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 要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逐渐增长,成为各国发展经济所必须破解的新课题。因此,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转向地区和区域经济合作,以求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树一帜。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全球对外经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成为新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世界任一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相互合作的经贸环境,中韩两国亦是如此。中国与韩国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有较强的合作,为进一步深化两国的合作交流,努力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势在必行。随着中韩两国贸易规模和经济联系的不断扩大,中韩之间的市场依存度也不断加深,同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东亚区域双边自贸协定的发展,更加促使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建立。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推动中韩自贸区的建设,可以提升双方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最终达到双赢发展的局面。中韩双方不仅要抓住此次机遇,更应该努力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发展,将更多国家融入到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来,实现共同发展。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Ⅲ
第1章 导论 1
1.1中韩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1
1.2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前提及现实基础 1
1.2.1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前提 1
1.2.2中韩自贸区建立的现实基础 2
1.3论文结构及主要观点 3
1.3.1论文结构 3
1.3.2主要观点 3
1.4国内外文献综述 3
1.4.1国内文献综述 3
1.4.2国外文献综述 4
第2章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 5
2.1中韩自贸区的提出 5
2.2中韩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5
2.2.1中韩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5
2.2.2中韩自贸区的现状 7
第3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分析 8
3.1 宏观层面分析 8
3.1.1双边贸易分析 8
3.1.2战略效应分析 10
3.2微观层面分析 11
第4章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机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与挑战 12
4.1建立中韩自贸区带来的机遇 12
4.1.1经贸关系日趋紧密 12
4.1.2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12
4.1.3文化意识互融互通 12
4.2建立中韩自贸区带来的挑战 13
4.2.1战略动机的差异 13
4.2.2产业结构的区别 13
4.2.3中韩意识形态的摩擦 14
4.2.4韩国中小企业的反对 14
第5章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趋势研究 15
5.1促进中韩双边经贸 15
5.2推动新兴行业的崛起 15
5.3加强新型城市发展的合作 16
5.4引领东北亚合作 16
第6章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第1章 导论
1.1中韩自贸区建立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由于全球多边贸易谈判的进行,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倾向于以减让关税的方式加入自由贸易区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进程;通过实施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减少双方贸易限制而带来的相关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互利共赢。事实上,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中韩双方最直接有效地实现互利的一项举措。据统计,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加入一个或多个自贸区,在自贸区所进行的区域贸易占到全球贸易的70%以上并处于持续上升中。可见,在当今世界,加入自贸区将为本国及他国甚至全世界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和利益。而在贸易合作等方面,由于时间、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东亚地区的发展程度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并产生出一些消极影响。
1.2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前提及现实基础
1.2.1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前提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内部条件
地域、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企业竞争力、政府调控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
(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外部条件
同样,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存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包括与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贸易谈判、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在亚洲和全世界的政治地位等等。
近年来,中韩两国都高度重视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积极参与亚洲地区经济合作。由于中韩两国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的不同,这给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加大了挑战,导致谈判进程缓慢,然而,两国深知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为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指日可待。
1.2.2中韩自贸区建立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加强,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发展,为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两国已经把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提上日程,并确定为下一阶段实施的重大任务。
(一) 经济上的互补
第一,产业结构的互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韩两国,贸易往来逐渐频繁,两国都根据自身的产业结构实行开放式的经济往来,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而就目前情况看,韩国已率先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却始终未能完成。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中国一向倾向于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韩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这两种较强的产业优势互补也必将为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贸易结构的互补。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随着两国贸易往来的不断增长,贸易结构也不断深化。近年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也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但中韩两国贸易仍属于互补性贸易结构。随着两国贸易额的逐年增长,韩国企业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加速了两国经济贸易往来,也为中韩自贸区的建立迈出了重要性的一步。
第三,技术方面的互补。长久以来,在加工和生产技术及高新技术上,韩国较中国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基础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方面较韩国更为突出。中韩两国这种优势上的互补也促使中韩双方的技术性合作的加强,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政治上的互信
自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始终保持着睦邻友好的政治关系。从谈判最初的联合研究会议到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会议,再到近期的中韩自贸区的多次谈判与领导人会晤,中韩两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已逐渐达成多重协议。近几年,中韩双方都加快了自贸区的谈判进程,据报道,中韩自贸协定的最终签署也即将进行。
(三) 文化上的互融
从古至今,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就甚为频繁。凭借着隔海相望的地理优势,早在隋唐时期,中韩两国人民就相互交流,进行文化方面的学习借鉴,为如今中韩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儒家思想到现在的文化生活都对韩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如今,韩流也开始在中国风靡,从生活用品到语言文字的交流,中韩两国的民众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文化互融所带来的利益与乐趣。这种文化交流的持续也为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4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