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银行服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作为银行要立足自身,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服务“三农”的要求,我国的不少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变为农商银行。农商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商银行的发展即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又能够完善我国的银行业的建设。在转型背景下,农商银行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更好探究农商银行的发展,本研究以天山农商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SWOT分析,探讨其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农商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文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文章对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论述,接着简要的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第二,讨论天山农商行发展环境以及影响因素。第三,以天山农商银行为例,指出当前天山农商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第四,指出天山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促进天山农商银行的良性发展。目 录
1 绪 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内研究现状 2
1.2.2国外研究现状 3
2.天山农商行发展现状及分析 5
2.1天山农商行发展现状 5
2.2天山农商行发展环境分析 5
2.3天山农商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9
2.3.1优势分析 10
2.3.2劣势分析 10
2.3.3机会分析 11
2.3.4风险与威胁分析 11
3.天山农商银行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 14
3.1业务单一 14
3.2产权管理不完善 14
3.3以客户为中心旳服务模式尚未建立 15
3.4风险管理能力比较弱 15
4.天山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 16
4.1加快天山农商银行业务发展 16
4.2优化股权结构 16
4.3采用差别化的服务管理 17
4.4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 绪 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服务模式尚未建立 15
3.4风险管理能力比较弱 15
4.天山农商银行经营管理的对策 16
4.1加快天山农商银行业务发展 16
4.2优化股权结构 16
4.3采用差别化的服务管理 17
4.4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 绪 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农商银行的前身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服务“三农”的要求,我国的不少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变为农商银行。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管理模式与服务机制的变化。自2003年以来,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为标志,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三农”服务主力军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信用社从整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我国农商银行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稳健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在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农商银行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升。工作人员开始根据银行的标准,重构自身管理体系和模式,并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农商银行能够为公众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金融服务,其服务的水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当前,农商银行呈现出来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组建农商银行212家,相较于2013年的87家,新增125家。同时,农商银行每年增速不断提升,2010201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1%、29%、91%、107%、144%。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的农商银行法人机构数位居全国首位。
农商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农商银行的发展有效推动我国“三农”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这一方面,农商银行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三农”是农商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农商银行通过完善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能力,能够更好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这无疑能够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基础,有效弥补其他商业银行在农村力量的不足,有效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其次,农商银行的发展还能够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创造了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还拥有66%的专利发明和82%的新产品。中小企业是农商银行服务的对象。农商银行将80%以上的贷款份额支持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发展。当前,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了不少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有些中小企业甚至因为无法解决融资问题,而出现了资金链的断裂。这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在这一情况下,农商银行的发展,能够为它们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缓解它们的金融压力。这无疑能够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帮助。再次,农商银行的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位,制造业比较发达。但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抑制了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农商银行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银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并增强金融市场的力量。一方面,农商银行的加入,能够壮大我国的银行业的整体实力,从而推动金融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农商银行的加入会给其他商业银行带来竞争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推动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推行其他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农商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刘渝东(1999)通过对我国四大国有银行1991年一1997年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由于非利息支出增加过多、存贷款利差缩小、营业税率调高等原因,国有银行旳盈利能力正处于下降趋势。他认为要扭转这种趋势,一方面银行要釆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考虑对税率、利率的结构调整,鼓励国有银行的创新。
迟国泰、朱战宇(1999)按照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层层分解为财务报表数据,经过对每层要素进行逐一对比,得出判断矩阵和各指标相对权重。合理协调与评价相互冲突的指标。合理解决了同一指标在对“三性”产生不同影响时的评分问题,将“三性”之间的制约矛盾量化为具体的模型。
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黄宪和王方宏(2003)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分析后发现:后两者的经营绩效远远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温铁军(2004)提出从世界各国来看,小农经济国家都没有仅使用商业金融来为小农提供信用服务的成功先例,中国农村就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甚至所谓小额信贷其利率大大高于一般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如果算上组织成本,基本上不能把它作为一种金融服务来看待。总之,正规的商业化金融不能为高度分散小农经济提供信用服务,根本不可能在传统农村做商业化银行改革。
黄金秋、屈新和张桥云(2006)筛选出10个指标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性因素,并从这些因素着手提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方法。并提出了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旳五个内部因素(流动性状况、资产质量、资本充足度、营运效率、银行规模)和外部环境因素。
王雍君(2008)融合了财务学、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与分析方法,提出在公司管理决策时,侧重从财务角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8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