努力发展人力资源建设 18
5.3提升榆林市支柱产业的拉动作用 19
5.4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 19
5.5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与治理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榆林市生态经济目前的状况和其存在的冲突问题,选择出一条适合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出相对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为以后榆林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同时也让人们能够更重视发展经济建设不应该忽略生态环境的破坏,能为榆林市生态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可行性作用。
1.1.2研究的意义
自上个世纪以来,榆林市地区的丰富地下资源就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当时的煤炭层极浅,甚至于仅靠着人力就可以进行挖掘,尤其以神木县最为突出,之后逐渐在靖边县发现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整个榆林市地区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油气储量十分庞大,而且质量好。如何能够合理的开发利用,而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于对于榆林市有着重大意义,资源可不是永远无穷无尽的,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如果现在不重视榆林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整个城市的发展就无从提起。所以,研究好榆林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能够决定整个榆林地区的未来发展走向的。
(1)首先,本文中所述的主要核心思想是针对经济发展、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三者,进行相对系统的分析与概述,找出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最后是能够达到三者协调发展,共同进行发展。不能因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环境和资源进行无节制地破坏和过度开采,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之后,整体经济就无法持续、高效地发展,环境是承载经济的平台和基础,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高效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与资源开采技术还要利用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生态环境进行资金投入,对工业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有了更好的工业开采技术,能够科学地、规范地进行资源开采,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有效地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又可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使得整个社会整体高效快速地发展。
(2)建立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它可以很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稳定,保障国民收入平稳增长,一套成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促进产业不断升级、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就业、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等。
(3)榆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归属于地区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既然是地区经济,那么就应该要突出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来。榆林市境内资源丰富,国家也足够重视这一点,在整个“西气东输”工程中,榆林市是其重要的一个枢纽。但毕竟这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枯竭之后,该何去何从?所以,研究好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能够关乎到整个榆林市的兴衰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生态经济的问题要相对于国内重视许多,从一些价值观上来说,西方有过绿色思潮与环境主义,从20世纪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开始对物质文明主导下的人类社会进行过深刻反思,开始有了生态环境意识,学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不能纯粹的以物质文明引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对以上理念的认识,20世纪初,美国思想家莱斯特R布朗首先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提出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讲述二者之间关联性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而对于生态经济理念的研究和运用则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各个国家开始战后重建中,逐渐用于其恢复经济上,使得国外一些国家能够快速崛起。
国外是较早地进行生态经济相关研究的,同时他们也较早地进行实际运用,依据这生态经济这个理念,根据国家自身不同的环境和工业水平,有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几个典型的案例。概括起来主要分为这几类:
国土辽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总量偏少,这样特点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洲、加拿大,他们的资源型矿产几乎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的调节,属于市场调节模式。
国土狭小,本身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总量相对庞大,这样特点的国家主要是日本以及欧盟国家,他们是没有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来支撑国家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如果放任由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话,那么该国的支柱型产业就会破产,导致经济衰退。
除去国土、资源、人口等先天条件下决定的模式,还有一种自由放任式的模式,这类模式其实是不适用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因为有国家运用过,所以这里简单提及一下。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研究目的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3
1.3论文的研究思路 5
1.4论文的研究方法 5
2.榆林市生态经济的基本概述 6
2.1生态经济的概念 6
2.2榆林市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 6
2.3榆林市经济现状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1榆林市生产总值情况分析 6
2.3.2三次产业分析 7
3.生态经济模式对榆林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影响 10
3.1生态经济对经济与环境发展的积极影响 10
3.1.1生态经济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0
3.1.2生态经济对环境发展的积极影响 11
3.2生态经济对经济与环境发展的消极影响 11
3.2.1生态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1
3.2.2生态经济对环境发展的消极影响 13
4.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14
4.1经济发展的问题 14
4.1.1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14
4.1.2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经济增长点少 14
4.1.3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后劲小 16
4.1.4资金要素紧张,制约经济发展 16
4.2环境发展问题 16
4.2.1土地植被破坏严重 17
4.2.2环境污染大,制约环境建设 17
4.2.3忽视环境问题,治理力度不够 17
5.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18
5.1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科学发展 18
5.2努力发展人力资源建设 18
5.3提升榆林市支柱产业的拉动作用 19
5.4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 19
5.5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与治理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榆林市生态经济目前的状况和其存在的冲突问题,选择出一条适合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出相对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为以后榆林市的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同时也让人们能够更重视发展经济建设不应该忽略生态环境的破坏,能为榆林市生态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可行性作用。
1.1.2研究的意义
自上个世纪以来,榆林市地区的丰富地下资源就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当时的煤炭层极浅,甚至于仅靠着人力就可以进行挖掘,尤其以神木县最为突出,之后逐渐在靖边县发现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整个榆林市地区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油气储量十分庞大,而且质量好。如何能够合理的开发利用,而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于对于榆林市有着重大意义,资源可不是永远无穷无尽的,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如果现在不重视榆林市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整个城市的发展就无从提起。所以,研究好榆林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能够决定整个榆林地区的未来发展走向的。
(1)首先,本文中所述的主要核心思想是针对经济发展、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三者,进行相对系统的分析与概述,找出三者之间相互关联,最后是能够达到三者协调发展,共同进行发展。不能因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环境和资源进行无节制地破坏和过度开采,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之后,整体经济就无法持续、高效地发展,环境是承载经济的平台和基础,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高效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与资源开采技术还要利用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生态环境进行资金投入,对工业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有了更好的工业开采技术,能够科学地、规范地进行资源开采,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有效地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又可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使得整个社会整体高效快速地发展。
(2)建立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它可以很好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稳定,保障国民收入平稳增长,一套成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促进产业不断升级、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就业、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等。
(3)榆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归属于地区性经济可持续发展,既然是地区经济,那么就应该要突出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来。榆林市境内资源丰富,国家也足够重视这一点,在整个“西气东输”工程中,榆林市是其重要的一个枢纽。但毕竟这类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枯竭之后,该何去何从?所以,研究好榆林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能够关乎到整个榆林市的兴衰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生态经济的问题要相对于国内重视许多,从一些价值观上来说,西方有过绿色思潮与环境主义,从20世纪开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已经开始对物质文明主导下的人类社会进行过深刻反思,开始有了生态环境意识,学会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不能纯粹的以物质文明引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基于对以上理念的认识,20世纪初,美国思想家莱斯特R布朗首先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提出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讲述二者之间关联性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而对于生态经济理念的研究和运用则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各个国家开始战后重建中,逐渐用于其恢复经济上,使得国外一些国家能够快速崛起。
国外是较早地进行生态经济相关研究的,同时他们也较早地进行实际运用,依据这生态经济这个理念,根据国家自身不同的环境和工业水平,有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有几个典型的案例。概括起来主要分为这几类:
国土辽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总量偏少,这样特点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洲、加拿大,他们的资源型矿产几乎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的调节,属于市场调节模式。
国土狭小,本身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人口总量相对庞大,这样特点的国家主要是日本以及欧盟国家,他们是没有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来支撑国家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如果放任由市场机制来引导的话,那么该国的支柱型产业就会破产,导致经济衰退。
除去国土、资源、人口等先天条件下决定的模式,还有一种自由放任式的模式,这类模式其实是不适用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因为有国家运用过,所以这里简单提及一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