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分行银保产品业务发展问题研究1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的存贷利息差日益收窄,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中间业务,而银保产品业务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银行业和保险业相互合作,共享服务,进行业务合作渗透 ,能够发挥范围经济的优势,同时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拓宽业务领域,获取更大盈利。但是银保产品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问题,这要求我们在银保产品业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研究如何保持其发展态势,解决现阶段银保产品业务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从而更好地促进银保产品业务的发展。在理论分析之后,通过B银行深圳分行进行研究,以其银保产品业务的发展现状作为切入点,通过运用SWOT分析、五力模型,同时结合数据,分析B银行深圳分行银保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2
(一)国外文献2
(二)国内文献3
(三)研究综述4
二、银保产品业务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4
三、我国银保产品业务发展特点6
(一)分业经营模式打破6
(二)商业银行信誉度高,网点多6
(三)合作方式还是以松散型为主6
四、B深圳分行银保产品业务发展问题研究6
(一)银保产品业务发展基本情况6
(二)SWOT分析7
(三)五力模型分析11
(四)数据分析12
(五)现有问题14
五、结论与建议15
(一)研究结论15
(二)建议对策15
致谢17
参考文献17
B银行深圳分行银保产品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开始打破,在产品工具复合、业务实施、资本融合各方面进行合作,出现了很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新业务、新内容。银保合作,不仅能够体现双方的协同效应,更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进行的多元结构的发展策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国内银保产品业务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银保合作,进一步优化了银行经营业务结构,缓解存款稳定性下降、利差收窄、剧烈的竞争等因素给银行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并带动银行资产托管、银行卡等多项业务的深入发展。金融的混业经营逐步发展,正进行着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金融行业的集团制改革。自 2006 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收购广发银行部分股份开始,平安集团,安邦集团等多家保险公司相继收购入股银行。从交通银行收购第一家保险公司交银康联开始,各银行相继控股建信人寿、工银安盛、农禾人寿几家寿险公司,中行旗下更是有中银财险这样的财产险保险公司。金融行业中,集团性质的竞争已日趋明显。银行与保险公司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焦点内容。但是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多角色互动关系出现困境,存在着较大风险。本文选取B银行深圳分行,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理论梳理、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B银行深圳分行银行保险产品业务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根据B银行深圳分行银保产品业务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总结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B银行深市分行银保产品业务提供理论支持,并能对B银行深圳分行银保业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在银保产品的概念方面,麦克罗费罗尼(2008)提出银行保险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渠道进行保险产品的销售。艾伦伯(2005)则提出银行保险的实质是“在银行购买保险”。马丁陵 (2014)认为银行保险实质就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基本投资活动的基础上提供给客户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弗朗哥法德利希 (2011)则指出,银行保险是银行是对具有资产功能保险类产品的经营的行为。
在银保产品发展问题方面,托马斯海尔曼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13)提出,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合作会带来双方文化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冲突,产生更多的合作发展难题。特别是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合作过程中面临着更多冲突。摩根(2009)提出,银行保险能够带来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不仅包括生产的范围经济,还能产生消费的范围经济。莉萨洛伊(2016)则认为银行与保险合作易形成大规模的金融集团可能会引发垄断,使得现有市场产生不平衡,影响市场效率。并且如果银行和保险合作成立的公司产生风险会对银行业和保险业各自的母公司都产生传染性风险。
在银保产品业务方面,现有研究认为认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存在正效应。其中,唐纳德弗雷泽(2016)提出大部分欧洲国家银行以高成长率的寿险业作为自身多样化经营发展的动机。查尔斯奥克兰姆(2015)提出银行和保险业相结合能够为双方的发展带来更加稳定的利润流,银行分享保险业的高成长优势,进行银保产品业务的经营。同时银行通过经营保险业促进自身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金隆彭(2011)认为银行和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互补,银行保险则使得双方优势互为补充,降低二者风险,提高经营利润。
在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模式方面的研究显示,现有模式为分销协议模式、合资企业模式、战略联盟、并购和新建公司模式。分销协议指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协议,由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而战略联盟则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在产品研发、配套服务、产品销售和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系统进行紧密合作,相对于分销合作而言层次更深。
(二)国内文献
刘钢,张明喜(2016)认为金融企业最大化的追求利润是银保产品得以发展的内部动力。由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具有各自的优势,双方的合作可以促使业务经营多样化,保险业、银行业通过销售银保产品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在销售保险过程中,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相比以往更加多样化和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得到提升,这有助于客户价值的进一步挖掘。
张明珠(2009)在论文中提出,从保险产品和银行的联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借鉴一些国家银保产品业务发展的相关经验,对现有产品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银保产品现有的一些不足与问题。深入分析了银保产品业务销售渠道的特点,综合各类产品的特点,对我国银行保险产品进行探究。
李娜(2009)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数家中国保险公司及商业银行进行了合并,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角度切入,对商业银行开展综合金融产品及服务和混业经营保险业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商业银行销售综合金融产品和开展混业经营保险业务可以提升银行的业务利润,其利润量取决于商业银行业绩。杨晓,黄儒靖,王昉(2016)认为银保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银行代理保险观念滞后,银保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难题。此外,银保合作目前尚处于浅层次的合作,未在产品互补、客户和资源共享以及信息化等方面实现深度有效的融合,使得效益收到制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