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华反倾销问题研究(附件)【字数:12610】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开展和加深,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是所有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中实施最多的国家,且近年来频频发生。印度频频对华使用反倾销调查的做法,不仅严重的破坏了中印两国的正常的双边贸易关系,影响正常的市场贸易进程的发展,而且对两国人民的友谊伤害巨大。本文主要探讨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了论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其次系统地阐述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内涵以及具体措施;然后,分析了当前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种类以及现状,并对印度对华反倾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探讨了印度对华反倾销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我国相关组织应对反倾销的建议,以帮助我国在反倾销环境下减少损失。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概述 1
1.1倾销的基本概念 1
1.2反倾销的含义 1
1.3反倾销的具体措施 1
第二章 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3
2.1印度对华反倾销的政策及特征 3
2.2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4
第三章 印度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6
3.1外因 6
3.2内因 7
第四章 印度反倾销对我国的影响 9
4.1有利影响 9
4.2不利影响 10
第五章 影响印度对华反倾销因素的实证分析 11
5.1变量选取 11
5.2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1
5.3模型检验 11
5.4回归结果分析 11
第六章 中国应对印度反倾销调查的建议 13
6.1政府的政策引导 13
6.2行业协会的配合调整 14
6.3企业的主动应对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1 19
绪论
自从WTO(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与非关税贸易有关的传统保护措施逐渐被禁止,并形成新的保护措施成员国通过征收反倾销税以及立案调查等有关形式,起到了限制进口国外的产品以保护该国的相关产业的作用。基于此,反倾销手段列21 世纪贸易救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措施首位。根据数据显示,在1997年至2017年的20年间,在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中共发起的反倾销的调查事件共计4987起,其中指控中国企业有高达1123起,占调查案件总数的22.51%。在中国逐渐探索经验的过程中,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已经从西欧等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是最重要的。在反倾销调查中,发展中国家在对中国进行案例中,我们整理数据后,我们可以发现印度不仅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对华反倾销调查手段使用最多的国家,也是众多反倾销中征收反倾销税最多的国家。根据数据显示,到2017年年末,印度对华实施反倾的案例高达212起之多,在这些案例中,已确认有146起实施反倾销制裁并收取反倾销税。印度频繁对华实行反倾销调查并收取高额的反倾销税,不仅对中国企业的经济造成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进程,还致使部分企业无奈退出印度的经济市场,非常不利于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和交流,严重影响中印两国正常经贸合作和经贸交流。
作为目前人口最多、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各个组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等,中印的经贸合作在逐渐的交流中加深、拓宽,又因为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两国本应优势互补、互帮互助,进一步深化经贸往来,有力的促进双边贸易。近年来,中印两国的经济合作的确不断加强。数据显示,2017年双边贸易额高达84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0%,其中双边贸易额高达720.5亿美元,印度对华出口贸易额为124.8亿美元,数据很明显的显示了双方经贸潜力巨大。在经济合作一路向好的背景下,随着中印贸易量的逐年提升,两国摩擦加剧,印度对中国频繁的实施反倾销调查的行为给中国和印度双方都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作为一个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印度频繁地使用反倾销调查并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深入研究印度对华反倾销问题,希望本文能够给中国出口企业更好地应对印度反倾销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本文主要研究印度对华实施反倾销手段的原因,并总结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维护国家的合法权益。印度与中国同为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然而近年来,印度频频对华使用反倾销调查手段,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在高频率的反倾销调查下,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应该被清晰的认知,我们应该充分明确该举措对两国贸易的冲击程度以及我们所遭受的损失,认识到反倾销调查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为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反倾销系统。在调查了根本原因和影响之后我们必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从多个角度针对印度反倾销调查进行了分析,深度剖析了原因,并针对该现象提出相应的举措,为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和合法利益,维护市场的和平稳定,维护贸易的良好发展做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第一章 概述
1.1倾销的基本概念
“倾销”的使用在国际贸易中已有很长的历史。在美国《1884 年国会记录》中第一次以现代意义上的身份出现并使用,核心内容为出口商在国外市场廉价抛售商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同一商品在出售的情况下,不同国家市场上的售价会有些许上下轻微的波动,在当本国在市场上以高价来出售该商品,却又在国外的市场上以低价来出售该商品,从而快速占据国外的市场,排挤进口国的本土同类产品,使之滞销,则倾销成立。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狭义。广义的倾销是指商品以不正常的价格浮动致使价格反常的低于其正常水平来出售于其他国家,则可认为其存在倾销行为;狭义的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不正当的目的和手段用超低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造成市场价格失衡,达到打压竞争者,抢夺市场的目的的行为,则认为其存在倾销行为。
1.2反倾销的含义
反倾销的基本含义是指进口国按照国际允许的范围内依法合理地对其本国的企业或者产业造成危害的倾销行为,从而采用征收反倾销税等手发来保护的本国自身贸易的措施。反倾销的主要目的是以高额的反倾销税来弥补和抵消本国产业受到的损害。实施反倾销制度的最终目的不是收取高额的反倾销税,而是以此惩罚的手段来警示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从而平衡商品价格,消除价格歧视,营造和谐稳定健康的市场局面,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良好贸易关系的发展,促进双方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反倾销措施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形成良性竞争局面,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有力武器和重要保障。当一个国家的商品以低于正常水平进驻另一国市场造成另一国市场价格混乱,并对该国的产业造成损失时,另一国有权维护本国的正当利益,采取反倾销的措施来弥补自身损失。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