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以p2p平台为例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金融形式,由互联网技术催生,其内涵和外延仍在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先行军,P2P网络借贷于2007年开始在中国境内兴起,这一小微借贷新模式经历了短暂的宣传与发展期后,就迅速为大众所接受。本文从P2P平台自身信用风险的角度出发,以平台本身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风险影响因素,从“网贷之家”网站上收集若干组实验数据,并参考指标意义,选取出若干指标,通过数据处理、分类和量化,对建模指标采用Logit回归,得到对P2P平台风险影响显著的因素。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 2
(一)P2P平台发展历程及现状 2
1、发展历程 2
2、发展现状 3
(二)P2P平台风险分类 3
1、P2P平台自身道德风险 4
2、借款人信用风险 4
3、互联网信息技术风险 4
三、P2P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5
(一)研究方法 5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
1、样本选择 5
2、数据来源 5
(三)变量定义 5
1、因变量Y 5
2、自变量Xi 5
(四) 模型假设 5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6
1、描述性统计 6
2、Logit回归 7
3、结果分析 7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研究——以P2P平台为例
引言
近年来,经济圈大热的词汇非“互联网金融”莫属,它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正在席卷世界,改变世界。不断有人开拓新的金融模式,并想方设法加入大热的互联网技术。例如近年来兴起的手机银行、手机理财、众筹融资、P2P小微借贷平台等新兴金融模式,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思维的开拓,它们仍在不断地成长与蜕变。尽管互联网金融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不可置否,互联网金融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以往的金融模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自2013年余额宝问世以来,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开始迅速增长。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推陈出新,如银行、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单位的业务受到很大打击。互联网金融正迅速抢占存款、贷款和支付等银行三大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步伐。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来临,国民经济加深了对互联网的依赖,促使我们重视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由于大量客户将金融资源转向互联网,以获得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回报,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余额宝的不断扩张,类似的金融产品花样迭出,这些产品的用户也日益增加,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已十分必要。
日前,互联网金融的势头日趋见长,主要是因为三点:运营成本相对传统金融服务很低、由于网络的普及所带来的巨大的服务群体以及领先于传统金融服务的方便的服务形式。但是,在这些领先的形式背后带来的也是一系列的风险。金融领域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互联网业内也存在有技术型风险的问题,在两者相结合后,互联网金融业便需要更进步的风控技术来保障。与此同时,国内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跟上不断变化与进步的新兴金融模式。以上的种种,不禁引发出一系列有待思考的问题,这项新生的金融模式存有哪些风险因素?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这些风险?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改善这些因素在实行风险管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相结合,并联系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模式与现存 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从互联网金融机构这个主体出发,以近年风险聚集的典型模式P2P借贷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至2015年12月的1523家借贷问题平台,以及至2015年12月的所有3984家正常平台,按比例随机抽取90家样本平台,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利用SPSS19软件以P2P借贷风险为因变量,对P2P平台借贷平均年利率、平台平均借贷期限、平台满标时间、平台注册资本金4个变量测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哪些自变量是P2P平台是否会出问题的显著影响因素。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实证研究选取P2P网络借贷这一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对其面临的风险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给投资用户提出建议,用以甄别P2P平台是否会有出现问题的风险,给他们的投资选择提供良好的参考性。
二、文献综述
(一)P2P平台发展历程及现状
1、发展历程
唐正伟(2014)认为,P2P平台是指由有一定资质的网站所建立的一种中介平台,融资人在平台上发放融资标的,之后由投资人投标,以此向乞款人放贷。叶湘榕(2014)指出,它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技术革新,它是对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它是整个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是在互联网商业为主要借贷模式下的又一里程碑。2005年世界上第一家P2P平台诞生,至2015年,这近10年的时间里P2P平台的发展蓬勃而迅速,在我国,P2P平台具体的发展历程如图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www.100ec.cn)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图1 我国P2P平台发展历程
2、发展现状
李燕顶(2015)表明,目前,我国的P2P发展有四大特点:速度快、区域化、风险大、监管少,从每年的新增平台数和资金成交量可以具体看出。张正平(2015)指出,与此同时沿海发达地区借贷平台发展快速,成交量在全国范围内占比最大,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加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体制不完善,监管力度欠缺,P2P行业的风险逐渐显露。
根据第三方数据平台“网贷天眼”所提供的1523个问题平台数据,可以大致看出平台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图所示。不难看出,诈骗跑路是平台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占比50%,其次就是提现困难的平台,占比30%,反映了很多平台在自身监管问题上的问题较为严重,缺乏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停业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原因,占比19%,然而停业的原因众多,上述情况均可能导致平台停业,除此之外,平台的资金周转困难,投资人数较少,融资能力较差,流动性较差等也是停业的重要原因。另外1%的为经侦介入的平台,这些平台往往待还数额巨大,平台自身难以偿还,很大一部分是较大的平台出现了问题,例如2015年11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e租宝事件。以上种种数据都表明了我国P2P平台亟需整顿的重要性。

资料来源:根据网贷天眼(http://www.p2peye.com)相关数据。
图2 我国P2P借贷平台问题占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1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