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比较研究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连接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纽带,为了测定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需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衡量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否有效。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受到银行体系结构、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政府所实施的制度规则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美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利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其中包括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概念、传导机制以及选择的标准。第二部分是对几种常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以及社会融资规模、信贷规模和汇率。第三部分概括了中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然后从利率传导机制方面着重分析中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差异,中国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美国使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得出其原因主要是中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和中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
目 录
1 引言 1
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理论概述 1
2.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
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
2.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2
3 几种常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2
3.1 利率 3
3.2 货币供应量 3
3.3 基础货币 4
3.4 其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4
4 中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演变 5
4.1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演变 5
4.2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历史演变 5
5 中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比较分析 6
5.1 从时间维度比较 6
5.2 从中美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 7
6 中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不同的原因 10
6.1 中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差异 10
6.2 中美金融市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程度的差异 11
6.3 中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同 12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2
图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流程图 2
图2 美国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解释 7
图3 中国的货币政策体系 8
图4 中国利率传导机制流程图 10
1 引言
制定货币政策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宏观经济能够稳定发展,为了经济运行稳定,经济产出能够在有限的幅度内波动。但是如何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以及检测货币政策是否适用于一国国情和经济体制,能否使得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得以有效实现,需要中间变量来进行衡量,所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1]。一般来说,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掌控的时候都需要制定货币政策,但是由于央行或者货币当局不能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或调整社会经济活动,所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选择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到其实施起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制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时候要严谨慎重。进行相关研究的经济学家们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上基本保持一致的意见,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尽管如此,他们在具体选择哪种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却百家争鸣。
很多学者对中国和美国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分析在不断的推进,并取得很大成就,但对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值得庆幸的是,在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对中国和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自的相关研究成果颇多。所以,在所得出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中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进行比较分析。
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理论概述
2.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相对短期的、能够准确计量的数量指标,是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了实现物价稳定、经济发展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制定的相关指标。长期以来,人们在经济活动实践中已经察觉到货币政策工具不能直接反映使用的情况,所以需要通过中间变量来衡量政策运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图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流程图
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工具不能直接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以要通过在这两个指标之间插入另外两个经济变量,即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才能构成完善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
2.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制定极其重要,“什么样的经济指标能够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个问题始终是研究的关键,所以,相关学者根据其多年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三个主要的选择标准,即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2]。可控性就是指中央银行或者货币当局能够对选择出来的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对其大概的发展方向进行控制。可测性就是指中央银行或者货币政府能够对所选择出来的变量进行准确实时的核算和预测。相关性就是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3 几种常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1 利率
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它是根据货币市场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来决定的,具有很强的自由程度,同时,利率的大小也是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可以得到。央行或者货币当局在操纵货币政策工具时,基本上不会存在时间的滞后性和统计的偏差,具有很强的可测性。利率的可控性较强,央行或者货币当局并不需要对所有的市场利率进行控制,只要求能够对基准利率进行控制,其他利率可以通过基准利率进行推算。货币当局能够通过利率影响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调节总供求。
利率是调节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影响投资、消费进而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利率的可控性、可测性等优点,许多国家都运用它来调控宏观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当国家经济发展过热或者过度通货膨胀的时候,央行或者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降低信贷规模,同时增加居民储蓄,减少消费支出,避免通货膨胀进一步严重。在通货膨胀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经济发展稳定时,要把利率适当降低。当经济萧条或者通货紧缩严重时,央行或者货币当局可以降低利率,借此来促进贷款规模的扩大和促进消费。在通货紧缩得到控制以后,货币当局要适当提高利率,避免矫枉过正造成通货膨胀。由此可见,利率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2 货币供应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