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南通为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日益密切,本文选取纺织进出口重镇江苏省南通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南通市的经济发展背景,探究影响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并且将重点放在外商直接投资之上。本文首先就国内外学者对影响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尤其是FDI部分进行了总结;其次,对拟定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的统计整理,对南通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在实证分析部分,重点探究了FDI与南通市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关系;最后,针对现状分析结果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了一定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 引言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相关文献综述 2
二、 理论框架、研究假说与研究方法 4
(一)指标构建与研究假说 4
(二)研究假说: 5
(三)研究方法 6
三、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6
(一)地点选择 6
(二)样本情况 6
(三)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8
四、 实证分析 9
(一) 定性分析 9
(二) 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13
五、 主要结论及相关建议 15
(一)主要结论 15
(二)相关建议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引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从最近几年中国海关统计的数据来看,纺织业的进出口额在中国进出口总额当中长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中国的纺织业也贡献了很大一部分的贸易顺差。显而易见的,中国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会对中国整个对外贸易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欧美等贸易大国按原计划取消了对中国的进口配额限制。这一举动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力度,国内各大厂商纷纷采取降价举措以抢占国际纺织业市场,这造就了中国纺织品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200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年达到以往最高值。同样,这也造成了于2005年,世贸组织的其他国家根据中国入世协议书,利用特保手段减缓中国的出口扩张,维护本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实现对中国纺织品的限制。而另外一方面,欧盟新普惠制的实施以及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都使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在1995年至2011 年6月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国外反倾销案件中,纺织品相关达到了总倾销案件的5.44%,名列第7位,甚至在2011年达到75例之多。中国纺织业的出口受到了诸如此类的不良影响因素严重干扰,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样也被施加了负效应。
通过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并且对于技术引入有着显著的正面效应。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于2015年1月28日所公布的《全球投资趋势报告》显示:于2014年,中国成为了全球外国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国,而这也是中国自2003年以来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那么在不断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将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因为贸易壁垒致使发展受到一定程度阻碍的纺织业,其国际竞争力的表现是不是真的会受到外商直接投资(FDI)助益,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1.相关的理论研究综述
卢进勇(2003)认为有必要正式提出企业国际投资竞争力的概念,并且将企业国际竞争力更有针对性地划分为: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国际投资竞争力。其中国际贸易竞争力类似于已有的关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国际投资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过程中较其他投资者具有更强的投资决策、项目运作和企业管理能力。国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投资竞争力的侧重点不同,前者的侧重点是产品、价格、质量、服务、营销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力,后者则侧重在的项目投融资、技术、管理和品牌竞争力等方面。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1990)在其研究著作中指出,一国国内有四个要素影响和决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四个要素是:(1)需求情况;(2)要素条件;(3)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况;(4)相关及支持产业。此外,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机遇”和“政府”,这六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钻石体系”(也称“波特模型”)。
卢进勇(2003)在其研究中认为(一)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海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和前提:①企业拥有某种优势资产是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②企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保障;③企业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海外直接投资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④企业的管理竞争力是海外企业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二)海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竞争力:①海外投资过程是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移植的过程;②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海外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
詹晓宁和葛顺奇(2002)从中国出口的产品构成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出发,指出现实对外经济中出口增长对技术的依赖在不断加深,对资源的依赖反而越来越弱。这也就意味着技术进步对出口竞争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而恰好外商直接投资(FDI)能为中国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因此,FDI有效促进了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同样的,储祥银(2003)在其著作中表示海外投资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相关的实证研究综述
Athukorala和Menon(1996)对爱尔兰的研究表明,FDI能够对爱尔兰的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詹晓宁和葛顺奇(2002)从中国产品构成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出发,指出出口增长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对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弱,技术进步对出口竞争力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增强,而FDI为中国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因此,FDI促进了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王雪河(2007)从行业差异的角度分析了 FDI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作用,他使用中国19992005相关的行业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各行业的出口竞争力都有不程度的促进作用,
肖丽莉(2007)在对于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衡量方面认为我国的纺织业出口国际竞争力可以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品牌、品种结构、劳动生产率、企业规模、市场反映速度等八个因素来进行衡量。同时,肖丽莉认出口纺织产品中,如果深加工产品的比例变高,这意味着产品附加值的不断提升,是产品结构改善的一个表现。而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的比重下降,一般投资比重提升,这同样说明我国服装出口依赖进口面料的状况有所改善。肖丽莉还认为,加工贸易在全国产品出口贸易中占55%,而纺织业加工贸易出口只占24%,这充分说明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增长势头良好,且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结构日趋合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