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及对策分析(附件)【字数:12548】
摘 要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且其稳定发展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因为已积聚了大量的不良资产,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所以,不良资产的增长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有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将成为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念,并研究了不良资产管理理论,合理运用数据分析法,深入了解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从而发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的问题。结合当前国情和经济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消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与对策。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2.1不良资产概念的界定 2
2.2不良资产的界定标准 2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和及问题 4
3.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 4
3.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的问题 6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因 8
4.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外在因素分析 8
4.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内在因素分析 8
第五章 案例分析 10
5.1美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10
5.2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10
5.3案例小结 11
第六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12
6.1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不良资产 12
6.2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12
6.3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 12
6.4提高银监会管理水平 12
6.5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处置不良资产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银行不良资产的急剧增长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自上世纪到现在已经形成许久,是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转型中银行业的长期积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市场与制度因素,另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中政策的失误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对社会有广泛的危害,首先他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他也助长了企业拖欠贷款等不良行为,严重危害社会信用,加大了银行改革的难度。有鉴于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不容乐观,巨额不良资产代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想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对策。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入手,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了解其成因从而采取积极的对策,保障我国银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2选题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来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更好的信用环境。不良资产的长期积累不仅会损害银行信贷,对银行信用产生危害,甚至会造成社会政治经济的波动。目前,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较高,要想降低不良资产率,一方面要提高不良资产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为了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不断积累,以及可能造成的信用危机,必须对不良资产的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符合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公司的治理和激励机制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都需要建立以产权为特征的治理结构,并在此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资产价值管理制度,通过运用价值管理制度能够明确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分工,而且能对管理者与所有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过程中,不良资产作为银行资产首要处理对象,将不良资产纳入商业银行价值资产管理范围内符合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面内在需求。因此,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并找出对策来应对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不良资产概念的界定
为了找到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途径,首先要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所谓何物进行界定。关于不良资产的定义,权威的经济词典还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学术界的共识即银行的不良贷款。所谓不良贷款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者已收不回的贷款,从经济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因为银行资产管理不善,无法及时收回的银行利息收入,还包括有时甚至难以收回的本金。不良贷款主要可以分为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活跃在金融市场上主体,贷款业务是其主要业务之一,且占有很大的比例,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作为不良资产的代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来解决不良资产的相关问题。
2.2不良资产的界定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不良贷款的分类主要采用的是1998年时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贷款五级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从以前的四级分类法改革而来,因为在1996年,根据《贷款通则》要求,商业银行贷款种类划分都采用四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的分类方式如下表2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是贷款损失率。所谓贷款损失率指银行贷款的坏账损失占每笔贷款平均余额的比例。它是反映银行信贷部门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贷款损失率的计算公式:贷款损失率=贷款损失/所有贷款平均余额×1%或 贷款损失率=主管部门批准的损失/所有贷款平均余额×1%。从表21可以看出,贷款损失率小于5%的借款人基本上可以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以这部分贷款都是属于健康的。而大于30%的几类贷款借款人在偿还上都存在很大难度甚至无法偿还,所以我们将这部分贷款归类于不良贷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五级分类法,能将所有贷款进行细致的分门别类,这种分类方法能详细的体现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商业银行在处理贷款上也能根据贷款的不同种类采取最恰当的措施,大大提高了不良贷款的处理效率,从而降低了不良贷款率而且改善了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在目前是最符合我国银行业情况的分类标准。
表21 不良资产界定标准
/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2.1不良资产概念的界定 2
2.2不良资产的界定标准 2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和及问题 4
3.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 4
3.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存在的问题 6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因 8
4.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外在因素分析 8
4.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内在因素分析 8
第五章 案例分析 10
5.1美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10
5.2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10
5.3案例小结 11
第六章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12
6.1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不良资产 12
6.2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 12
6.3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 12
6.4提高银监会管理水平 12
6.5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处置不良资产 13
结束语 14
致 谢 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银行不良资产的急剧增长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自上世纪到现在已经形成许久,是社会经济和金融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转型中银行业的长期积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市场与制度因素,另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现实中政策的失误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对社会有广泛的危害,首先他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他也助长了企业拖欠贷款等不良行为,严重危害社会信用,加大了银行改革的难度。有鉴于此,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状况不容乐观,巨额不良资产代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想加快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范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对策。文章从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入手,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了解其成因从而采取积极的对策,保障我国银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2选题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不良资产成因及对策来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更好的信用环境。不良资产的长期积累不仅会损害银行信贷,对银行信用产生危害,甚至会造成社会政治经济的波动。目前,因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较高,要想降低不良资产率,一方面要提高不良资产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为了防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不断积累,以及可能造成的信用危机,必须对不良资产的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符合我国商业银行价值管理的内在要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公司的治理和激励机制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都需要建立以产权为特征的治理结构,并在此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资产价值管理制度,通过运用价值管理制度能够明确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分工,而且能对管理者与所有者形成有效的激励。在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过程中,不良资产作为银行资产首要处理对象,将不良资产纳入商业银行价值资产管理范围内符合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方面内在需求。因此,分析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并找出对策来应对是有现实意义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不良资产概念的界定
为了找到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途径,首先要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所谓何物进行界定。关于不良资产的定义,权威的经济词典还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学术界的共识即银行的不良贷款。所谓不良贷款是指银行不能正常收回或者已收不回的贷款,从经济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因为银行资产管理不善,无法及时收回的银行利息收入,还包括有时甚至难以收回的本金。不良贷款主要可以分为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作为活跃在金融市场上主体,贷款业务是其主要业务之一,且占有很大的比例,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作为不良资产的代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来解决不良资产的相关问题。
2.2不良资产的界定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不良贷款的分类主要采用的是1998年时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贷款五级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从以前的四级分类法改革而来,因为在1996年,根据《贷款通则》要求,商业银行贷款种类划分都采用四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的分类方式如下表2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分类的标准是贷款损失率。所谓贷款损失率指银行贷款的坏账损失占每笔贷款平均余额的比例。它是反映银行信贷部门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贷款损失率的计算公式:贷款损失率=贷款损失/所有贷款平均余额×1%或 贷款损失率=主管部门批准的损失/所有贷款平均余额×1%。从表21可以看出,贷款损失率小于5%的借款人基本上可以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所以这部分贷款都是属于健康的。而大于30%的几类贷款借款人在偿还上都存在很大难度甚至无法偿还,所以我们将这部分贷款归类于不良贷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五级分类法,能将所有贷款进行细致的分门别类,这种分类方法能详细的体现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商业银行在处理贷款上也能根据贷款的不同种类采取最恰当的措施,大大提高了不良贷款的处理效率,从而降低了不良贷款率而且改善了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在目前是最符合我国银行业情况的分类标准。
表21 不良资产界定标准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