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研究以开鑫金服所代表的批发式贷款为例
目前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其中的重要动力,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融资难的制约而难以快速发展。我国目前金融体系仍在探索进步中,并不能满足所有中小企业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当前阶段,开发性金融在政策性金融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其具有弥补管理制度漏洞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作用,对中小企业融资会产生作用。本文所采用的开鑫金服案例,代表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在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努力,这对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有着重要意义。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4
一、引言 4
二、 文献综述 4
(一)开发性金融理论基础 4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理论基础 5
(三)开发性金融介入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 5
三、 开发性金融实践 6
(一)国外开发性金融实践情况 6
(二) 国内开发性金融实践情况 6
四、开鑫金服案例分析 7
(一) 运营关键数据 7
(二) 开鑫贷运营模式分析 7
五、实证分析 9
(一) 描述性分析 10
(二) 多元回归分析 10
(三)异方差检验 11
六、研究结论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2
开发性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研究
引言
引言
在各国的经济与技术大发展中,中小企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虽然中小企业没有大型的影响力大,但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空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困难问题解决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其中“融资难”就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最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商业性金融并没有合适的体制,尚不足以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带来的问题。因此原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引入开发性金融理论,认为开发性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可以解决制度落后与市场失灵,并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能够增强国家竞争力,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同时该理论也认为,开发性金融将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文教卫生、中小企业等民生领域的探索与改建有所帮助。从开发性金融的实施情况来看,确实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作出了相当大的探索。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辅助政府完成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弥补了市场缺失,降低了市场失灵的概率,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时也发挥出重要影响。
开发性金融是在政策性金融的基础上提出的,已经有了180多年的历史,而且当今世界各国均存在开发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本在研究国内外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其融资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解释了开发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意义。
且本文主要以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旗下开鑫金服为案例,其所代表的贷款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提供借鉴。
二、 文献综述
(一)开发性金融理论基础
原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2009)[2]作为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开拓是者和先行者,对开发性金融概念进行了阐述,开发性金融的本质是一种金融机构,是国家或其联合体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中长期投资,进而完善市场的融资方式,推动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最终促进政府目标的实现。开发性金融的入口是政府,出口是市场,其运行机制是通过金融孵化形成,利用银行的融资优势和政府的协调优势,通过组织增信的方式将政府的力量市场化。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开发性金融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风险防范体系和信用体系,这也是其信用建设和风险防范取得成就的表现。开发性金融为了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和信用体系,非常强调政府信用、承诺和协调机制,并适用了组织增信模式进一步对自身进行了优化。李志辉、王永伟(2008)[1]对开发性金融的金融作用展开了研究,认为其是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市场化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将农村公共产品系统中的信贷风险进行转移,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将风险分散化,使得其拥有了比一般商业银行零售储蓄覆盖风险更强的能力。
开发性金融与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谭庆华(2005)[3]认为,政策性金融重点强调中介、服务和资源配置功能,而且非常重视经济调节功能和衍生的宏观调节功能。张涛(2005)[4]则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更看重的是政府补贴和社会效应,对自身的业绩并不十分重视。与之相比,综合性金融则更侧重强调商业原则,希望通过制度建设等方式保障持续经营,进而实现政府目标。开发性金融与其他金融相比拥有更为强大的自生能力,这是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所不具备的,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也有很大的区别。陈元(2011)[5]表示,虽然二者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相同,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商业性金融追求的是利润,并不承担主动建设市场的职能;而开发性金融并不将盈利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希望通过制度建设等方式来完善市场,其着力点是市场缺失和制度缺失的地方,开发性金融在制度建设和弥补缺失的过程中获取实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利润。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理论基础
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信用记录不良、信用水平不高、资金需求不少、可质押资产不足、会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广泛存在,商业银行对其贷款比较谨慎,贷款的条件设置得比较严格。所以,中小企业在信用贷款方面,长期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4
一、引言 4
二、 文献综述 4
(一)开发性金融理论基础 4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理论基础 5
(三)开发性金融介入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 5
三、 开发性金融实践 6
(一)国外开发性金融实践情况 6
(二) 国内开发性金融实践情况 6
四、开鑫金服案例分析 7
(一) 运营关键数据 7
(二) 开鑫贷运营模式分析 7
五、实证分析 9
(一) 描述性分析 10
(二) 多元回归分析 10
(三)异方差检验 11
六、研究结论 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 12
开发性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研究
引言
引言
在各国的经济与技术大发展中,中小企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虽然中小企业没有大型的影响力大,但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空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困难问题解决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其中“融资难”就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最大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商业性金融并没有合适的体制,尚不足以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带来的问题。因此原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引入开发性金融理论,认为开发性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式,可以解决制度落后与市场失灵,并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能够增强国家竞争力,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同时该理论也认为,开发性金融将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文教卫生、中小企业等民生领域的探索与改建有所帮助。从开发性金融的实施情况来看,确实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作出了相当大的探索。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辅助政府完成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弥补了市场缺失,降低了市场失灵的概率,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时也发挥出重要影响。
开发性金融是在政策性金融的基础上提出的,已经有了180多年的历史,而且当今世界各国均存在开发性金融机构,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本在研究国内外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审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其融资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了国外的成功经验,解释了开发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意义。
且本文主要以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旗下开鑫金服为案例,其所代表的贷款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提供借鉴。
二、 文献综述
(一)开发性金融理论基础
原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2009)[2]作为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开拓是者和先行者,对开发性金融概念进行了阐述,开发性金融的本质是一种金融机构,是国家或其联合体建立的,其目的是为了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中长期投资,进而完善市场的融资方式,推动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最终促进政府目标的实现。开发性金融的入口是政府,出口是市场,其运行机制是通过金融孵化形成,利用银行的融资优势和政府的协调优势,通过组织增信的方式将政府的力量市场化。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开发性金融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风险防范体系和信用体系,这也是其信用建设和风险防范取得成就的表现。开发性金融为了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和信用体系,非常强调政府信用、承诺和协调机制,并适用了组织增信模式进一步对自身进行了优化。李志辉、王永伟(2008)[1]对开发性金融的金融作用展开了研究,认为其是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市场化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将农村公共产品系统中的信贷风险进行转移,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将风险分散化,使得其拥有了比一般商业银行零售储蓄覆盖风险更强的能力。
开发性金融与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谭庆华(2005)[3]认为,政策性金融重点强调中介、服务和资源配置功能,而且非常重视经济调节功能和衍生的宏观调节功能。张涛(2005)[4]则认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更看重的是政府补贴和社会效应,对自身的业绩并不十分重视。与之相比,综合性金融则更侧重强调商业原则,希望通过制度建设等方式保障持续经营,进而实现政府目标。开发性金融与其他金融相比拥有更为强大的自生能力,这是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所不具备的,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也有很大的区别。陈元(2011)[5]表示,虽然二者的市场化运作方式相同,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商业性金融追求的是利润,并不承担主动建设市场的职能;而开发性金融并不将盈利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希望通过制度建设等方式来完善市场,其着力点是市场缺失和制度缺失的地方,开发性金融在制度建设和弥补缺失的过程中获取实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利润。
(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理论基础
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信用记录不良、信用水平不高、资金需求不少、可质押资产不足、会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广泛存在,商业银行对其贷款比较谨慎,贷款的条件设置得比较严格。所以,中小企业在信用贷款方面,长期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