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附件)
摘 要发展县域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现实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任务,更是贯穿“十二五”时期的主题和热点。临沂经济社会发展能否紧扣主题主线,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因此,以县域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为入手点,观察其基本规律,结合当地的实情,探索具有特色的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对临沂市的经济发展起着划时代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县域经济的差异通过使用了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分析方法展开分析,探究临沂市县域经济的差异之处,并采用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保证临沂市县域之间平衡发展。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3
(一)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测量系统构建 3
(二)临沂市县域经济差异的测量 4
三.临沂市县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7
(一)区位因素 7
(二)经济政策因素 7
(三)投资环境因素 8
(四)人才因素 8
四.临沂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0
(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0
(二)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10
(三)实行政策鼓励,吸引外部投资 11
(四)结合本地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规划中,县与县级市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作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它的经济发展却意义重大。有专家把以百强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称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现有的县域经济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研究则较少。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鲁南地区重要的发展城市。全市共辖三区九县,三区分别是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九县分别为沂水县、苍山县、平邑县、蒙阴县、费县、郯城县、沂南县、临沭县和莒南县,县域面积广阔。但是从总体看来,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沂南县、莒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县、平邑县、费县、苍山县等五个县属在山东省30 个欠发达县名单中。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文化方面,县域经济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城市与农村联系在了一起,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摆脱了贫穷,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同时还推动着工业化进程逐步向前发展。近年来,临沂市县域经济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走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索县域经济差异,力求为区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下众多学者在探索和讨论关于县域经济差异的相关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在为此积极探索。本文将临沂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例,系统梳理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加快临沂市县域经济进步发展的对策与具体措施,为临沂市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实行的各种各样的政策都会对此有所涉及,特别是农业政策更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立足点。十六大召开后,政府将县域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帮扶县域经济,一些相关学者将县域经济的突飞猛称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尤其是百强县的发展,形式更是一片大好。但是,多数情况下就县域经济展开的研究是在经济状况好的区域进行的,经济状况差的区域几乎不涉及。临沂市隶属于山东省,在山东省的南部地区,整个临沂市划分为三个区九个县,县域所占面积大,但经济发展状况差,作为鲁南地区关键的发展城市,临沂市有展开研究的价值。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临沂市县域经济取己之长,补己之短,开辟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虽然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前进的道路上难免还有一些问题,成了阻碍其前行的绊脚石。本文在对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后,就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利弊条件展开对比研究,为临沂市县域经济更上一层楼献言献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以以下三家的理论最为著名: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时候提出来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的时候提出来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赫克歇尔与俄林在1933年的时候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与城市化在全球兴起,和农村相比各方面都发达的大城市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法国经济学家SandraPoncet早在2001年的时候就做过研究并指出,1997年中国国内各个省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平均关税是百分之四十六,十年前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五,这说明市民们更愿意购买自己省市出产的商品。斯坦福大学的周黎安博士在2008年的时候,将1980——1993年这十三年之久的时间里,中国大陆不包括西藏和海南在内的28个省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是考核政府官员的重要指标,各级官员极尽全力地保护本地市场,提升经济绩效。所以不论是哪个省,它的经济发展都与政府官员的升迁形成正比例。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政府官员升迁的几率大,反之,经济发展缓慢的区域政府官员升迁的几率小。鉴于这一情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了焦点之一。
对于临沂市来说,县域经济是支撑该地区经济的重要部分。现阶段县域国民经济总值达到临沂市整体的70%,在最近几年中临沂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不论是经济模式还是经济水准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是与山东省整体的县域经济相比,临沂市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与山东沿海的青岛、威海相比更是差距甚大。依据不同的规划准则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将该市的县域经济分为各种形式,该文中主要依据产业构成进行划分,其中苍山、沂南和蒙阴属于农业县,沂水、郯城、临沭、费县属于工业县,平邑为旅游县,莒南县为外贸县。按照该市县域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中有较快的增势。
二、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测量系统构建
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指相对性差异和绝对性差异,在研究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化时,对这两种差异的比较同样非常重要。此外,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表示该段时期内某区域与其它区域间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差距情况,可以反映临沂市的生活水平。因此,本文选取人均GDP为测量数据,通过绝对和相对差异对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1. 绝对差异
(1)极差
在绝对差异中,一般用极差来描述数据的极端差异情况,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就定义为极差,计算的公式如下:
式(21)
目 录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二.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3
(一)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测量系统构建 3
(二)临沂市县域经济差异的测量 4
三.临沂市县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7
(一)区位因素 7
(二)经济政策因素 7
(三)投资环境因素 8
(四)人才因素 8
四.临沂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0
(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0
(二)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10
(三)实行政策鼓励,吸引外部投资 11
(四)结合本地优势,发展特色旅游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规划中,县与县级市是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作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它的经济发展却意义重大。有专家把以百强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的发展称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现有的县域经济研究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而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研究则较少。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鲁南地区重要的发展城市。全市共辖三区九县,三区分别是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九县分别为沂水县、苍山县、平邑县、蒙阴县、费县、郯城县、沂南县、临沭县和莒南县,县域面积广阔。但是从总体看来,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沂南县、莒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县、平邑县、费县、苍山县等五个县属在山东省30 个欠发达县名单中。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政治文化方面,县域经济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城市与农村联系在了一起,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摆脱了贫穷,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同时还推动着工业化进程逐步向前发展。近年来,临沂市县域经济从自身资源优势出发,走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索县域经济差异,力求为区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下众多学者在探索和讨论关于县域经济差异的相关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在为此积极探索。本文将临沂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例,系统梳理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其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加快临沂市县域经济进步发展的对策与具体措施,为临沂市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我国实行的各种各样的政策都会对此有所涉及,特别是农业政策更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立足点。十六大召开后,政府将县域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帮扶县域经济,一些相关学者将县域经济的突飞猛称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尤其是百强县的发展,形式更是一片大好。但是,多数情况下就县域经济展开的研究是在经济状况好的区域进行的,经济状况差的区域几乎不涉及。临沂市隶属于山东省,在山东省的南部地区,整个临沂市划分为三个区九个县,县域所占面积大,但经济发展状况差,作为鲁南地区关键的发展城市,临沂市有展开研究的价值。最近这几年的时间里,临沂市县域经济取己之长,补己之短,开辟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虽然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前进的道路上难免还有一些问题,成了阻碍其前行的绊脚石。本文在对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后,就临沂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利弊条件展开对比研究,为临沂市县域经济更上一层楼献言献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以以下三家的理论最为著名:绝对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是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时候提出来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的时候提出来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赫克歇尔与俄林在1933年的时候提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与城市化在全球兴起,和农村相比各方面都发达的大城市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法国经济学家SandraPoncet早在2001年的时候就做过研究并指出,1997年中国国内各个省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平均关税是百分之四十六,十年前仅仅只有百分之三十五,这说明市民们更愿意购买自己省市出产的商品。斯坦福大学的周黎安博士在2008年的时候,将1980——1993年这十三年之久的时间里,中国大陆不包括西藏和海南在内的28个省的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是考核政府官员的重要指标,各级官员极尽全力地保护本地市场,提升经济绩效。所以不论是哪个省,它的经济发展都与政府官员的升迁形成正比例。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政府官员升迁的几率大,反之,经济发展缓慢的区域政府官员升迁的几率小。鉴于这一情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了焦点之一。
对于临沂市来说,县域经济是支撑该地区经济的重要部分。现阶段县域国民经济总值达到临沂市整体的70%,在最近几年中临沂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不论是经济模式还是经济水准都有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是与山东省整体的县域经济相比,临沂市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与山东沿海的青岛、威海相比更是差距甚大。依据不同的规划准则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将该市的县域经济分为各种形式,该文中主要依据产业构成进行划分,其中苍山、沂南和蒙阴属于农业县,沂水、郯城、临沭、费县属于工业县,平邑为旅游县,莒南县为外贸县。按照该市县域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中有较快的增势。
二、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测量系统构建
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指相对性差异和绝对性差异,在研究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化时,对这两种差异的比较同样非常重要。此外,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主要是表示该段时期内某区域与其它区域间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发展差距情况,可以反映临沂市的生活水平。因此,本文选取人均GDP为测量数据,通过绝对和相对差异对临沂市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 1. 绝对差异
(1)极差
在绝对差异中,一般用极差来描述数据的极端差异情况,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就定义为极差,计算的公式如下:
式(2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