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转型升级新途径与新模式分析(附件)【字数:10960】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制造业作为江苏省的支柱型产业,其转型升级尤为重要。首先,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产品类型多样,但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次,在对发展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总结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地区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上升、专业人才紧缺以及外资投资比例下降,并且分析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区域经济结构组成以及思想文化;最后,针对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政策与企业战略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政府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政府与市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积极推动“四化”融合,企业战略方面主要包括“互联网+”与制造业相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培养健全技能人才、坚持创新道路。希望通过这些对策建议的实施,可以更好更快的推动江苏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文章的创新点主要是对策和建议,从两个不同的主体层面考虑解决问题的措施,较全面,更科学。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现状 2
2.1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2
2.2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3
2.3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特点 4
第三章 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3.1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 6
3.2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 8
第四章 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新途径与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10
4.1政府政策方面 10
4.2企业战略方面 11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依靠着自身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资源等优势,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制造业的发展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更好更快的推进制造业发展成为推动各国经济的重要举措,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各国的经济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都是不容置疑的。江苏省年份总产出从1978年的566.89亿元、2000年的27034.80亿元到2016年已经获得234155.82亿元,其中三年工业的总产值分别为337.65亿元占比为59.56%、17653.76亿元占比为65.30%、140015.65亿元占比59.80%。在工业中,制造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提出把苏南五个城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国示范区。21世纪至今,制造业产值一直占据着工业产值83%的份额,江苏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1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江苏省制造业依靠自己的绝对优势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江苏省的制造业也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大而不精的问题日渐显现突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渐迫切。
1.2选题意义
工业作为江苏省的支柱产业,其中制造业发展又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制造业在江苏省经济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江苏省工业发展和经济现代化之路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江苏省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标准之一。相比往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竞争力的增强和内部要素比较优势的减弱,江苏省的制造业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等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江苏省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江苏省劳动力的要素价格失去优势,并且上涨的土地租金让江苏省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变得岌岌可危。这样的压力迫使江苏省必须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此外,由于先前低端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江苏省的资源被过度开采利用,自然环境也受到破坏,绿色发展的要求迫切。现阶段,我国面临着经济新常态,在内外压力之下,为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发展壮大新动能”和“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列为供给侧改革任务前两位,加快制造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动的政策。江苏省必须进行制造业的改革,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中高点迈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起来看,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关键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先进产能比例、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夯实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
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制造业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关键。本章节将简要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
2.1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利用劳动力、土地等因素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在加工贸易出口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牢牢抓住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各个行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进步,其中,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到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的生产值在全球的所占比重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大国。从1979年到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9.6%,其中第一产业的增速为4.4%、第二产业的增速为10.9%、第三产业的增速为10.5%。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63670.7亿元,占总额8.6%;第二产业为296236.0亿元,占总额39.8%;第三产业为384220.5亿元,占总额的52.6%。
我国的制造业商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美国、欧盟、东盟,中国香港。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中国台湾、东盟、欧盟。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从2015年起,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增加至3.25万亿美元,一跃迈进世界第一的位置,远远超过了经济第一大国即美国的2.142万亿美元,同样经济科技处于世界各国排名前列的日本,也仅仅以中国制造业的27.46%,即8924.78亿美元位居于世界排名的第三位;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德国以7008.79亿美元,是中国制造业的21.57%,位于世界排名的第四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位于第二、第三、第四的美国、日本、德国这三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为37353.57亿美元,仅为中国制造业的114.9%。不仅如此,相比于美国、日本、德国,我国的制造业上升空间还很大,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在人均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制造业发展显示出了极大的问题。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2355美元,而美国为6631美元,日本为7027美元,德国为8475美元;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占美国的35%,占日本的33%,占德国的28%。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总值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却也因人口基数的庞大而产生了自身在人均方面的极大问题。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选题意义 1
第二章 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现状 2
2.1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2
2.2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3
2.3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特点 4
第三章 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3.1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 6
3.2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 8
第四章 江苏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新途径与新模式的对策建议 10
4.1政府政策方面 10
4.2企业战略方面 11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依靠着自身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资源等优势,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制造业的发展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更好更快的推进制造业发展成为推动各国经济的重要举措,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各国的经济发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都是不容置疑的。江苏省年份总产出从1978年的566.89亿元、2000年的27034.80亿元到2016年已经获得234155.82亿元,其中三年工业的总产值分别为337.65亿元占比为59.56%、17653.76亿元占比为65.30%、140015.65亿元占比59.80%。在工业中,制造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提出把苏南五个城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国示范区。21世纪至今,制造业产值一直占据着工业产值83%的份额,江苏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16%。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江苏省制造业依靠自己的绝对优势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江苏省的制造业也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大而不精的问题日渐显现突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渐迫切。
1.2选题意义
工业作为江苏省的支柱产业,其中制造业发展又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制造业在江苏省经济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江苏省工业发展和经济现代化之路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江苏省经济发展结构的重要标准之一。相比往年,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竞争力的增强和内部要素比较优势的减弱,江苏省的制造业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等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江苏省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使江苏省劳动力的要素价格失去优势,并且上涨的土地租金让江苏省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变得岌岌可危。这样的压力迫使江苏省必须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此外,由于先前低端制造业的发展,使得江苏省的资源被过度开采利用,自然环境也受到破坏,绿色发展的要求迫切。现阶段,我国面临着经济新常态,在内外压力之下,为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发展壮大新动能”和“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列为供给侧改革任务前两位,加快制造业升级,培育经济新动的政策。江苏省必须进行制造业的改革,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中高点迈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起来看,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和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关键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先进产能比例、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夯实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
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制造业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关键。本章节将简要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江苏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特点。
2.1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利用劳动力、土地等因素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在加工贸易出口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牢牢抓住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各个行业发展水平有显著的进步,其中,制造业发展尤为迅速。到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的生产值在全球的所占比重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了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大国。从1979年到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9.6%,其中第一产业的增速为4.4%、第二产业的增速为10.9%、第三产业的增速为10.5%。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63670.7亿元,占总额8.6%;第二产业为296236.0亿元,占总额39.8%;第三产业为384220.5亿元,占总额的52.6%。
我国的制造业商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分别为美国、欧盟、东盟,中国香港。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分别为韩国、中国台湾、东盟、欧盟。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从2015年起,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增加至3.25万亿美元,一跃迈进世界第一的位置,远远超过了经济第一大国即美国的2.142万亿美元,同样经济科技处于世界各国排名前列的日本,也仅仅以中国制造业的27.46%,即8924.78亿美元位居于世界排名的第三位;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德国以7008.79亿美元,是中国制造业的21.57%,位于世界排名的第四位。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位于第二、第三、第四的美国、日本、德国这三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为37353.57亿美元,仅为中国制造业的114.9%。不仅如此,相比于美国、日本、德国,我国的制造业上升空间还很大,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在人均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制造业发展显示出了极大的问题。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2355美元,而美国为6631美元,日本为7027美元,德国为8475美元;我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占美国的35%,占日本的33%,占德国的28%。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总值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却也因人口基数的庞大而产生了自身在人均方面的极大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