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加工区的现状及功能拓展途径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出口加工区现状分析 1
2.1 经济总量增速快 1
2.2 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2
2.3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2
2.4 长三角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3
3 我国出口加工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1 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 3
3.2 个别管理部门对出口加工区规划缺乏必要的研究和重视 4
3.3 法律体系保障不健全 4
3.4 功能单一,不利于企业发展,监管功能重叠,政策优势减弱 5
3.5 尚未实现区港一体化 6
4 我国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途径 7
4.1 拓展功能,促进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 7
4.2 出口加工功能的优化 8
4.3 保税物流体系建设 8
4.4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 9
4.5 进一步加强出口加工区科学的整体规划、合理的布局 9
4.6 完善出口加工区发展政策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但由于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且分散经营,长此以往,导致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法律擦边球的行为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发展,2000 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江苏昆山、上海松江等首批15个出口加工区。随后又陆续批准重庆、宁波、青岛等出口加工区,截至2013年12月底,总数已达56个[1]。我国设立的出口加工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主要用于产品出口的加工贸易企业以及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仓储、运输企业。我国出口加工区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连接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越来越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从而使得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弱化,出口加工区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加强国际之间的 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国家经济,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然举措,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和定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2 我国出口加工区现状分析
出口加工区是我国政府为规范加工贸易管理,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所进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举措。十几年来,在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各出口加工区管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出口加工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蓬勃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
2.1 经济总量增速快
近年来,全国出口加工区致力于抓住机遇,加强投资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从而改善区内环境,使产业规模逐步扩增,区内企业的发展也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13 年,就实现工业增加值355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2%,这显示了出口加工区的巨大潜力。我国现今正在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共引进项目 1269 个,其中外资项目 1006 个,占引进项目总数的 79%。引进投资1246亿美元,其中外资824亿美元,占引进投资总额的 89%[2]。
2.2 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据海关统计,2001年底,通过验收的出口加工区14个,进出口总值不足9亿美元;到2013 年,全国 56个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达 5523.3 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26.4%,其中,出口3014.7亿美元,增长33.9%;进口2508.6亿美元,增长13.7%[3],总体看来,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值呈加速发展趋势。出口加工区的建立和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 ,极大提高了投资的竞争力,成为名符其实的开放型经济的“增长极”和发展“引擎”。
2.3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在经济总量飞速增长的同时,区内的产业结构也慢慢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出口加工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自2000年9月首家出口加工区设立运作至 2013 年12月底,全国出口加工区累计出口总值达2959 亿美元,其中 90%为机电产品,其中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及数码相机等为主要出口产品。目前在江苏昆山、上海松江、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IT企业占入区企业的多数。以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为例,华硕、宏基等世界六大笔记本生产厂商均落户于区内,所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占全球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4]。随着众多跨国 IT 企业的入驻,出口加工区承接了一大批 IT 产业为龙头企业的巨大转移,使其成为与国际产业接轨的重要载体。在实现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出口加工区也为所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2.4长三角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各区经济水平、地理条件和设立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各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势头好于中西部地区。其中,尤以长三角地区出口加工区的发展最为快速。
表2-1 全国出口加工区分布情况
分布区域 长三角 环渤海 华南 东北 中部 西部
布局数量 23个 9个 8个 4个 5个 8个
资料来源: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评价及政策研究
从各地出口加工区完成值的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长三角地区出口加工区完成工业总值达到5006.89亿元,占全国总量的91.4%。其中,尤以上海松江和江苏昆山两家出口加工区实力最为强劲,两区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621.72亿元和1480.14亿元,位居前两位,规模相当可观[5]。由此看来,长三角地区在出口加工区贸易方面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3 我国出口加工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多年来,出口加工区在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3.1 发展不均衡现象严重
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规模、地理环境以及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等自身因素使我国出口加工区的发展产生不均衡的问题。出口加工区因设立时间的先后,总体呈现出了“长三角地区发展较快、珠三角地区徘徊不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的态势。东部地区出口加工区领先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较好的出口加工区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江苏昆山、江苏无锡、上海漕河泾、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位列全国综合排名前四位,并且得分遥遥领先[6]。但是,东部地区各出口加工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均衡,浙江慈溪、江苏扬州和江苏镇江三个出口加工区在全国综合排名较靠后。中西部地区出口加工区的总体发展与东部比较虽然差距较大,但近年来也呈现出新亮点,四川成都、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分别进入了全国综合排名第五位和第六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2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