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构建集产业、生产、经营、科技支撑为着力点的现代农业体系,并建立优质统一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毫无疑问,振兴农村,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将有助于促进常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常熟农业发展存在机械化、标准化不足,现代化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工具发展缓慢的困境,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小农耕作难成规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成熟、金融机构服务性不足,据此提出完善农业基本体系建设、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加强金融工具支持力度等建议,为实现美丽乡村,增强新时代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1
1.2.3评述 3
1.3研究方法 3
1.3.1实证研究法 3
1.3.2系统科学法 3
1.3.3经验总结法 3
2.基本概念 4
2.1农业现代化 4
2.2订单农业 4
2.3融资租赁 4
3.近年来金融支持常熟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困境 5
3.1总体情况 5
3.1.1常熟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5
3.1.2常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5
3.1.3常熟农业政策的支持 6
3.2存在问题及困境 7
3.2.1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不足 7
3.2.2农业现代化不足 7
3.2.3金融市场工具发展缓慢 7
4.当前制约金融支持农业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8
4.1小农耕种难成规模 9
4.1.1农业生产要素的分散化 9
4.1.2农户观念有待更新 9
4.1.3订单农业受到限制 10
4.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成熟 10
4.2.1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风险 10
4.2.2园区运营机制不完善 10
4.2.3缺乏产业链式系统化服务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金融机构服务性不足 10
4.3.1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 10
4.3.2现今信贷体系的局限性 11
4.3.3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不够 11
5.金融促进常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 12
5.1完善农业基本体系建设 12
5.1.1 降低土地碎片化程度 12
5.1.2各方合作,推广订单农业 12
5.1.3推广融资租赁模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13
5.2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 13
5.2.1进行农业组织化创新 13
5.2.2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13
5.2.3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 13
5.3加强金融工具支持力度 14
5.3.1完善信贷机制 14
5.3.2发挥农险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引导 14
5.3.3创新信贷产品 14
5.3.4“保险+期货+信贷”联合发展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国家政策层面,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着力构建集产业、生产、经营、科技支撑为着力点的现代农业体系,以稳步推进战略十项大工程;2018年10月,常熟市委市政府出台《常熟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大政策背景下常熟市的积极响应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本课题选择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常熟市作为调研对象,对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整合农业有效资源,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有利于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发展农村旅游业,进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拓宽金融领域的资金整合渠道,建立常熟全新的农业金融体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富程[1]、许珊珊[2]、王东宾[3]等人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现有的信贷合作模式及新型金融产品,指出了金融机构在农业服务中的不足,并从政府、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保险与信贷联合在一起发展的建议,强化了金融在我国农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服务作用。
盛国梁[4]、成立[5]、吴飚[6]等人围绕国家关于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对当前金融现代农业发展做了一些思考。分析了现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金融的适应性问题,从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组织、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科技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并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邱平[7]、李铭[8]、郑钧[9]等人从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借鉴了保险和期货的管理经验,讲述了期货和保险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梳理了该模式应用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若要使该模式在我国广泛应用快速发展所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
1.2.2国外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的农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农村合作组织及私人部门通力合作,在整个农业体系建设中提供了多元化的信贷服务、高质量的农业教育培训以及全方位的互联网信息化服务。
美国[10]的农业金融体系发展最为完善,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农业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农场主可以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其信贷成本;通过完善“公司+农户”的服务模式,明确两方的责任和义务来降低农户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风险;通过各个性质的金融、社会机构并存,形成组合,互相合作,互为依靠,为合作社补充运营资金、购销商品和置办设备等;同时,政府通过信用社存款保险等优惠政策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标准化、社会化。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内研究现状 1
1.2.2国外研究现状 1
1.2.3评述 3
1.3研究方法 3
1.3.1实证研究法 3
1.3.2系统科学法 3
1.3.3经验总结法 3
2.基本概念 4
2.1农业现代化 4
2.2订单农业 4
2.3融资租赁 4
3.近年来金融支持常熟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及困境 5
3.1总体情况 5
3.1.1常熟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5
3.1.2常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5
3.1.3常熟农业政策的支持 6
3.2存在问题及困境 7
3.2.1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不足 7
3.2.2农业现代化不足 7
3.2.3金融市场工具发展缓慢 7
4.当前制约金融支持农业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 8
4.1小农耕种难成规模 9
4.1.1农业生产要素的分散化 9
4.1.2农户观念有待更新 9
4.1.3订单农业受到限制 10
4.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成熟 10
4.2.1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风险 10
4.2.2园区运营机制不完善 10
4.2.3缺乏产业链式系统化服务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金融机构服务性不足 10
4.3.1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 10
4.3.2现今信贷体系的局限性 11
4.3.3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不够 11
5.金融促进常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 12
5.1完善农业基本体系建设 12
5.1.1 降低土地碎片化程度 12
5.1.2各方合作,推广订单农业 12
5.1.3推广融资租赁模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 13
5.2建立现代化农业体系 13
5.2.1进行农业组织化创新 13
5.2.2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13
5.2.3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 13
5.3加强金融工具支持力度 14
5.3.1完善信贷机制 14
5.3.2发挥农险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引导 14
5.3.3创新信贷产品 14
5.3.4“保险+期货+信贷”联合发展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国家政策层面,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着力构建集产业、生产、经营、科技支撑为着力点的现代农业体系,以稳步推进战略十项大工程;2018年10月,常熟市委市政府出台《常熟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大政策背景下常熟市的积极响应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本课题选择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常熟市作为调研对象,对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整合农业有效资源,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有利于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发展农村旅游业,进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拓宽金融领域的资金整合渠道,建立常熟全新的农业金融体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富程[1]、许珊珊[2]、王东宾[3]等人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现有的信贷合作模式及新型金融产品,指出了金融机构在农业服务中的不足,并从政府、社会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保险与信贷联合在一起发展的建议,强化了金融在我国农业信用担保体系中的服务作用。
盛国梁[4]、成立[5]、吴飚[6]等人围绕国家关于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对当前金融现代农业发展做了一些思考。分析了现代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与金融的适应性问题,从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组织、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农业科技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并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邱平[7]、李铭[8]、郑钧[9]等人从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借鉴了保险和期货的管理经验,讲述了期货和保险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梳理了该模式应用现阶段遇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若要使该模式在我国广泛应用快速发展所需要完善的政策措施。
1.2.2国外研究现状
在发达国家的农业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农村合作组织及私人部门通力合作,在整个农业体系建设中提供了多元化的信贷服务、高质量的农业教育培训以及全方位的互联网信息化服务。
美国[10]的农业金融体系发展最为完善,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农业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农场主可以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降低其信贷成本;通过完善“公司+农户”的服务模式,明确两方的责任和义务来降低农户经营过程中的相关风险;通过各个性质的金融、社会机构并存,形成组合,互相合作,互为依靠,为合作社补充运营资金、购销商品和置办设备等;同时,政府通过信用社存款保险等优惠政策加强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标准化、社会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