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3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 3
(二)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内部比较 5
三、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6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
(二)回归分析结论 7
四、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9
(一)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9
(二)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10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以9.7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而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3.3%。2015年的城镇人均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19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22元,与改革之初的 1978 年的343元和134元相比分别翻了90.9倍与 85.2倍,我国居民分享了经济高速增长所取丰硕成果。但是,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为19773元,比1978年扩大了94.2倍,以上所述数据均反映了城乡收入的变大。
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在1989年已经达到2,2015年则达到了2.17,虽然这和同一阶段的全国的平均水平2.73相比属于比较低的,但是山东是东部的沿海发达省份,如此高城乡收入差距就显得十分突出了。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有针对的进行探究,深入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并且还要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如何利用制度体制来进行改革来使农民能够真正的增加收入,从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对于维持山东的安定和谐具有很大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国外的各界学者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这个问题展开多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出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较早的得出了对城乡收入差距方面问题的探究成果。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制度体制来进行改革来使农民能够真正的增加收入,从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对于维持山东的安定和谐具有很大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国外的各界学者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这个问题展开多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出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较早的得出了对城乡收入差距方面问题的探究成果。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突出的提到了工业部门的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的需求方面优于农村部门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的必然性。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提出了倒“U”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快而变大,等到人均收入到了中等这个层次的时候,分配方面的不公平也就达到了最大的时候,然后经济发展会慢慢解决这个问题,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小,整体趋势就犹如倒置“U”。
1996年,刘易斯等建立二元的经济结构模型,认为发展中的国家在经济结构上是有着二元性质,传统农业里各种工作效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在向工业部门转移。不过由于农业的季节性特征,这种转移并不会对原本农业造成很大影响。他们的结论认为:这种劳动力转移就是这个经济结构模型的重要内容。如果传统部门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工、农业部门间劳动者的收入趋向稳定,收入差距就变小。
国内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经济学的学者们就已经着手对当时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以及变化的趋势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李实(2012)曾在统计局农业调研的课题组中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他认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从根本上催生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二元经济的系数、农产品的利润、农民各项收入的比重等因素对于收入差距产生了较大影响。
李忠伟以及彭振芳(2009)在研究收入差距的问题时引入了机会不等理论,从而更好的阐释了在当前的体制下的收入差距问题发生的原因,发现了市场的分割对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产生了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在经济发展方面机会不均衡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重要因素。
林毅夫、刘明兴(2003)的研究表明,从某些角度而言,经济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韩家彬(2011)认为,不均衡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蔡昉(2003)以制度经济学为起点,针对改革开放后的城乡收入方面差距演变过程里的体制进行了探究。他的观点是首次农村改革的成果是因为当时的改革方案时顺应了农民实行承包制的主观意愿,各项以户籍制为核心的体制都是顺应农民的主观意愿的,这才是我国经济飞速并且持续发展的关键。
彭腾(2011)的观点是我国的收入平均化这种状态存在时间很长,但是问题也很突出,打破这个状态才是改革的根本意义。当我国的收入差距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应当把历史和现实情况都考虑到其中。
石琳(2011)认为,提高金融发展速率有助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金融发展覆盖面扩大却将拉大差距。冉光等(2012)认为区域经济和不正规的金融业的发展才会拉大收入差距。教育的水平和政府在这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个地区的投资情况和收入差距是成正比的。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
1.绝对收入差距变动分析
山东省经济迅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值不断地提高(详见下表1)。数据统计期间,城镇居民收入值由10744.8元迅速攀升到31545.3元,涨幅达到20800.5元;在此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值由3930.5元攀升到12848.5元,涨幅达到8918.1元。相比而言,城镇居民增长水平更高,增长绝对额更大。
表1 2005~2015 年山东省与全国
一、 引言 1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3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 3
(二)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内部比较 5
三、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6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
(二)回归分析结论 7
四、缩小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9
(一)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9
(二)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10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10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以9.7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而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3.3%。2015年的城镇人均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19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22元,与改革之初的 1978 年的343元和134元相比分别翻了90.9倍与 85.2倍,我国居民分享了经济高速增长所取丰硕成果。但是,2012年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为19773元,比1978年扩大了94.2倍,以上所述数据均反映了城乡收入的变大。
山东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在1989年已经达到2,2015年则达到了2.17,虽然这和同一阶段的全国的平均水平2.73相比属于比较低的,但是山东是东部的沿海发达省份,如此高城乡收入差距就显得十分突出了。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有针对的进行探究,深入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并且还要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进行探究,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如何利用制度体制来进行改革来使农民能够真正的增加收入,从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对于维持山东的安定和谐具有很大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国外的各界学者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这个问题展开多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出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较早的得出了对城乡收入差距方面问题的探究成果。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制度体制来进行改革来使农民能够真正的增加收入,从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对于维持山东的安定和谐具有很大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国外的各界学者对于城乡收入差距这个问题展开多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突出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较早的得出了对城乡收入差距方面问题的探究成果。
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突出的提到了工业部门的生产方式以及产品的需求方面优于农村部门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的必然性。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提出了倒“U”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快而变大,等到人均收入到了中等这个层次的时候,分配方面的不公平也就达到了最大的时候,然后经济发展会慢慢解决这个问题,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小,整体趋势就犹如倒置“U”。
1996年,刘易斯等建立二元的经济结构模型,认为发展中的国家在经济结构上是有着二元性质,传统农业里各种工作效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在向工业部门转移。不过由于农业的季节性特征,这种转移并不会对原本农业造成很大影响。他们的结论认为:这种劳动力转移就是这个经济结构模型的重要内容。如果传统部门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工、农业部门间劳动者的收入趋向稳定,收入差距就变小。
国内研究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经济学的学者们就已经着手对当时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情况以及变化的趋势等各方面的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李实(2012)曾在统计局农业调研的课题组中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他认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从根本上催生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二元经济的系数、农产品的利润、农民各项收入的比重等因素对于收入差距产生了较大影响。
李忠伟以及彭振芳(2009)在研究收入差距的问题时引入了机会不等理论,从而更好的阐释了在当前的体制下的收入差距问题发生的原因,发现了市场的分割对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产生了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在经济发展方面机会不均衡是产生这种收入差距重要因素。
林毅夫、刘明兴(2003)的研究表明,从某些角度而言,经济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韩家彬(2011)认为,不均衡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蔡昉(2003)以制度经济学为起点,针对改革开放后的城乡收入方面差距演变过程里的体制进行了探究。他的观点是首次农村改革的成果是因为当时的改革方案时顺应了农民实行承包制的主观意愿,各项以户籍制为核心的体制都是顺应农民的主观意愿的,这才是我国经济飞速并且持续发展的关键。
彭腾(2011)的观点是我国的收入平均化这种状态存在时间很长,但是问题也很突出,打破这个状态才是改革的根本意义。当我国的收入差距达到一定水平后,就应当把历史和现实情况都考虑到其中。
石琳(2011)认为,提高金融发展速率有助减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金融发展覆盖面扩大却将拉大差距。冉光等(2012)认为区域经济和不正规的金融业的发展才会拉大收入差距。教育的水平和政府在这个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个地区的投资情况和收入差距是成正比的。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
1.绝对收入差距变动分析
山东省经济迅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差值不断地提高(详见下表1)。数据统计期间,城镇居民收入值由10744.8元迅速攀升到31545.3元,涨幅达到20800.5元;在此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值由3930.5元攀升到12848.5元,涨幅达到8918.1元。相比而言,城镇居民增长水平更高,增长绝对额更大。
表1 2005~2015 年山东省与全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