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讨[20191212142809]
摘 要
金融生态是一个仿生概念,它是从自然生态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既是统筹金融改革与经济体制其他领域改革的客观需要。一直以来,江苏省的主要金融资源集中于苏南地区,三大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很大。因此,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对于江苏省金融资源配置和发展差异性的量化分析显得格外重要,也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首先,本文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和健康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然后通过以往专家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学习,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本文尝试构建一套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理论,以《江苏省统计年鉴2012》中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江苏省三大区域金融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综合得分,分析江苏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评价结果中总结出制约江苏省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金融生态环境;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指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 言 1
第1章 金融生态环境概述 1
1.1金融生态理论的提出 1
1.2健康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1
1.2.1 稳定的经济环境 2
1.2.2 良好的法制环境 2
1.2.3 良好的信用环境 2
1.2.4 良好的政策环境 3
1.2.5 协调的市场环境 3
1.2.6 规范的制度环境 3
第2章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 3
2.1金融资源因素 5
2.2经济发展因素 5
2.3行政因素 6
2.4法律因素 6
2.5社会信用因素 6
第3章 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6
3.1 江苏宏观经济指标选取 6
3.2 江苏金融生态环境模型评价 7
3.2.1金融资源因素 8
3.2.2经济发展因素 8
3.2.3行政因素 9
3.2.4法律因素 10
3.2.5社会信用因素 10
3.3 评价结果分析 11
3.3.1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 11
3.3.2苏北地区金融业发展落后 11
3.3.3江苏省信用与法制建设相对落后 12
3.3.4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建设改善 12
第4章 对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2
4.1 提高苏中、苏北地区对资金的吸收力 13
4.2 对苏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宣传 13
4.3 培育各种符合市场要求的中介组织 14
4.4 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法制保障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引 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4年第一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它包括金融产品,消费者,中介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内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提出,是金融工作的重大创新。它对于金融发展追求更高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生态环境间的要素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金融业的发展起着共同推动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江苏地区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江苏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第1章 金融生态环境概述
1.1金融生态理论的提出
金融生态是指对金融的生态规律和特征的系统性抽象,本质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价值关系[1]。
金融生态系统包括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部分。金融主体包括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机构三部分。金融生态环境包括了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及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环境。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者由居民、企业、政府(作为消费者)和国外等主体构成。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环境具体包括了法制环境,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社会诚信,地方金融,金融中介机构,社会保障体系。将金融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制成简单明了的结构图,具体结构如图1.1。
1.2健康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保障金融业健康稳步地发展,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又能够有力地支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涵盖了六个方面的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规范的制度环境[13]。
图1.1金融生态系统
1.2.1 稳定的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决定着金融主体的发展空间,金融生态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持,金融只有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价值,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经济与金融的互助协调发展。稳定的经济环境需要有成熟的产业结构,旺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足够的经济开放度等[8]。经济环境只有稳定地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才得以保障。1.2.2 良好的法制环境
金融生态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制环境。金融生态的结构优化和运转正常是以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境为前提的。法制环境的建设需要司法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共同努力,司法要公正,执法要严格,这样才能为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打下夯实的基础。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强化金融功能的发挥。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规范,需要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这样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在这正确的轨道上稳定,健康的发展[9]。
1.2.3良好的信用环境
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需要企业、个人、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支持,它决定了金融生态环境能否有序运行,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取决于信用环境的建设水平。社会诚信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全面的,广泛的。政府要对企业和个人加以引导,企业和个人要从自身做起,认识到信用对于自身良好发展的重要性,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起到的关键作用。良好的信用环境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协作。
1.2.4良好的政策环境
人们从事金融活动并不是随意的,参与的金融活动都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政策只有稳定、透明、公开,金融机构才能有所可依,金融生态才能稳定发展。政府有了好的政策,金融环境的发展才能事半功倍,稳定发展。反之,金融环境的发展只能是事倍功半,逆水行舟。所以,良好的政策环境建设需要政府作出英明的决策。
1.2.5协调的市场环境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进步很明显,但随之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尤其表现为融资结构不平衡,股权融资和固定收益产品的比例不协调。这种状况弱化了市场分散金融风险的功能,特别是弱化了投资者防范风险的意识。金融市场的健康协调发展,有助于大大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有效提高资源配置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1.2.6.规范的制度环境
一个规范的制度环境会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商机和融资便利。政府的依法行政,规范操作上规范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制度的规范不仅需要长久以来发展积累的经验,更需要政府和金融业界对于规范的约束。它对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2]。
第2章 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
依据江苏省金融生态的特点和现状,以《江苏省统计年鉴2012》和银行问卷统计为基础,建立以下分层指标体系:
第一层为目标层,是对金融生态环境下面综合各因素的总体描述。由以下五大部分构成:金融因素,经济因素,行政因素,法律因素, 社会信用[17]。
第二层为准则层,包括金融因素下的银行业发展水平,保险证券业发展水平,经济因素下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开放度,人们生活水平及报障水平等7个部分。准则层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成分指标综合在一起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
第三层为指标层,具体反映各成分的22个指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人均保费,保险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农业产值,工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教师数,学校数,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卫生机构数,政策连续,政府的干预,司法公证性,执法能力,诚信意识,诚信建设。金融因素和经济因素数据通过查阅《江苏统计年鉴2012》可得,而行政因素,法律因素, 社会信用通过银行问卷统计结果而得。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如以下表格所示:
表2.1 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金融生态指标体系 金融因素 银行业发展水平 存款余额(亿元)
贷款余额(亿元)
保险证券业发展水平 人均保费(元)
保险收入(亿元)
经济因素 经济总量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财政收入总量(亿元)
产业结构 农业产值(亿元)
工业产值(亿元)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师数(人)
学校数(个)
经济开放度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元)
进出口总额(亿元)
人民生活及保障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元)
卫生机构数(个)
行政因素 政策连续性
政府的干预
法律因素 司法公正性
执法能力
社会信用 诚信意识
诚信建设
对于以上设计的指标体系中的各成分指标,本文分别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其分析评估,对于金融资源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得分。对于行政因素,法律因素,社会信用因素则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法分析评估[14]。
2.1 金融资源因素-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计量
由以上构建的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金融资源因素综合得分的计量由以下两个主要因素组成:银行业发展水平,保险证券业发展水平。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的计算公式:
(2.1)
上式中Q1表示一个区域金融资源水平综合得分值;2个系数(Ubn,n=1,2,)分别表示Pb1, Pb2,的权重系数。2个变量(Pbn,n=1,2)分别表示金融资源水平选定的2个变量的综合得分值:银行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b1,证券保险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Pb2。Q1数值越大,表明金融资源越丰富,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越好,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则表示金融资源贫乏,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越差,越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4]。
2.2经济发展因素-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计量
依据本文建立的江苏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因素综合的计量包括五个主要因素: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开放度,人民生活水平及保障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2)
上式中Q2表示一个区域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高度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 5个系数,(Sen,n=1,2,3,4,5)分别表示Pe1,Pe2,Pe3,Pe4,Pe5的权重系数。5个变量(Pen,n=1,2,3,4,5) 分别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定的5个变量的综合得分值:经济总量综合得分值Pe1,产业结构综合得分值Pe2,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值:Pe3,经济开放度综合得分值:Pe4,人民生活水平及保障水平:Pe5。Q2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越高,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相对越高,也越有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反之,则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越差,也就越不利于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11]。
2.3行政因素-基于问卷调查
关于行政环境的评估, 主要设计调查问题有政策的连续性,政府干预程度,区域各项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监督力,区域内出台支持金融发展政策情况。一个区域的行政环境是好是坏,与政府是否努力是挂钩的。政府能否出台一系列好的政策?这些政策能否得到足够支持?政策在执行的时候政府是否有足够的重视?针对这些问题,对各大小企业,银行作出问卷调查(具体参见附录2),以此来评估行政环境的好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64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