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蜂蜜出口影响研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却因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受到了阻碍,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日本作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通过搜集文献资料,以日本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切入点,中日农产品贸易为背景,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重心来探究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引入贸易引力模型通过对1997年-2016年我国蜂蜜对日出口的实证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角度给出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5
(二)国内外现有研究评述5
三、实证分析6
(一)分析对象选取意义 6
(二)模型应用及变量选取6
(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7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7
(五)结论分析9
四、政策建议9
(一) 政府宏观层面 9
1.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9
2.健全我国农产品输出预警及应急机制 9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 9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监管体系 9
5.组织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型企业培训 9
(二)企业微观层面 10
1.加大农产品科技研发力度 10
2.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10
3.企业间组建输出商会加强与政府沟通 10
4.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多市场分散风险 10
5.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从各个环节针对性突破 10
致谢11参考文献11
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整体进步,是我国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作为发达邻国占据了我国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品对外输出的重要市场,在最新的2017年17月我国农产品输出情况统计数据中我国对日农产品输出额约58.6亿美元,在我国出口国家中排名首位。2012年以来我国对日输出总额持续减少,2006以来对日农产品输出额占我国农产品总输出额的比重持续从2006年的25.7%下降至2016年的13.8%。可以看出我国对日农产品输出贸易的形势并不利好,究其原因,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实行隐蔽的贸易保护政策,由于关税贸易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规定,贸易保护主义需要通过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来继续实施其贸易保护策略,绿色壁垒以其较强的技术性,灵活性和隐蔽性成为了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实行贸易保护战略的新手段。
日本严格的绿色壁垒的实行短期内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日输出,严重损害了我国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有着要求极高的农业保护政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选择设置贸易壁垒来维护本国农民利益和企业发展不可避免,且由于传统方式下的贸易壁垒已受到严格的限制,日本作为拥有高尖技术的发达国家,必然会选择使用新型的绿色壁垒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政策。日本虽然拥有实施绿色壁垒的合理理由,但由于其实施手段的过于严苛,在我国技术发展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且检验检疫制度还达不到发达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输出企业的农产品输出,这也就成为了我们要研究日本绿色壁垒并试图去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日本绿色壁垒尤其是近年来更趋于严格的情况下对我国农产品输出的影响,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日本绿色壁垒的利弊。绿色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策略必然会对我国农产业输出造成阻碍,严苛的标准在无形中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输出成本,减弱企业出口的竞争能力。但在另一方面,针对日本等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特点我国若能够从国家政策制度层面,企业层面进行改进并积极回应,对我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农业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的的作用。因此对待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要更加辩证全面地去看待,能够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去分析和应对,从而改善现今的农产品出口环境。
蜂蜜作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产品是我国出口农产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究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的影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本文选取我国蜂蜜对日出口贸易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蜂蜜出口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97年以来的20年的我国对日蜂蜜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日本绿色壁垒对蜂蜜贸易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得到一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启示,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日本绿色壁垒甚至是同类型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绿色壁垒问题提供研究价值,与此同时,对我国农产品输出企业如何应对绿色壁垒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我国的农业经济实力。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壁垒作为新型贸易壁垒出现较晚,故绿色壁垒依旧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空间。早期“绿色壁垒”一词在国际文献中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有很多类似描述。国外更多将其阐释为与环境相关,Thomas J.(1992)指出自由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冲突,使得很多国家利用 GATT 对环境保护方面制定并不明确的规则来为实施本国贸易保护的目的提供便利。Tussie D.(1999)也提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由贸易之间存在着问题,而环境保护会成为增加进入壁垒的基准,这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输出贸易带来影响。我国关于绿色壁垒研究开始于90年代,最早由夏友富(1994)提出相关理论,他指出了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和两者间相互作用。针对中日农产品贸易和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更多由国内学者完成。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关于产生原因的研究上,Figueroa B.(2007)指出现今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较高的技术水平制定较高的限制标准以创造变相的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经济发展。Henson S.和 Loader R.(2001)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方式粗放且技术水平落后,无法很好适应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而在输出检测中被拒之门外。吕连菊(2015)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近年来日本在茶叶贸易中尤其在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他研究发现我国在一些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上比日本更严格,说明我国与世界标准正一步步接轨,也说明我国的政策标准还没有落到实处。宋玉臣和臧云特(2016)通过模型分析研究了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输出的动态效应,并提出针对短期而言绿色壁垒对我国输出会造成冲击,但从中长期层面可改善我国经济贸易环境并产生促进作用。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5
(二)国内外现有研究评述5
三、实证分析6
(一)分析对象选取意义 6
(二)模型应用及变量选取6
(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7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7
(五)结论分析9
四、政策建议9
(一) 政府宏观层面 9
1.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9
2.健全我国农产品输出预警及应急机制 9
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 9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监管体系 9
5.组织针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大型企业培训 9
(二)企业微观层面 10
1.加大农产品科技研发力度 10
2.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10
3.企业间组建输出商会加强与政府沟通 10
4.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多市场分散风险 10
5.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从各个环节针对性突破 10
致谢11参考文献11
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整体进步,是我国农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作为发达邻国占据了我国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产品对外输出的重要市场,在最新的2017年17月我国农产品输出情况统计数据中我国对日农产品输出额约58.6亿美元,在我国出口国家中排名首位。2012年以来我国对日输出总额持续减少,2006以来对日农产品输出额占我国农产品总输出额的比重持续从2006年的25.7%下降至2016年的13.8%。可以看出我国对日农产品输出贸易的形势并不利好,究其原因,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实行隐蔽的贸易保护政策,由于关税贸易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规定,贸易保护主义需要通过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来继续实施其贸易保护策略,绿色壁垒以其较强的技术性,灵活性和隐蔽性成为了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实行贸易保护战略的新手段。
日本严格的绿色壁垒的实行短期内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对日输出,严重损害了我国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日本有着要求极高的农业保护政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选择设置贸易壁垒来维护本国农民利益和企业发展不可避免,且由于传统方式下的贸易壁垒已受到严格的限制,日本作为拥有高尖技术的发达国家,必然会选择使用新型的绿色壁垒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政策。日本虽然拥有实施绿色壁垒的合理理由,但由于其实施手段的过于严苛,在我国技术发展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且检验检疫制度还达不到发达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输出企业的农产品输出,这也就成为了我们要研究日本绿色壁垒并试图去解决的重要问题。
研究日本绿色壁垒尤其是近年来更趋于严格的情况下对我国农产品输出的影响,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日本绿色壁垒的利弊。绿色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策略必然会对我国农产业输出造成阻碍,严苛的标准在无形中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输出成本,减弱企业出口的竞争能力。但在另一方面,针对日本等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特点我国若能够从国家政策制度层面,企业层面进行改进并积极回应,对我国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农业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积极的的作用。因此对待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问题要更加辩证全面地去看待,能够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去分析和应对,从而改善现今的农产品出口环境。
蜂蜜作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产品是我国出口农产品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究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蜂蜜出口的影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故本文选取我国蜂蜜对日出口贸易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蜂蜜出口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97年以来的20年的我国对日蜂蜜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探讨日本绿色壁垒对蜂蜜贸易出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得到一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启示,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日本绿色壁垒甚至是同类型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绿色壁垒问题提供研究价值,与此同时,对我国农产品输出企业如何应对绿色壁垒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强我国的农业经济实力。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绿色壁垒作为新型贸易壁垒出现较晚,故绿色壁垒依旧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空间。早期“绿色壁垒”一词在国际文献中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有很多类似描述。国外更多将其阐释为与环境相关,Thomas J.(1992)指出自由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冲突,使得很多国家利用 GATT 对环境保护方面制定并不明确的规则来为实施本国贸易保护的目的提供便利。Tussie D.(1999)也提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由贸易之间存在着问题,而环境保护会成为增加进入壁垒的基准,这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输出贸易带来影响。我国关于绿色壁垒研究开始于90年代,最早由夏友富(1994)提出相关理论,他指出了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和两者间相互作用。针对中日农产品贸易和日本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更多由国内学者完成。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关于产生原因的研究上,Figueroa B.(2007)指出现今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较高的技术水平制定较高的限制标准以创造变相的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经济发展。Henson S.和 Loader R.(2001)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方式粗放且技术水平落后,无法很好适应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而在输出检测中被拒之门外。吕连菊(2015)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近年来日本在茶叶贸易中尤其在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方面设置的绿色壁垒,他研究发现我国在一些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上比日本更严格,说明我国与世界标准正一步步接轨,也说明我国的政策标准还没有落到实处。宋玉臣和臧云特(2016)通过模型分析研究了日本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输出的动态效应,并提出针对短期而言绿色壁垒对我国输出会造成冲击,但从中长期层面可改善我国经济贸易环境并产生促进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