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分析(附件)【字数:17809】

摘 要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自此以后,在财权和事权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不对等程度逐步加大,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总财政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地方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持续下降,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却远远大于其可支配财权。为了满足城市高速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借助城投公司在市场上进行融资以填补资金需求缺口,城投债由此诞生。城投债自出现至今,已经为我国地方公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强健的支撑。近年来,由于房地产调控,银行对政府贷款趋于谨慎,地方政府出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政绩提升等目的,持续大幅增大城投债的发行数量和融资额,但其风险也随之加剧。本文介绍了城投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信用风险分析的常用模型以及运用KMV模型对城投债风险进行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运用KMV模型对江苏省城投债的信用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最后讨论了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影响和危害,提出了一些应对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建议和措施。摘 要Ⅰ
目 录
ABSTRACTⅡ
第一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内容及方法2
1.3文献综述2
第二章 城投债发展与现状分析5
2.1城投债的概念5
2.2城投债产生与发展历程5
2.3城投债发行现状分析6
第三章 城投债的信用风险7
3.1信用风险基本概念7
3.2信用风险形成机理分析7
3.3信用风险度量模型9
第四章 基于KMV模型的江苏省城投债信用风险预测分析11
4.1 KMV模型详解11
4.2建立城投债信用风险度量的KMV模型11
4.3运用KMV模型预测江苏省城投债的安全规模13
4.4信用风险分析17
第五章 我国城投债的信用风险防范对策思考19
5.1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机制19
5.2完善城投债的发行与监管制度19
5.3融资创新20
结束语21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附录25
第一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城投债(2005)[]的全称是城投类企业债券,它是以附属于地方政府的企业作为融资平台实行债券融资的一类债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城投债的发行主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政府出资,以各类国有资产,如土地、铁路、运河等入股,以筹资为目的而构建的平台公司,既囊括了筹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项目建设开发的主体,也容纳了经营治理各项国有资产的主体。1993年4月,五亿元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建设债券的发行标志着我国城投债的诞生。从此以后,城投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目前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筹资渠道。
特别是近年以来,在我国债券市场上城投债的发行数目和金额快速攀升,继而透露出巨大的潜在信用风险,由此可能引发的财政和金融风险等问题成为当前中央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第28条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而为数不多的地方政府债券又被国家财政部庖代。在这种现状下,地方政府普遍陷入行政权利和责任大、统筹支配资金收入权力小的困境,面临着比较沉重的财务压力。为解决上述问题,地方政府不得不设法谋取新的融资渠道。城投债的出现,为地方政府筹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成为其主要的筹资模式。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通过资金注入或土地抵押出资等方式设立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发行城投债不断筹集建设资金,并形成了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虽然城投债为我国各地区公益性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其蕴藏的信用风险也随之不断发酵,持续增长,引人瞩目。然而,自国发(2014)43号文件,国办函(2016)88号文件公布实施,城投债的发展就开始面临着不得不转型的状态。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当借款方、证券发行方或交易一方无法履行契约义务时,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另一方承受经济损失的风险。一般说来,信用风险的类型包括信用价差风险、信用评级调降风险以及违约风险。以城投债为例,违约风险是债券发行机构无法兑现其当初承诺给投资人的利息与本金偿还的风险;当发债企业或债券本身产生发生信用风险时,其主体评级或债券评级将会被调降,该风险被称为信用评级调降风险;而信用质量发生转变将会导致信用价差发生转变,由此产生的风险被称为信用价差风险。近二十年以来,金融市场危机频出(例如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全球发债机构的信用质量大幅下降,信用风险管理开始受到了格外的重视。
1.1.2研究意义
根据背景介绍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城投债存在一定程度的偿债风险。本文拟从城投债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对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开展系统性研究,运用KMV信用分析模型和江苏省历年财政收入及支出数据对江苏省的城投债信用风险进行定量预测分析,以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城投债所要面临的信用风险,并尝试对城投债的信用风险规避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城投债风险的防范控制机制合理运行,促进城投债发行、监管的规范化。
1.2研究内容及方法
针对城投债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城投债的发展历史及其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接着构建度量信用风险的 KMV模型,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适当修正;然后,通过网络及Wind数据库等检索所需的历年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数据,运用KMV模型对预期违约概率进行分析预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城市投资债券信用风险的因素,使读者对城市债务投资风险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尝试对城市投资债券的信用风险规避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建议,从而为规范城市债务的健康发展,探索我国城投债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拟按照以下结构展开研究:
第一章,详细介绍了城投债产生的原因及背景,阐述了对城投债信用风险进行研究的意义,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进行整体概述,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我国城市投资债券的概念、起源、发展现状及信用风险特点。
第三章,介绍了城投债信用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机理。在形成机理方面,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存在的财政及信用缺失的风险,同时也详细分析了城投公司存在的经营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