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服务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虽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着综合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的问题。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本文通过四个维度的六个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均GDP和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度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而货物贸易发展水平由于两者的日渐独立已不再是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导论 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一)国内研究 2
(二)国外研究 2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3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3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3
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 4
(一)理论分析 4
(二)计量经济模型与变量选取 5
五、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模型构建 8
(三)模型分析 8
六、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9
(一)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引进优质外资 9
(二)继续保持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合理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9
(三)加大服务业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9
(四)强化政府作用,推动我国服务业走向国际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一、导论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中是一个几乎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板块,但到了今天,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全球各国开始重视国际服务贸易的巨大发展潜力,并开始努力在世界的服务贸易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足之地。首先发生改变的是国际服务贸易在总量上的突破与发展。1972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为730亿美元,而十年之后贸易总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增长超过5倍。此后,国际服务贸易年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的水平,是同时期国际货物贸易增长率的2倍以上。在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比超过1/4,总额突破10000亿美元。至此,全球开始关注起这全球贸易中的“新大陆”。21世纪以来,随着关贸总协定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日常化,国际间的服务贸易进一步高速发展,国家之间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全区服务贸易的发展迅猛且不可忽视。
但是,在飞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等的问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而发展中国家除了个别项目以外,贸易情况均为逆差。世界排名前十的服务业出口国中,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在这一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获得收益,它们的服务业还没能走到世界贸易的舞台上来。并且有学者仔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出口项目,高附加值的类别业较少,拥有的投资、技术也较少,主要还是依靠劳务输出形式。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虽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许多部门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
本文将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服务贸易以及整体经济发展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试图找到影响和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为何这些因素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在服务贸易上的政策和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国家(或地区)之间输入或输出服务的一种形式。按照关税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的划分方法,可以大致将服务贸易按照商品特性可大致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如影视剧、书籍以及计算机软件服务等。这类服务往往以商品或实物的方式出现。二类是对实物商品具有补充和辅助功能的服务,如物流、财务管理、广告营销以及市场等方面。这一类别是对现有商品实物进行补充的一类服务。三类是对实物商品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务,如设备维修、特许经营以及金融租赁等。这一类别的服务跟随有型商品而移动,但又并非普通的商品贸易,不涉及转移或改变商品的所有权。最后第四类是具有商品的属性但与其它商品无相关性的服务,如旅游、通讯、餐饮以及教育等。这一类别的服务完全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其销售不需要任何其它商品的补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种分类把服务完全看作和商品一样,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同时具有价值。
(一)国内研究
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上。郑吉昌、夏晴(2004)从服务贸易竞争力与货物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贺卫(2005)选取人力资本指标、城市化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赵明、常鸣(2006)选择了市场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城市化五个因素,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史自力、谢靖怡(2007)通过选取1982-200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市场开放度,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其中最小的因素;赵明亮、何婷婷(2008)选择了市场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四个方面来解释,认为市场开放度时最关键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崔日明等(2009)选取了8个变量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开放度、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均GDP、资本投入、FDI、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张善岭(2010)运用钻石模型,结果发现工业增加值和生产率、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对服务贸易额具有显著的影响,二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开放度影响最为显著;崔翠(2014)运用钻石模型,选择了六大因素作为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物贸易的影响最大,而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影响效果不显著。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导论 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
(一)国内研究 2
(二)国外研究 2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3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3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特点 3
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 4
(一)理论分析 4
(二)计量经济模型与变量选取 5
五、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 6
(二)模型构建 8
(三)模型分析 8
六、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9
(一)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引进优质外资 9
(二)继续保持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合理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9
(三)加大服务业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9
(四)强化政府作用,推动我国服务业走向国际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引言
一、导论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与贸易中是一个几乎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板块,但到了今天,国际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全球各国开始重视国际服务贸易的巨大发展潜力,并开始努力在世界的服务贸易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足之地。首先发生改变的是国际服务贸易在总量上的突破与发展。1972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为730亿美元,而十年之后贸易总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增长超过5倍。此后,国际服务贸易年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5%的水平,是同时期国际货物贸易增长率的2倍以上。在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比超过1/4,总额突破10000亿美元。至此,全球开始关注起这全球贸易中的“新大陆”。21世纪以来,随着关贸总协定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日常化,国际间的服务贸易进一步高速发展,国家之间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全区服务贸易的发展迅猛且不可忽视。
但是,在飞速增长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平衡等的问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而发展中国家除了个别项目以外,贸易情况均为逆差。世界排名前十的服务业出口国中,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在这一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浪潮中获得收益,它们的服务业还没能走到世界贸易的舞台上来。并且有学者仔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出口项目,高附加值的类别业较少,拥有的投资、技术也较少,主要还是依靠劳务输出形式。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虽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许多部门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抗衡。
本文将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服务贸易以及整体经济发展数据,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试图找到影响和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为何这些因素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在服务贸易上的政策和发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际服务贸易是一种国家(或地区)之间输入或输出服务的一种形式。按照关税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的划分方法,可以大致将服务贸易按照商品特性可大致分为四大类。一类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如影视剧、书籍以及计算机软件服务等。这类服务往往以商品或实物的方式出现。二类是对实物商品具有补充和辅助功能的服务,如物流、财务管理、广告营销以及市场等方面。这一类别是对现有商品实物进行补充的一类服务。三类是对实物商品具有替代功能的服务,如设备维修、特许经营以及金融租赁等。这一类别的服务跟随有型商品而移动,但又并非普通的商品贸易,不涉及转移或改变商品的所有权。最后第四类是具有商品的属性但与其它商品无相关性的服务,如旅游、通讯、餐饮以及教育等。这一类别的服务完全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其销售不需要任何其它商品的补充,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种分类把服务完全看作和商品一样,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同时具有价值。
(一)国内研究
21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上。郑吉昌、夏晴(2004)从服务贸易竞争力与货物贸易,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贺卫(2005)选取人力资本指标、城市化指标和外商直接投资指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赵明、常鸣(2006)选择了市场开放度,服务业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城市化五个因素,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史自力、谢靖怡(2007)通过选取1982-200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市场开放度,而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其中最小的因素;赵明亮、何婷婷(2008)选择了市场开放度、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四个方面来解释,认为市场开放度时最关键的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崔日明等(2009)选取了8个变量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开放度、货物贸易出口额、服务业发展水平、人均GDP、资本投入、FDI、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张善岭(2010)运用钻石模型,结果发现工业增加值和生产率、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对服务贸易额具有显著的影响,二城市化水平和市场开放度影响最为显著;崔翠(2014)运用钻石模型,选择了六大因素作为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物贸易的影响最大,而城市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影响效果不显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