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Key words: Internet+agriculture;Current situ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3
(二)“互联网+农业”相关概念 3
三、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一)政府农业财政投入不足 4
(二)农产品上行难 4
(三)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4
(四)分散生产,难成规模 5
(五)农产品种类多,缺乏特色 6
四、 美国“互联网+农业”的经验借鉴 7
(一)政府扶持 7
(二)农民教育完善 7
(三)完善物流体系 7
五、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对策 9
(一)政府扶持 9
(二)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质量 9
(三)发展智慧农业 9
(四)回归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10
六、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16年,国务院财政部相继发布关于农业的相关文件,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2017年1月中央发布了第十四个跟农业相关的一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发展“互联网+农业”。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通信速度的加快,我国进入了移动支付的大数据时代。截止2016年12月份,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公募规模约8500亿元,公募规模年度增加1710亿元,增幅为25%左右,互联网行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若能正确分析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将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月份,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公募规模约8500亿元,公募规模年度增加1710亿元,增幅为25%左右,互联网行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若能正确分析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将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是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互联网+农业”可以使农民的盲目生产向订单化的有序生产方向发展,保障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让农民增收,缓和农业矛盾。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在“互联网+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互联网+农业”有助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农业”早已在国外被广泛应用。荷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农业”体系逐渐成熟。在农业发展的初期A.de Janvry和E.Sadoulet(2002)认为农业是减轻贫困的根本问题,要想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提高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因此提倡通过提高农业技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随着农业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Amene Deljoo和Manijeh Keshtgari(2012)认为网络通信技术会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对农业的监控力度,并设计了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果树灌溉系统,和相应的软件。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标准、精确、科学的生产。发达国家的农业电子商务也随之兴起,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完备的物流体系,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等都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陈生萍,2008)。
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15年中共中央开始“互联网+农业”的农业新变革之后,各大电商平台蜂拥而至,力图在这十亿规模的蛋糕上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盲目的狂热过后,“互联网+农业”进入了寒冬期。当前的一些问题阻碍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力分布不均衡,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欧阳韬,2016)。信息不对称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汪雷、汪卫霞,2010)。从产业链的角来看,农民获得利益的渠道狭窄,同时部分地区信息基础建设不完善导致出现 “信息获取鸿沟”及“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多数农民没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刘丽伟,2015)。农产品物流成本比较高,农产品标准化较低也阻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路辉、刘伟,2015)。农村移动通信终端普及率低阻碍了农民获取信息服务(任春振,2011)。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与农业相关的法律建设不完备,农业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欧阳韬,2016)。顶层设计规划不完善,“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不够融合,监管体系尚未成熟,缺乏金融支持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刘玉忠,2015)。农电商模式还不成熟,农业信息没有充分整合利用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王柏谊、杨帆,2016)
专家学者对“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提出了对策。要优化“互联网+农业”的平台服务,增加农民增收方式,解决 “最后一里”的问题,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刘丽伟,2015)。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扩大人才队伍(路辉,刘伟2015)。从顶层设计上制定发展规划(欧阳韬,2016)。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蒋智毅,2013)。建立农业人员的资产信用记录表助力农业贷款(李国英,2015)。加强对互联网农业的监管力度,鼓励农业产业创新(刘玉忠,2015)。打造国际品牌,实现消费者与农民的共赢。加快建立农业信息平台并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信息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王柏谊、杨帆,2016)。
通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及特点 3
(二)“互联网+农业”相关概念 3
三、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
(一)政府农业财政投入不足 4
(二)农产品上行难 4
(三)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4
(四)分散生产,难成规模 5
(五)农产品种类多,缺乏特色 6
四、 美国“互联网+农业”的经验借鉴 7
(一)政府扶持 7
(二)农民教育完善 7
(三)完善物流体系 7
五、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对策 9
(一)政府扶持 9
(二)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质量 9
(三)发展智慧农业 9
(四)回归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10
六、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16年,国务院财政部相继发布关于农业的相关文件,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2017年1月中央发布了第十四个跟农业相关的一号文件,文件中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发展“互联网+农业”。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通信速度的加快,我国进入了移动支付的大数据时代。截止2016年12月份,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公募规模约8500亿元,公募规模年度增加1710亿元,增幅为25%左右,互联网行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若能正确分析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将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月份,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公募规模约8500亿元,公募规模年度增加1710亿元,增幅为25%左右,互联网行业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普及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而,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若能正确分析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将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研究意义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是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互联网+农业”可以使农民的盲目生产向订单化的有序生产方向发展,保障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让农民增收,缓和农业矛盾。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在“互联网+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农业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互联网+农业”有助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农业”早已在国外被广泛应用。荷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农业”体系逐渐成熟。在农业发展的初期A.de Janvry和E.Sadoulet(2002)认为农业是减轻贫困的根本问题,要想解决贫困问题首先要提高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因此提倡通过提高农业技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随着农业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Amene Deljoo和Manijeh Keshtgari(2012)认为网络通信技术会促进农业发展,加强对农业的监控力度,并设计了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果树灌溉系统,和相应的软件。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实现了标准、精确、科学的生产。发达国家的农业电子商务也随之兴起,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完备的物流体系,移动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等都推动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陈生萍,2008)。
2.国内研究现状
从2015年中共中央开始“互联网+农业”的农业新变革之后,各大电商平台蜂拥而至,力图在这十亿规模的蛋糕上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盲目的狂热过后,“互联网+农业”进入了寒冬期。当前的一些问题阻碍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力分布不均衡,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欧阳韬,2016)。信息不对称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汪雷、汪卫霞,2010)。从产业链的角来看,农民获得利益的渠道狭窄,同时部分地区信息基础建设不完善导致出现 “信息获取鸿沟”及“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多数农民没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刘丽伟,2015)。农产品物流成本比较高,农产品标准化较低也阻碍“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路辉、刘伟,2015)。农村移动通信终端普及率低阻碍了农民获取信息服务(任春振,2011)。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与农业相关的法律建设不完备,农业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欧阳韬,2016)。顶层设计规划不完善,“互联网+”与现代农业不够融合,监管体系尚未成熟,缺乏金融支持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刘玉忠,2015)。农电商模式还不成熟,农业信息没有充分整合利用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王柏谊、杨帆,2016)
专家学者对“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提出了对策。要优化“互联网+农业”的平台服务,增加农民增收方式,解决 “最后一里”的问题,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刘丽伟,2015)。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扩大人才队伍(路辉,刘伟2015)。从顶层设计上制定发展规划(欧阳韬,2016)。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蒋智毅,2013)。建立农业人员的资产信用记录表助力农业贷款(李国英,2015)。加强对互联网农业的监管力度,鼓励农业产业创新(刘玉忠,2015)。打造国际品牌,实现消费者与农民的共赢。加快建立农业信息平台并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信息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王柏谊、杨帆,2016)。
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