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习主席总书记首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时期做出的重大部署,同时也是新时代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本文以常熟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和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常熟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存在农业土壤环境恶化、人员老龄化、科技转化率低、城乡缺乏整体布局、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由政策导向和缺乏投入等原因。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科学规划,专家指导、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基地建设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依托,做好乡村发展总布局解决等措施。这些研究希望能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现状研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3
1.3研究方法 4
1.3.1文献阅读法 4
1.3.2实地调研法 4
1.3.3实证分析法 4
2.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5
2.1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 5
2.1.1乡村振兴概念 5
2.1.2设施农业概念 5
2.1.3城乡融合概念 5
2.2乡村振兴研究分析的相关理论 6
2.2.1 现代农业理论 6
2.2.2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6
3.常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问题 7
3.1常熟市基本发展情况 7
3.2常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7
3.2.1常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7
3.2.1常熟市发展设施农业所存在的限制因素 9
3.3常熟市实行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0
3.3.1常熟市实行城乡融合的发展现状 10
3.3.2常熟市实行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 10
4.常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4.1 常熟市实行设施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 12
4.1.1政策导向 12
4.1.2缺乏投资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常熟市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13
4.2.1政府政策措施 13
4.2.2自然基础 13
4.2.3经济发展情况 13
4.2.4信息化的水平 13
5.常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14
5.1常熟市如何更好实行设施农业 14
5.1.1科学规划,专家指导 14
5.1.2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基地建设 14
5.1.3加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队伍建设 14
5.2如何更好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5
5.2.1抓好乡村振兴工程 15
5.2.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5
5.2.3 城乡共建美丽乡村 15
5.2.4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16
结 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以习主席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时代和新形势,科学决策所做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对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具有新时代的纲领性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能推动乡村的全面发展,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补齐各方面存在的短板,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为“两个百年”奠定基础。
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主体,所以基层组织承担着战略推进、进度把控、措施的制定、保障实施效果的职责。而在此战略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的县与乡镇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
一号文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
/
图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节点图
1.2国内外现状研究
1.2.1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存在问题不再仅局限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其中还包括了政治学与经济学等相邻的学科领域。乡村振兴的提出又引发了学者的新一轮的讨论高潮。
从乡村振兴战略整体进行布局研究的方面看,有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包括傅国华、陈美球、张祝平、刘合光等人。傅国华等人认为应该通过分层次管理理论,有效的识别乡村发展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该层次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对策[1]。陈美球等人认为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握好顶层设计,科学的制定规划;把握好制度供给,推进统筹建设;把握好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村现代化;把握好人民的主体地位;把握好要素保障,推动战略发展的长远与稳定[2]。张祝平等人认为要坚持把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坚持基层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德治、法治、自治才能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3]。刘合光等人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把握好“明目标,重要求,抓要素,聚难题”四个关键点,通过机制和产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和对人才的大力培育,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4]。
依然有很多是从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环节进行研究布局的。其中包括徐祥临、赵阳、刘彦随、谢瑾岚、朱信凯、王俊超等人。徐祥临等人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做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要完善农村合作社体系[5]。赵阳等人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发展农村金融,充分发展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范围,完善政策,使政策更好的服务金融[6]。刘彦随等人认为城乡应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展开土地整治,加大农村投资力度[7]。谢瑾岚等人认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实现乡村与“互联网”的结合发展,充分发展智慧、分享、和电商农业[8]。朱信凯等人认为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高“去库存、调结构,强科技”的实施力度,来实现调节市场结构等[9]。王俊超等人强调以“德治”作为首要,“法治”作为根本,同时“自治”也是很关键的。通过“德治”减少矛盾,通过“法治”调解利益关键,通过“自治”实现自我管理,构建一个“三治”结合的乡村体系[10]。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也有着类似于乡村振兴的研究:例如René Brauer 和 Mirek Dymitrow认为乡村过度的强调农业主题,从而导致对生活质量方面的关注度下降是一种“过时的乡村观”,所以现在应该做到生产与生活质量并重[11]。Vasily Erokhin,Wim Heijman,Anna Ivolga认为,充分就业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个别地区可以通过旅游等活动及其他的替代活动来增加居民的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拉动经济增长[12]。Stefan Neumeier,Kim Pollermann认为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旅游业的失败会造成比较小的经济影响,但是可能会对非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农村的发展工具也可以包括旅游业,即便是在不适合开展旅游业的地方[13]。David A.M.lee和D.P Chaudhri提出了包括改善生活水准、增强生产力、增强自立性、同时减少对传统的干扰等观念的整合乡村发展理念。Inayatullah认为乡村发展应着眼于传播改进技术、产生新态度和新技术、以及包含社会、技术、文化等相关因素的三个过程。世界银行认为农村及农业的发展必须为减少饥饿和贫困发挥重大作用[14]。联合国认为乡村的发展的重点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率、保护环境、加强知识传播和对贫困人口的援助等[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5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