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众筹融资模式
摘 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革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形态变革与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金融信息化进程迅速推进。与此同时,众筹融资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于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异军突起。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的科技融资模式,不仅为金融业带来了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也使信息化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具有了区别于传统投资银行的突破性融资功能。本文在阐述众筹融资的概念及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众筹融资发展情况进行描述以及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众筹融资呈现平台数量快速增加、项目筹资额迅速增长、平台分布范围广泛,尤其是众筹融资模式多元化发展的现状,故基于当前现状,本文更进一步地对众筹融资的四种具体类型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借鉴美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此来解决众筹融资模式在我国发展相对混沌且缺乏理论支持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加深公众以及监管机构对众筹模式的正确认识,从而建立相应机制,引导众筹融资在我国发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文献进展 2
1.2.1国外研究文献进展 2
1.2.2国内研究文献进展 2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3
第2章 金融信息化与众筹融资模式概述 4
2.1金融信息化 4
2.1.1金融信息化概念 4
2.1.2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4
2.2众筹融资概述 5
2.2.1众筹融资概念 5
2.2.2众筹融资分类 6
2.2.3众筹融资优势 6
第3章 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 8
3.1平台数量快速增加 8
3.2项目筹资额迅速增长 8
3.3众筹平台分布广泛 9
3.4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9
第4章 我国众筹融资的四种模式分析 11
4.1回报众筹分析 11
4.2捐赠众筹分析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
4.3债权众筹分析 14
4.4股权众筹分析 15
第5章 美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经验借鉴 18
5.1美国JOBS法案的提出 18
5.2放开股权众筹融资 18
5.3保护股权众筹中的投资者利益 18
第6章 针对我国信息化背景下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建议 20
6.1不同的众筹模式应灵活运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 20
6.2鼓励股权众筹发展 21
6.2.1为股权众筹搭建二级市场 21
6.2.2为股权众筹建立退出机制 21
6.3加强征信网络建设,鼓励第三方征信机构发展 22
6.4展望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于2009年兴起于美国,在科技时代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浪潮也将众筹融资于2011年带入中国。但在我国,监管机构和公众对众筹融资缺乏了解,我国的法律体制和经济环境也尚不完善和成熟,众筹融资这一在国外已较为成熟的金融模式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1.1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为惊人。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共享平台蓬勃的发展,互联网业务已经向金融业的核心领域延伸,日益影响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实现了资金融通业务的产生,并具有了金融中介的功能,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金融模式,并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互联网金融“门槛低、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在对传统金融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为各类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而起源于美国的众筹融资,即“Crowdfunding”,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突飞猛进的发展。
1.1.2研究意义
众筹融资模式打破了传统风险投融资的局限,使得融资者可直接获得艺术创作或经济活动的资金来源。众筹融资的项目资金来源于大众,降低了融资门槛,并让创新者的作品或创业者的产品一经创作和创造便直接面对市场,迅速走入公众视线,成为市场风向标[3]。然而在中国,众筹融资模式才刚刚起步,国内投资者对于这种模式认识程度不高,大多处持观望态度,并与中国的金融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框架等存在诸多矛盾,还面临着公众接受、官方认可、法律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众筹融资这种在国外备受关注、发展迅猛的金融模式,如何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在我国得到其模式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被公众认可进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文献进展
1.2.1国外研究文献进展
国外对众筹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市场风险,商业价值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的:Christian Catalini(2014)对众筹融资模式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相对传统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下每位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可以很低,融资风险因投资者分散而得以减小,且众筹融资注重用户交流和体验,能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市场风险[4]。Belleflamme P(2014)针对众筹融资的商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指出,众筹融资属平民投资范畴,能提供优秀的营销平台,其项目的创新性、吸引力或者能满足投资者某些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方式更容易引得更多社会关注,很容易产生爆发式的广告效应[5]。Devashis Mitra(2012)对众筹融资模式的社会经济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证实其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小额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少的矛盾现象,认为众筹融资这种去中介化融资模式,符合投资者对资金高回报和企业对融资低成本的要求,是金融脱媒又一新发展方向[6]。
1.2.2国内研究文献进展
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出现是在2011年,因此对其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大多处于借鉴、探析和可行性分析的阶段。肖本华(2013)从“美国JOBS法案内容”出发,对中国众筹融资法制环境进行了探析,指出我国存在先天性法律缺失以及相应的法律障碍[7];谢平(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未来20 年将成为主流,他指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三种重要趋势: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直接借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这三种重要趋势,众筹融资模式必将迎来大发展[8];胡吉祥(2013)从监管立法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当前众筹行业在我国由于监管缺位,已经出现野蛮生长的局面。若不及时加以规范引导,任由市场主恶性竞争甚至违规越界,一方面可能导致市场无序失控引致区域性风险,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形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行业陷入困境,市场停滞甚至萎缩[9]。
从国内文献来看,关于众筹融资的研究大多以国外众筹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模式的界定、类型的分析和我国法律环境探析以及经验的借鉴。这些文献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参阅基础。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对众筹融资的概念进行介绍,进而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以及对当前现状进行描述,根据其金融特点、运作方式、模式分类等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众筹融资的发展加以研究,进而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具体分析众筹融资的四种具体类型,并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先进发展经验,得出一些启示,从而提出对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建议。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文献进展 2
1.2.1国外研究文献进展 2
1.2.2国内研究文献进展 2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3
第2章 金融信息化与众筹融资模式概述 4
2.1金融信息化 4
2.1.1金融信息化概念 4
2.1.2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现状 4
2.2众筹融资概述 5
2.2.1众筹融资概念 5
2.2.2众筹融资分类 6
2.2.3众筹融资优势 6
第3章 我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 8
3.1平台数量快速增加 8
3.2项目筹资额迅速增长 8
3.3众筹平台分布广泛 9
3.4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 9
第4章 我国众筹融资的四种模式分析 11
4.1回报众筹分析 11
4.2捐赠众筹分析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
4.3债权众筹分析 14
4.4股权众筹分析 15
第5章 美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经验借鉴 18
5.1美国JOBS法案的提出 18
5.2放开股权众筹融资 18
5.3保护股权众筹中的投资者利益 18
第6章 针对我国信息化背景下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建议 20
6.1不同的众筹模式应灵活运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 20
6.2鼓励股权众筹发展 21
6.2.1为股权众筹搭建二级市场 21
6.2.2为股权众筹建立退出机制 21
6.3加强征信网络建设,鼓励第三方征信机构发展 22
6.4展望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众筹融资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于2009年兴起于美国,在科技时代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浪潮也将众筹融资于2011年带入中国。但在我国,监管机构和公众对众筹融资缺乏了解,我国的法律体制和经济环境也尚不完善和成熟,众筹融资这一在国外已较为成熟的金融模式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1.1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为惊人。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共享平台蓬勃的发展,互联网业务已经向金融业的核心领域延伸,日益影响传统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实现了资金融通业务的产生,并具有了金融中介的功能,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金融模式,并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互联网金融“门槛低、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在对传统金融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为各类金融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2]。而起源于美国的众筹融资,即“Crowdfunding”,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突飞猛进的发展。
1.1.2研究意义
众筹融资模式打破了传统风险投融资的局限,使得融资者可直接获得艺术创作或经济活动的资金来源。众筹融资的项目资金来源于大众,降低了融资门槛,并让创新者的作品或创业者的产品一经创作和创造便直接面对市场,迅速走入公众视线,成为市场风向标[3]。然而在中国,众筹融资模式才刚刚起步,国内投资者对于这种模式认识程度不高,大多处持观望态度,并与中国的金融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框架等存在诸多矛盾,还面临着公众接受、官方认可、法律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众筹融资这种在国外备受关注、发展迅猛的金融模式,如何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在我国得到其模式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被公众认可进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是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
1.2国内外研究文献进展
1.2.1国外研究文献进展
国外对众筹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市场风险,商业价值以及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的:Christian Catalini(2014)对众筹融资模式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认为相对传统融资模式,众筹融资模式下每位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可以很低,融资风险因投资者分散而得以减小,且众筹融资注重用户交流和体验,能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市场风险[4]。Belleflamme P(2014)针对众筹融资的商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指出,众筹融资属平民投资范畴,能提供优秀的营销平台,其项目的创新性、吸引力或者能满足投资者某些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方式更容易引得更多社会关注,很容易产生爆发式的广告效应[5]。Devashis Mitra(2012)对众筹融资模式的社会经济意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证实其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小额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少的矛盾现象,认为众筹融资这种去中介化融资模式,符合投资者对资金高回报和企业对融资低成本的要求,是金融脱媒又一新发展方向[6]。
1.2.2国内研究文献进展
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出现是在2011年,因此对其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大多处于借鉴、探析和可行性分析的阶段。肖本华(2013)从“美国JOBS法案内容”出发,对中国众筹融资法制环境进行了探析,指出我国存在先天性法律缺失以及相应的法律障碍[7];谢平(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未来20 年将成为主流,他指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三种重要趋势: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直接借贷替代传统存贷款业务;众筹融资替代传统证券业务。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这三种重要趋势,众筹融资模式必将迎来大发展[8];胡吉祥(2013)从监管立法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当前众筹行业在我国由于监管缺位,已经出现野蛮生长的局面。若不及时加以规范引导,任由市场主恶性竞争甚至违规越界,一方面可能导致市场无序失控引致区域性风险,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形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行业陷入困境,市场停滞甚至萎缩[9]。
从国内文献来看,关于众筹融资的研究大多以国外众筹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模式的界定、类型的分析和我国法律环境探析以及经验的借鉴。这些文献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参阅基础。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首先对众筹融资的概念进行介绍,进而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以及对当前现状进行描述,根据其金融特点、运作方式、模式分类等进行深入探究,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众筹融资的发展加以研究,进而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具体分析众筹融资的四种具体类型,并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先进发展经验,得出一些启示,从而提出对我国众筹融资模式发展的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