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柑橘业产品场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随着互联网、物流配送体系的迅猛发展,宜昌市柑橘产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且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了质量型增长,但是由于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制约,宜昌市柑橘产业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不强,没有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分析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对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优劣势不平衡,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所以本文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整合优劣势,分析柑橘产业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对策,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关 键 词柑橘业;经济效益;市场分析;发展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yichang citrus industry appeared in short supply, and turned to the latter growth by quantitative growth, but because of yichang citrus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ent is low, not form a brand effect factors such as restriction, yichang citrus industry has not formed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s not strong, there is no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herefore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yichang citrus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trus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Disadvantages because of the yi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chang citrus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cant exert th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 so in this paper, by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discussion method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study, aims to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itrus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make its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Key words: Citrus industry; The economic benefit; Market analysi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摘 要 I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研究的目的 11.1.2研究的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21.3主要的研究方法 31.3.1文献研究法 31.3.2案例分析法 31.3.3讨论法 32 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现状 42.1宜昌市柑橘产品地位 4图2.1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各地区柑橘增产量 42.2宜昌市柑橘产品现状 52.2.1基地规模大 52.2.2品种资源多 52.2.3柑橘种植水平全省领先,引领全国 52.2.4柑橘产后处理全国领先,罐头加工规模全国最大 62.3宜昌市柑橘产品在宜昌地区的经济影响 62.3.1经济影响 62.3.2重要作用 63 宜昌柑橘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73.1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新品种缺乏 73.2产后商品化处理薄弱,加工能力低 73.3 市场体系和产业经营不完善 83.4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83.5果品质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 93.6基地建设标准不高 93.7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滞后 94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04.1加快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04.2提高产后商品化处理率 104.3电子商务销售方式下柑橘供应链模式 104.3.1批发市场主导型 104.3.2物流中心主导型 114.3.3加工企业主导型 114.4推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果品质量 124.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 12总 结 13参考文献 14致 谢 15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宜昌柑橘产品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综合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劣势 交通运输不便利,目前宜昌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差,运输成本较高,降低了柑橘的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高低对柑橘产业的生产,质量,加工,保鲜储藏,劳动生产率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宜昌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目前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柑橘质量和品牌建设有待加强,近几十年来,柑橘产业的发展较为迅猛,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了质量型增长。宜昌柑橘在质量方面的改进比较缓慢,科技水平需要提高;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宜昌柑橘产业的产业链仍不完善,柑橘加工产品与原料的发展不协调。宜昌柑橘绝大部分是以鲜果形式销售,但是鲜果销售会增强柑橘稳定销售的风险,不利于稳定的柑橘销售市场形成。宜昌柑橘加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也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综上所述,由于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优劣势不平衡,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所以本文目的在于整合优劣势,分析柑橘产业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对策,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1.1.2研究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随着互联网、物流配送体系的迅猛发展,宜昌市柑橘产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且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了质量型增长,但是由于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制约,宜昌市柑橘产业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不强,没有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分析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对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国内的研究现状李丹、赵大友(2007)指出宜昌市柑橘产业是该地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也是安置就业人口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重要产业。柑橘是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指出宜昌市柑橘产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先导者的重要性。后进入者的成本相对于先进入者的成本越高,获得的市场份额会越少。这时市场先入者的先动优势会更大,先进入市场会更为重要。阮晓毅(2010)指出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状及规律,明确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在制度供给、机制协调、文化和谐和法律保障的具体对策,进一步阐明法律范畴内对柑橘产业化发展的保障作用。从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的层面上实现柑橘产业化的创新模式,供实践部门借鉴和参考;通过实地调研,及时把握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状,明确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成果可以尝试运用于调研基地进而通过信息反馈与模式修正,逐步向全国推广为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范式和引导借鉴,有效解决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质量瓶颈、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以促进柑橘产业化的快速、稳定发展。柑橘产业化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对企业、农民和政府起到引导作用,进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综上所述,如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宜昌市柑橘产业的因素,而柑橘产业在宜昌市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农业结构、就业人口、经济调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尽早解决宜昌市柑橘产业的问题,使宜昌市柑橘业蓬勃发展迫在眉睫。1.2.2国外的研究现状姜玉凯(2012)指出加快中国柑橘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改变小农生产方式造成的果农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改善其处于产业链末端对市场影响力小 谈判能力低下等现状,进一步推动中国柑橘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实现。大力提升柑橘业竞争力国外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表明,良好的产业竞争力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提升中国柑橘业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推进柑橘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大力选育良种,形成优势产区和优质品种 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主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并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建立和健全上下游产业和支撑产业。 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并随着需求变化而发展和变革 南非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在组织机构和模式方面刚刚度过问题多发期,对于中国这样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因此,应加快中国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市场化 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确保柑橘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培训形成稳定的人才队伍南非等国的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很注重对社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以科技进步来提升南非柑橘业的竞争力中国柑橘生产中普遍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产销脱节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因此,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科普墙 信息网络室等形式,把农业先进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等及时传授给社员,并为社员提供科技资讯市场信息等,提高社员的综合素质与生产技能。1.3主要的研究方法1.3.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1.3.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1.3.3讨论法与同学老师交流、听取意见以及建议?2 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现状2.1宜昌市柑橘产品地位柑橘板块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实施一村一品整村推进工程和对优势板块基地实行奖励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去冬今春全市新发展柑橘面积13万余亩,总面积可望达到132万亩。其中,夷陵区新发展柑橘面积2万亩。枝江、当阳分别新发展3万多亩,长阳新发展2万亩,宜都、秭归新发展1万亩。柑橘产量再创新高。由于柑橘挂果面积增加,桔农管理力度加大,柑橘又是一个丰收年。预计全市柑橘总产量将达到130万吨左右,比上一年增加17万吨,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夷陵区测产增产3.7万吨;宜都市新增2万亩挂果面积,预计产量增加4万余吨;枝江市估产增加4万吨;长阳自治县新增高质量建园挂果面积1万亩,增产1.8万吨,当阳市新增投产园2万亩,预计产量较增3万吨。秭归县测产年增产1.6万吨。图2.1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各地区柑橘增产量2.2宜昌市柑橘产品现状2.2.1基地规模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优势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柑橘规模迅速扩大,宜昌成为全国市州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1999-2009年,全市种植面积由59.2万亩增加到166万亩,产量由55.4万吨增加到177万吨,2009年实现农业产值20.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6%,综合产值达到46.4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5%、60%,全国的6%、8%。秭归、兴山、夷陵、宜都、枝江、当阳、点军等7个县市区纳入农业部长江流域优势柑橘产业带。2006年,9个县市区被省农业厅纳入长江上中游200万亩优质柑橘板块基地。2.2.2品种资源多 宜昌位于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鄂西—湘西柑橘带交汇处,柑橘总体上形成两大特色产区,一是三峡库区优质甜橙产区,总面积30万亩。二是长江、清江两岸优质宽皮柑橘产区,总面积136万亩。由于三峡特殊的河谷气候,能够适应多种柑橘品种生长,几乎世界上所有柑橘品种在宜昌都能种植,宜昌被称为世界柑橘的种质资源库。现在规模种植的柑橘品种鲜果从9月早熟蜜柑上市,至第二年5月夏橙上市,鲜果应市期长达9个月。早熟特早熟占30%,中熟品种占40%,晚熟品种占30%,基本能做到均衡上市。2.2.3柑橘种植水平全省领先,引领全国 为了快速推进柑橘标准化生产,先后制定了宜昌蜜桔、秭归脐橙《地方标准》(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规程、柑橘产后处理技术规程、柑橘老园改造和标准果园建设技术标准),下发了现代柑橘产业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我市探索的“十个一”优质丰产技术,在全省得到推广。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高接换种技术、大枝修剪技术、控水增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完熟栽培技术等基本普及。三峡库区品种改良成效显著,柑橘果园改造提高品质和效益走在全国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柑橘学会主席、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说“中国柑橘看湖北,湖北柑橘看宜昌,宜昌柑橘栽培整体技术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精品果园产量达到3吨/亩以上,优质果率高于75%,柑橘通过合作社包装销售,价格是普通果园的3-5倍。2.2.4柑橘产后处理全国领先,罐头加工规模全国最大 2009年全市打蜡销售企业达到330家,打蜡生产线近450条,全市柑橘产后处理率达到80%以上,分级打蜡正从机械分级向光电分级迈进。全市认证出口包装企业30个,出口果园34个,2009年直接出口鲜果6万多吨。随着国家东罐西移,丰岛、荣盛、鸿新等12家橘瓣罐头加工企业落户宜昌,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使宜昌成为全国最大的橘瓣罐头加工基地。虽然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反倾销的双重影响,2009年宜昌橘瓣罐头出口仍达到9万多吨。2.3宜昌市柑橘产品在宜昌地区的经济影响2.3.1经济影响柑橘在我市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来, 市委、市政府将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业列为我市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目前,柑橘产业已成为宜昌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农业部在《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和《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将我市柑橘产区划入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鄂西—湘西柑橘带,纳入我国优势农产品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2.3.2重要作用柑橘产业是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市柑橘生产从业者达到40万农户、100万人,是柑橘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持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3 宜昌柑橘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3.1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新品种缺乏图3.1 2015年宜昌柑橘产品各品种产量分布图如上图所示,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中熟品比例过大,早熟和特早熟宜昌蜜柑和杂柑等比例偏小,造成成熟期过分集中,果期短,市场销售压力较大。除了熟期结构不合理外,还缺乏优新品种的补充,致品种结构单一,基本以宜昌蜜柑和椪柑为主,在市场上难以形成亮点,同质竞争的结果就是柑橘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丰产难丰收甚至是卖橘难的现象时有出现。3.2产后商品化处理薄弱,加工能力低采后贮藏和加工能力薄弱,省内柑橘主产区缺乏大型的冷链贮藏库,已有的贮藏保鲜设施陈旧落后,根本不能满足目前柑橘产后的需要,导致大量鲜果集中上市,供应期缩短,销售压力增大。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仅有少部分经过选果、清洗、打蜡、分级和包装后投放市场,且已有处理多不符合国际市场的销售要求。加工能力薄弱,加工产品单一,市场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图3.2 宜昌柑橘产品产后加工量分布图如上图所示,柑橘加工量只占柑橘鲜果总产量的20%。目前,加工产品中仅橘瓣罐头一个品种尚有市场竞争力,而象胡柚茶、蜜饯、饮料类产品还处于量少、质量平平的境地,市场占有率低。3.3 市场体系和产业经营不完善湖北柑橘生产、经营方式还是以个人或家庭种植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产供销分离,橘农由于缺乏信息、资金和市场,在市场行为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利益经常受到损害,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柑橘产业的发展。销售网络仍不健全,已建立的果品市场规模小,设备简陋,贮藏保鲜体系不健全,缺乏冷链运输系统,导致果品流通过程损耗大,品质得不到保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比较滞后,橘农对果品供求动态和价格行情不能及时掌握,营销无序、相互压价和优果难优价等现象经常出现,区域性卖难和结构性过剩现象时有发生。橘农经营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发展不平衡;柑橘合作组织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技术培训、质量标准推广制度不够完善,整个柑橘产业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4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湖北省良种繁育体系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适应生产正常发展的需要。种苗管理大多处于无序状态,缺少必要的管理机制和法规,特别是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在一些产区普遍发生,对柑橘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5果品质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虽然通过开展全省性的柑橘优化改造工程建设,柑橘果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优质果率仍然较低,大路货过多。宜昌柑橘品牌虽然不少,但品质参差不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在国内知名度高的品牌,竞争力不强,不能发挥品牌效应和整体优势。3.6基地建设标准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差。由于老果园面积大,加上农民近年来自发开发种植缺乏统一规划,基地道路水电配套工程不够完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抗灾能力弱,短期内仍难以摆脱“望天收”。二是老品种多、品种杂。先期对引进和繁育品种缺乏统一管理,乱引滥繁而带来的一场多种、一家多种现象普遍存在,品种良莠不齐,果品质量难提高。三是组织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果园都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单位面积的产量效益不高,平均单产只有一吨,与美国平均2.5吨和本地精品果园平均3吨相比相差太远。3.7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滞后 目前柑橘销售企业贮藏保鲜能力严重滞后,尚未形成冷链物流体系,主要是柑农简易贮藏。大量柑橘集中上市,导致卖柑难和价格不稳。柑橘分级包装企业小而散,设备档次低。4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4.1加快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柑橘的品种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特别是柑橘的消费正朝着精品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选育或引入新的名优特色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结构调整、品种改良、提高品质、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淘汰品质低劣、市场竞争力弱的老品种。在稳定现有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坚持“鲜销为主,加工为辅”的发展策略,走品种多样化道路。调整柑橘熟期结构,重点发展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鲜食品质优良的中晚熟杂柑品种,早熟无核椪柑、自选良种株系。改良柚类、胡柚、本地早和瓯柑等地方特色品种。4.2提高产后商品化处理率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提高果实商品性的重要环节,是柑橘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缓解柑橘采收期鲜销压力和调节市场供应的有力措施。针对目前省内柑橘商品化处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步伐,尤其是光电智能选果机,在主要产区建立大中型冷藏保鲜库,提高中晚熟品种果品的保鲜质量,延长上市期,减缓上市集中的压力。培育果品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倾斜,在管理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便利。加强柑橘罐头加工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大型加工企业,巩固浙江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主导地位。加强柑橘采后处理、贮藏、加工技术研究,完善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和加工品标准体系。实现果实分级、包装、储存、运输以及果品加工一体化,通过产后处理提高果品的商品性。鼓励、新建一批适合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品种的果品加工厂,重点支持一批生产高档、适合外销的加工品大型加工企业,增加浙江柑橘加工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4.3电子商务销售方式下柑橘供应链模式4.3.1批发市场主导型批发市场主导型的柑橘销售供应链模式主要以批发市场为核心,通过批发商 集散柑橘产品,在柑橘批发市场中,实现消费者与分销商之间的交易活动。在这一供应链模式中,批发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而批发商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链接了柑橘产品与分销商,快速传递着柑橘产品的相关信息。这种柑橘产品供应链模式能够促使物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快速实现柑橘产品价值。下面我们以图示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展现柑橘产业中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图4.1 批发市场主导型供应链模式4.3.2物流中心主导型以物流为导向的柑橘供应链模式中,更加直观的体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是由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合作方送达物流中心,产品经由物流中心流入两个方面一个方向是物流中心进行分拨发放,直达零售企业,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另一方向是直接流入柑橘的加工企业,之后,经由柑橘加工企业再次到达零售企业,之后再到达消费者手中。非常明显,依托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主导型的供应链模式,实现了柑橘供求信息共享,客观上联接了农户、加工、销售等环节,促进了柑橘市场的交易。4.3.3加工企业主导型加工企业主导型柑橘供应链模式区别于其他供应链模式突出特点在于有效 联接种植户、批发商、零售企业、科研机构、物流企业等等,实现一体化、系统化发展,促进了柑橘的销售。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合乎市场需求的柑橘品种及品牌的生产与推广,由此避免柑橘生产的盲目性,起到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同时,加工企业主导型的柑橘供应链模式减少了物流流转的途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柑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升柑橘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柑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图4.2 加工企业主导型供应链模式4.4推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果品质量构建完善的柑橘技术服务系统,为广大橘农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一要加强生产技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柑橘重点产区县、市的专职专业推广人员,加强乡镇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在主要乡、镇或合作社建立柑橘生产技术服务队,同时可以利用各类果业专业合作社定期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形成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二是推行橘园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对病虫害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建立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加强农药源头管理,实现果品“生产过程安全,产地出货安全,运输销售安全”,提倡完熟采收,提高精品果率。4.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以优势品牌建设为中心,集中优势,做大做强现有优势品牌,进一步整合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探索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合作社)自主品牌有机结合的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切实改变柑橘商标多、品牌杂的局面。要探索建立品牌柑橘进入市场的查验制度,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开发柑橘果品营养保健功能、柑橘文化等潜在资源,改变产品营销理念,定期开展优质精品柑橘展销、推介,提高知名度。创新品牌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改革品牌农业管理方法,走“品牌+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合品牌规模经营之路,着力推行“母子商标”双商标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借助区域品牌的优势,又能正确引导销售企业之间进行合理竞争。总 结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优势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柑橘规模迅速扩大,宜昌成为全国市州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宜昌市柑橘产业已有较好基础,是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优势区域,但从总体上看,其整体素质还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新形势。“卖柑难”和“柑橘加工链条短”是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间内柑橘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这篇论文,对宜昌地区柑橘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分析柑橘产业在宜昌地区的延伸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宜昌地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实施方案,使柑橘产业链能顺利的发展下去。参考文献[1] 郑程,喻洁.?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分析——以宜昌柑橘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7)?[2] 阮晓毅.?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0?[3] 李玲娣.? 武汉市居民柑橘消费行为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9?[4] 黄祖辉,刘东英.? 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4)?[5] 鲍江峰,夏仁学,彭抒昂,陈传友,朱洪敏.? 湖北省柑橘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01)《长江蔬菜》, 2013,(6).[6] 吕瀛洲.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分析[J]. 城乡统筹 .2011(4)[7] 沈兆敏.? 我国柑橘产业的损耗及其减损对策[J]. 果农之友. 2013(06)[8] 梁竹.? 重庆三峡库区柑橘生产成本收益分析[D]. 西南大学 2009[9] 邓军蓉. 3种农业订单安排模式及履约情况的比较分析——对湖北省宜昌市柑橘产业签约模式及履约情况的调查[J]. 农业经济 2010(03)[10] 吕瀛洲.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分析[J].? 农家科技? 2011(4)[11] 李丹、赵大友.? 三峡区域柑橘市场竞争博弈分析[J].? 三峡文化研究? 2007(7)[12] 姜玉凯.? 国外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理论界定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农业? 2012(3)[13] 陈生斗, 邓秀新等.美国柑橘产业现状及对我国柑橘业的启示[ J] .柑橘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0, (3). [14] 付彩芳, 任 倩.国外农业经营与管理[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36 -40. [15] 杨 菁:国外的农产品贸易与市场流通[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48 -49.致 谢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写作以及最终成稿,每一步都凝结着她的心血。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们,他们的劳动和智慧是我思考的源泉。同时感谢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论文分析得还不够透彻,只能凭借自身的理解,完成这篇论文,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不忘老师的教导,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
目 录
chang citrus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cant exert the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 so in this paper, by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case analysis, discussion method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study, aims to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analysi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itrus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make its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Key words: Citrus industry; The economic benefit; Market analysi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摘 要 I1 绪论 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1研究的目的 11.1.2研究的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1国内的研究现状 11.2.2国外的研究现状 21.3主要的研究方法 31.3.1文献研究法 31.3.2案例分析法 31.3.3讨论法 32 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现状 42.1宜昌市柑橘产品地位 4图2.1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各地区柑橘增产量 42.2宜昌市柑橘产品现状 52.2.1基地规模大 52.2.2品种资源多 52.2.3柑橘种植水平全省领先,引领全国 52.2.4柑橘产后处理全国领先,罐头加工规模全国最大 62.3宜昌市柑橘产品在宜昌地区的经济影响 62.3.1经济影响 62.3.2重要作用 63 宜昌柑橘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73.1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新品种缺乏 73.2产后商品化处理薄弱,加工能力低 73.3 市场体系和产业经营不完善 83.4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83.5果品质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 93.6基地建设标准不高 93.7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滞后 94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04.1加快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04.2提高产后商品化处理率 104.3电子商务销售方式下柑橘供应链模式 104.3.1批发市场主导型 104.3.2物流中心主导型 114.3.3加工企业主导型 114.4推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果品质量 124.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 12总 结 13参考文献 14致 谢 151 绪论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研究的目的宜昌柑橘产品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综合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劣势 交通运输不便利,目前宜昌市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和水路。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差,运输成本较高,降低了柑橘的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较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高低对柑橘产业的生产,质量,加工,保鲜储藏,劳动生产率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宜昌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目前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柑橘质量和品牌建设有待加强,近几十年来,柑橘产业的发展较为迅猛,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了质量型增长。宜昌柑橘在质量方面的改进比较缓慢,科技水平需要提高;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宜昌柑橘产业的产业链仍不完善,柑橘加工产品与原料的发展不协调。宜昌柑橘绝大部分是以鲜果形式销售,但是鲜果销售会增强柑橘稳定销售的风险,不利于稳定的柑橘销售市场形成。宜昌柑橘加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也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综上所述,由于宜昌市柑橘产业发展优劣势不平衡,不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所以本文目的在于整合优劣势,分析柑橘产业的不足,并提出发展对策,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1.1.2研究的意义近年来,随着随着互联网、物流配送体系的迅猛发展,宜昌市柑橘产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且由数量型增长转向了质量型增长,但是由于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等因素的制约,宜昌市柑橘产业并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综合竞争力不强,没有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分析宜昌市柑橘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对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国内的研究现状李丹、赵大友(2007)指出宜昌市柑橘产业是该地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也是安置就业人口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重要产业。柑橘是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增加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指出宜昌市柑橘产业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先导者的重要性。后进入者的成本相对于先进入者的成本越高,获得的市场份额会越少。这时市场先入者的先动优势会更大,先进入市场会更为重要。阮晓毅(2010)指出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状及规律,明确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在制度供给、机制协调、文化和谐和法律保障的具体对策,进一步阐明法律范畴内对柑橘产业化发展的保障作用。从制度供给和制度保障的层面上实现柑橘产业化的创新模式,供实践部门借鉴和参考;通过实地调研,及时把握我国柑橘产业化的现状,明确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成果可以尝试运用于调研基地进而通过信息反馈与模式修正,逐步向全国推广为我国柑橘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范式和引导借鉴,有效解决制约柑橘产业发展的市场约束、质量瓶颈、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以促进柑橘产业化的快速、稳定发展。柑橘产业化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对企业、农民和政府起到引导作用,进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综上所述,如今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宜昌市柑橘产业的因素,而柑橘产业在宜昌市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农业结构、就业人口、经济调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尽早解决宜昌市柑橘产业的问题,使宜昌市柑橘业蓬勃发展迫在眉睫。1.2.2国外的研究现状姜玉凯(2012)指出加快中国柑橘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改变小农生产方式造成的果农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改善其处于产业链末端对市场影响力小 谈判能力低下等现状,进一步推动中国柑橘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实现。大力提升柑橘业竞争力国外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表明,良好的产业竞争力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柑橘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提升中国柑橘业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推进柑橘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大力选育良种,形成优势产区和优质品种 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主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并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建立和健全上下游产业和支撑产业。 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并随着需求变化而发展和变革 南非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发展的中级阶段,在组织机构和模式方面刚刚度过问题多发期,对于中国这样正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因此,应加快中国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市场化 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确保柑橘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培训形成稳定的人才队伍南非等国的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很注重对社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以科技进步来提升南非柑橘业的竞争力中国柑橘生产中普遍存在市场信息不对称产销脱节营销手段落后等问题,因此,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科普墙 信息网络室等形式,把农业先进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等及时传授给社员,并为社员提供科技资讯市场信息等,提高社员的综合素质与生产技能。1.3主要的研究方法1.3.1文献研究法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1.3.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从实际生活中找出相对应案例,分析并找出相应的结论。?1.3.3讨论法与同学老师交流、听取意见以及建议?2 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现状2.1宜昌市柑橘产品地位柑橘板块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实施一村一品整村推进工程和对优势板块基地实行奖励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去冬今春全市新发展柑橘面积13万余亩,总面积可望达到132万亩。其中,夷陵区新发展柑橘面积2万亩。枝江、当阳分别新发展3万多亩,长阳新发展2万亩,宜都、秭归新发展1万亩。柑橘产量再创新高。由于柑橘挂果面积增加,桔农管理力度加大,柑橘又是一个丰收年。预计全市柑橘总产量将达到130万吨左右,比上一年增加17万吨,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夷陵区测产增产3.7万吨;宜都市新增2万亩挂果面积,预计产量增加4万余吨;枝江市估产增加4万吨;长阳自治县新增高质量建园挂果面积1万亩,增产1.8万吨,当阳市新增投产园2万亩,预计产量较增3万吨。秭归县测产年增产1.6万吨。图2.1 2005年湖北省宜昌市各地区柑橘增产量2.2宜昌市柑橘产品现状2.2.1基地规模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优势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柑橘规模迅速扩大,宜昌成为全国市州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1999-2009年,全市种植面积由59.2万亩增加到166万亩,产量由55.4万吨增加到177万吨,2009年实现农业产值20.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6%,综合产值达到46.4亿元。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55%、60%,全国的6%、8%。秭归、兴山、夷陵、宜都、枝江、当阳、点军等7个县市区纳入农业部长江流域优势柑橘产业带。2006年,9个县市区被省农业厅纳入长江上中游200万亩优质柑橘板块基地。2.2.2品种资源多 宜昌位于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鄂西—湘西柑橘带交汇处,柑橘总体上形成两大特色产区,一是三峡库区优质甜橙产区,总面积30万亩。二是长江、清江两岸优质宽皮柑橘产区,总面积136万亩。由于三峡特殊的河谷气候,能够适应多种柑橘品种生长,几乎世界上所有柑橘品种在宜昌都能种植,宜昌被称为世界柑橘的种质资源库。现在规模种植的柑橘品种鲜果从9月早熟蜜柑上市,至第二年5月夏橙上市,鲜果应市期长达9个月。早熟特早熟占30%,中熟品种占40%,晚熟品种占30%,基本能做到均衡上市。2.2.3柑橘种植水平全省领先,引领全国 为了快速推进柑橘标准化生产,先后制定了宜昌蜜桔、秭归脐橙《地方标准》(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规程、柑橘产后处理技术规程、柑橘老园改造和标准果园建设技术标准),下发了现代柑橘产业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我市探索的“十个一”优质丰产技术,在全省得到推广。无病毒容器育苗技术、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高接换种技术、大枝修剪技术、控水增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完熟栽培技术等基本普及。三峡库区品种改良成效显著,柑橘果园改造提高品质和效益走在全国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柑橘学会主席、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说“中国柑橘看湖北,湖北柑橘看宜昌,宜昌柑橘栽培整体技术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精品果园产量达到3吨/亩以上,优质果率高于75%,柑橘通过合作社包装销售,价格是普通果园的3-5倍。2.2.4柑橘产后处理全国领先,罐头加工规模全国最大 2009年全市打蜡销售企业达到330家,打蜡生产线近450条,全市柑橘产后处理率达到80%以上,分级打蜡正从机械分级向光电分级迈进。全市认证出口包装企业30个,出口果园34个,2009年直接出口鲜果6万多吨。随着国家东罐西移,丰岛、荣盛、鸿新等12家橘瓣罐头加工企业落户宜昌,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使宜昌成为全国最大的橘瓣罐头加工基地。虽然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反倾销的双重影响,2009年宜昌橘瓣罐头出口仍达到9万多吨。2.3宜昌市柑橘产品在宜昌地区的经济影响2.3.1经济影响柑橘在我市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来, 市委、市政府将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业列为我市农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目前,柑橘产业已成为宜昌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国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农业部在《柑橘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和《柑橘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将我市柑橘产区划入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鄂西—湘西柑橘带,纳入我国优势农产品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2.3.2重要作用柑橘产业是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市柑橘生产从业者达到40万农户、100万人,是柑橘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持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3 宜昌柑橘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3.1品种结构不够合理,优新品种缺乏图3.1 2015年宜昌柑橘产品各品种产量分布图如上图所示,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中熟品比例过大,早熟和特早熟宜昌蜜柑和杂柑等比例偏小,造成成熟期过分集中,果期短,市场销售压力较大。除了熟期结构不合理外,还缺乏优新品种的补充,致品种结构单一,基本以宜昌蜜柑和椪柑为主,在市场上难以形成亮点,同质竞争的结果就是柑橘的价格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丰产难丰收甚至是卖橘难的现象时有出现。3.2产后商品化处理薄弱,加工能力低采后贮藏和加工能力薄弱,省内柑橘主产区缺乏大型的冷链贮藏库,已有的贮藏保鲜设施陈旧落后,根本不能满足目前柑橘产后的需要,导致大量鲜果集中上市,供应期缩短,销售压力增大。产后商品化处理率低,仅有少部分经过选果、清洗、打蜡、分级和包装后投放市场,且已有处理多不符合国际市场的销售要求。加工能力薄弱,加工产品单一,市场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图3.2 宜昌柑橘产品产后加工量分布图如上图所示,柑橘加工量只占柑橘鲜果总产量的20%。目前,加工产品中仅橘瓣罐头一个品种尚有市场竞争力,而象胡柚茶、蜜饯、饮料类产品还处于量少、质量平平的境地,市场占有率低。3.3 市场体系和产业经营不完善湖北柑橘生产、经营方式还是以个人或家庭种植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产供销分离,橘农由于缺乏信息、资金和市场,在市场行为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利益经常受到损害,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柑橘产业的发展。销售网络仍不健全,已建立的果品市场规模小,设备简陋,贮藏保鲜体系不健全,缺乏冷链运输系统,导致果品流通过程损耗大,品质得不到保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比较滞后,橘农对果品供求动态和价格行情不能及时掌握,营销无序、相互压价和优果难优价等现象经常出现,区域性卖难和结构性过剩现象时有发生。橘农经营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发展不平衡;柑橘合作组织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技术培训、质量标准推广制度不够完善,整个柑橘产业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4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湖北省良种繁育体系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适应生产正常发展的需要。种苗管理大多处于无序状态,缺少必要的管理机制和法规,特别是近年来柑橘黄龙病在一些产区普遍发生,对柑橘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严重制约了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3.5果品质量低,品牌知名度不高虽然通过开展全省性的柑橘优化改造工程建设,柑橘果品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优质果率仍然较低,大路货过多。宜昌柑橘品牌虽然不少,但品质参差不齐,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在国内知名度高的品牌,竞争力不强,不能发挥品牌效应和整体优势。3.6基地建设标准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差。由于老果园面积大,加上农民近年来自发开发种植缺乏统一规划,基地道路水电配套工程不够完善,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抗灾能力弱,短期内仍难以摆脱“望天收”。二是老品种多、品种杂。先期对引进和繁育品种缺乏统一管理,乱引滥繁而带来的一场多种、一家多种现象普遍存在,品种良莠不齐,果品质量难提高。三是组织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果园都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单位面积的产量效益不高,平均单产只有一吨,与美国平均2.5吨和本地精品果园平均3吨相比相差太远。3.7冷链物流贮藏保鲜能力滞后 目前柑橘销售企业贮藏保鲜能力严重滞后,尚未形成冷链物流体系,主要是柑农简易贮藏。大量柑橘集中上市,导致卖柑难和价格不稳。柑橘分级包装企业小而散,设备档次低。4宜昌市柑橘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4.1加快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柑橘的品种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特别是柑橘的消费正朝着精品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选育或引入新的名优特色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结构调整、品种改良、提高品质、档次和市场竞争力,淘汰品质低劣、市场竞争力弱的老品种。在稳定现有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坚持“鲜销为主,加工为辅”的发展策略,走品种多样化道路。调整柑橘熟期结构,重点发展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鲜食品质优良的中晚熟杂柑品种,早熟无核椪柑、自选良种株系。改良柚类、胡柚、本地早和瓯柑等地方特色品种。4.2提高产后商品化处理率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提高果实商品性的重要环节,是柑橘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是缓解柑橘采收期鲜销压力和调节市场供应的有力措施。针对目前省内柑橘商品化处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快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步伐,尤其是光电智能选果机,在主要产区建立大中型冷藏保鲜库,提高中晚熟品种果品的保鲜质量,延长上市期,减缓上市集中的压力。培育果品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倾斜,在管理上给予必要的帮助和便利。加强柑橘罐头加工业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大型加工企业,巩固浙江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主导地位。加强柑橘采后处理、贮藏、加工技术研究,完善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和加工品标准体系。实现果实分级、包装、储存、运输以及果品加工一体化,通过产后处理提高果品的商品性。鼓励、新建一批适合不同消费层次、不同品种的果品加工厂,重点支持一批生产高档、适合外销的加工品大型加工企业,增加浙江柑橘加工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4.3电子商务销售方式下柑橘供应链模式4.3.1批发市场主导型批发市场主导型的柑橘销售供应链模式主要以批发市场为核心,通过批发商 集散柑橘产品,在柑橘批发市场中,实现消费者与分销商之间的交易活动。在这一供应链模式中,批发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而批发商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链接了柑橘产品与分销商,快速传递着柑橘产品的相关信息。这种柑橘产品供应链模式能够促使物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快速实现柑橘产品价值。下面我们以图示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展现柑橘产业中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图4.1 批发市场主导型供应链模式4.3.2物流中心主导型以物流为导向的柑橘供应链模式中,更加直观的体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一般情况下,是由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合作方送达物流中心,产品经由物流中心流入两个方面一个方向是物流中心进行分拨发放,直达零售企业,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另一方向是直接流入柑橘的加工企业,之后,经由柑橘加工企业再次到达零售企业,之后再到达消费者手中。非常明显,依托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主导型的供应链模式,实现了柑橘供求信息共享,客观上联接了农户、加工、销售等环节,促进了柑橘市场的交易。4.3.3加工企业主导型加工企业主导型柑橘供应链模式区别于其他供应链模式突出特点在于有效 联接种植户、批发商、零售企业、科研机构、物流企业等等,实现一体化、系统化发展,促进了柑橘的销售。同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合乎市场需求的柑橘品种及品牌的生产与推广,由此避免柑橘生产的盲目性,起到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作用。同时,加工企业主导型的柑橘供应链模式减少了物流流转的途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柑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升柑橘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柑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图4.2 加工企业主导型供应链模式4.4推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果品质量构建完善的柑橘技术服务系统,为广大橘农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一要加强生产技术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柑橘重点产区县、市的专职专业推广人员,加强乡镇基层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在主要乡、镇或合作社建立柑橘生产技术服务队,同时可以利用各类果业专业合作社定期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形成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二是推行橘园统一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对病虫害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三是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建立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加强农药源头管理,实现果品“生产过程安全,产地出货安全,运输销售安全”,提倡完熟采收,提高精品果率。4.5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知名度以优势品牌建设为中心,集中优势,做大做强现有优势品牌,进一步整合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探索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合作社)自主品牌有机结合的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切实改变柑橘商标多、品牌杂的局面。要探索建立品牌柑橘进入市场的查验制度,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开发柑橘果品营养保健功能、柑橘文化等潜在资源,改变产品营销理念,定期开展优质精品柑橘展销、推介,提高知名度。创新品牌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改革品牌农业管理方法,走“品牌+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合品牌规模经营之路,着力推行“母子商标”双商标管理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借助区域品牌的优势,又能正确引导销售企业之间进行合理竞争。总 结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优势产业狠抓结构调整,柑橘规模迅速扩大,宜昌成为全国市州最大的宽皮柑橘生产基地。宜昌市柑橘产业已有较好基础,是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优势区域,但从总体上看,其整体素质还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新形势。“卖柑难”和“柑橘加工链条短”是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间内柑橘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这篇论文,对宜昌地区柑橘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分析柑橘产业在宜昌地区的延伸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宜昌地区柑橘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实施方案,使柑橘产业链能顺利的发展下去。参考文献[1] 郑程,喻洁.? 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分析——以宜昌柑橘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7)?[2] 阮晓毅.? 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10?[3] 李玲娣.? 武汉市居民柑橘消费行为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9?[4] 黄祖辉,刘东英.? 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与制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4)?[5] 鲍江峰,夏仁学,彭抒昂,陈传友,朱洪敏.? 湖北省柑橘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01)《长江蔬菜》, 2013,(6).[6] 吕瀛洲.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分析[J]. 城乡统筹 .2011(4)[7] 沈兆敏.? 我国柑橘产业的损耗及其减损对策[J]. 果农之友. 2013(06)[8] 梁竹.? 重庆三峡库区柑橘生产成本收益分析[D]. 西南大学 2009[9] 邓军蓉. 3种农业订单安排模式及履约情况的比较分析——对湖北省宜昌市柑橘产业签约模式及履约情况的调查[J]. 农业经济 2010(03)[10] 吕瀛洲. 宜昌市柑橘产业现状分析[J].? 农家科技? 2011(4)[11] 李丹、赵大友.? 三峡区域柑橘市场竞争博弈分析[J].? 三峡文化研究? 2007(7)[12] 姜玉凯.? 国外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理论界定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农业? 2012(3)[13] 陈生斗, 邓秀新等.美国柑橘产业现状及对我国柑橘业的启示[ J] .柑橘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0, (3). [14] 付彩芳, 任 倩.国外农业经营与管理[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36 -40. [15] 杨 菁:国外的农产品贸易与市场流通[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48 -49.致 谢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写作以及最终成稿,每一步都凝结着她的心血。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们,他们的劳动和智慧是我思考的源泉。同时感谢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论文分析得还不够透彻,只能凭借自身的理解,完成这篇论文,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不忘老师的教导,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
目 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