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职业决策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的职业决策问题,不仅关系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职业决策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职业价值观, 他能够引导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 有利于正确的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尤其具有代表性。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经过了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全国就业形势回暖的今天,其就业的弱势地位依然没有改变。本文基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大学生目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2
2.1 相关概念 2
2.1.1 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2
2.1.2 职业决策的概念 2
2.1.3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3
2.2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2.1 国外研究现状 4
2.2.2 国内研究现状 5
3 研究设计 8
3.1 研究背景 8
3.2 研究对象 8
3.3 研究方法 8
3.4 研究工具 9
3.4.1 职业价值观量表 9
3.4.2 大学生职业决策因素量表 9
3.5 问卷设计和调查过程 9
4 结果与分析 10
4.1 调查样本情况 10
4.1.1 性别分布 10
4.1.2 年龄分布 10
4.1.3 所在专业分布 10
4.2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布情况 11
4.2.1 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11
4.2.2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12
4.3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之间相关分析 15
5 结论与分析 16
5.1 经管类职业价值观总体特点 16
5.2 不同群体职业价值观差异 16
6 建议 17
结论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11
4.2.2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12
4.3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之间相关分析 15
5 结论与分析 16
5.1 经管类职业价值观总体特点 16
5.2 不同群体职业价值观差异 16
6 建议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2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等于失业”是对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糟糕就业前景的正式写照,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现有的自主择业,不仅让大学生面临外部社会竞争的压力,同时其内部自身方面也面临着种种问题,使得大学生对职业决策产生困难。外部环境和自身客观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而容易改变的就只有自身主观因素,其中职业价值观就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必会受到其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兴趣和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职业价值观集中反映了其择业观念与行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几何时,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的前景令其他专业望尘莫及,所以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但是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调整,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严峻起来。此时,经管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决策尤为重要。职业决策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职业价值观, 他能够引导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 有利于正确的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 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 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新时期经管类大学生,不仅要有能胜任未来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转变择业观念, 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时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个人的择业标准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其职业价值观。它受到社会、家庭、文化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改变。是人们对职业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社会价值判断取向[1]。
2.1.2 职业决策的概念
职业决策[2],就是在辨析职业兴趣和评估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社会(组织)需要,作出合适的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决策,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生涯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 ),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的理论。当一个人选择一个目标或一种职业时,会使用一种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即把损失降到最低,个人从中获得最高的报酬。当个体在面对选择时,其实每一种选择对其都有价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又必须予以舍弃。我国大陆地区的多数学者使用“职业决策”的概念,这是个复杂而多维的涵义。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应主动学习一些职业决策的方法、技巧,以更好地选择职业,发展自我。
2.1.3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职业价值观的重点之一就是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出发提出了关于职业价值观结构的观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是以下三种观点:(1)两分法:1951 年赫兹伯格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2)三维观点:美国心理学家赛普尔(Super)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后来阿尔得夫(Alderfer)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和简明的方法,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社会价值。(3)四维分法:这是最著名的职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1992 年舍克斯(Surkis)在实证的研究基础之上得出的划分法: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1994 年罗尼(Rone)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一个人为中心、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职业价值,以集体为中心、个体主义的社会的职业价值,以个体为中心、物质主义的自尊职业价值,以集体为中心的、物质主义的生理安全的职业价值。这种分法与舍克斯的划分方法相对应的。国外的划分法是根据国外的被试的研究得出结论未必适用于中国学者的研究[3]。
国外研究职业价值观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我国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了相关研究。赵喜顺(1984)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宁维卫(1991)[4]从自己有研究结果中抽出了五个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国内学者的划分方法多以国外学者的理论为基础,脱离不了国外学者的理论框架。直至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2
2.1 相关概念 2
2.1.1 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2
2.1.2 职业决策的概念 2
2.1.3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3
2.2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2.1 国外研究现状 4
2.2.2 国内研究现状 5
3 研究设计 8
3.1 研究背景 8
3.2 研究对象 8
3.3 研究方法 8
3.4 研究工具 9
3.4.1 职业价值观量表 9
3.4.2 大学生职业决策因素量表 9
3.5 问卷设计和调查过程 9
4 结果与分析 10
4.1 调查样本情况 10
4.1.1 性别分布 10
4.1.2 年龄分布 10
4.1.3 所在专业分布 10
4.2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布情况 11
4.2.1 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11
4.2.2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12
4.3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之间相关分析 15
5 结论与分析 16
5.1 经管类职业价值观总体特点 16
5.2 不同群体职业价值观差异 16
6 建议 17
结论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经管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11
4.2.2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12
4.3 经管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之间相关分析 15
5 结论与分析 16
5.1 经管类职业价值观总体特点 16
5.2 不同群体职业价值观差异 16
6 建议 17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2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毕业等于失业”是对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糟糕就业前景的正式写照,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现有的自主择业,不仅让大学生面临外部社会竞争的压力,同时其内部自身方面也面临着种种问题,使得大学生对职业决策产生困难。外部环境和自身客观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而容易改变的就只有自身主观因素,其中职业价值观就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大学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必会受到其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远远超过了兴趣和性格对职业选择的影响。职业价值观集中反映了其择业观念与行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几何时,经济管理类学生就业的前景令其他专业望尘莫及,所以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但是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调整,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变得严峻起来。此时,经管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决策尤为重要。职业决策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职业价值观, 他能够引导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 有利于正确的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 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 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新时期经管类大学生,不仅要有能胜任未来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转变择业观念, 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看重的原则、标准或品质,它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时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个人的择业标准及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其职业价值观。它受到社会、家庭、文化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改变。是人们对职业活动所带来的利益的社会价值判断取向[1]。
2.1.2 职业决策的概念
职业决策[2],就是在辨析职业兴趣和评估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社会(组织)需要,作出合适的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决策,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生涯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 ),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的理论。当一个人选择一个目标或一种职业时,会使用一种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即把损失降到最低,个人从中获得最高的报酬。当个体在面对选择时,其实每一种选择对其都有价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又必须予以舍弃。我国大陆地区的多数学者使用“职业决策”的概念,这是个复杂而多维的涵义。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应主动学习一些职业决策的方法、技巧,以更好地选择职业,发展自我。
2.1.3 职业价值观的结构
职业价值观的重点之一就是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出发提出了关于职业价值观结构的观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结果是以下三种观点:(1)两分法:1951 年赫兹伯格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2)三维观点:美国心理学家赛普尔(Super)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后来阿尔得夫(Alderfer)提出了一个相对全面和简明的方法,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社会价值。(3)四维分法:这是最著名的职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1992 年舍克斯(Surkis)在实证的研究基础之上得出的划分法: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1994 年罗尼(Rone)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一个人为中心、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职业价值,以集体为中心、个体主义的社会的职业价值,以个体为中心、物质主义的自尊职业价值,以集体为中心的、物质主义的生理安全的职业价值。这种分法与舍克斯的划分方法相对应的。国外的划分法是根据国外的被试的研究得出结论未必适用于中国学者的研究[3]。
国外研究职业价值观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我国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了相关研究。赵喜顺(1984)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四类:兴趣爱好型、社会利益型、声望舒适型、和经济型。宁维卫(1991)[4]从自己有研究结果中抽出了五个因素:进取心、生活方式、工作安定性、声望、经济价值。国内学者的划分方法多以国外学者的理论为基础,脱离不了国外学者的理论框架。直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