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保理业务发展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而保理业务的盈利能力比较强,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非常大,就促使商业银行加大对保理业务的管理,使其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本文在对保理基础理论及发展概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的角度出发研究保理业务,并指出我国现阶段银行保理业务中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理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青岛分行保理业务、加强商业银行自身建设促进保理业务发展、积极探索丰富的保理业务种类、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等建议。
目 录
1.绪论 1
1.1 选题的目的和选题的意义 1
1.1.1选题目的 1
1.1.2选题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2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3
1.4主要研究方法 3
2.保理理论概述 4
2.1保理业务 4
2.1.1保理的定义 4
2.1.2保理的分类 4
2.1.3国际保理的当事人 6
2.2保理的运作流程与功能分析 6
2.2.1保理的运作流程 6
2.2.2国际保理的服务功能 7
3.保理业务发展现状 10
3.1国外保理业发展现状 10
3.2国内保理业发展现状 12
4.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经营发展现状 15
4.1建设银行青岛分行概况 15
4.2建设银行青岛分行保理业务面临的问题 16
4.2.1业务起步晚,形式单一,客户范围小 16
4.2.2企业对银行保理业务认识不到位 16
4.2.3业务申请审批手续繁杂 16
4.2.4独立的信用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难以实现 17
4.2.5缺乏一支专业保理人才队伍 17
4.3建设银行青岛分行开展保理业务环境分析 17
4.3.1经济环境分析 17
4.3.2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18
4.3.3社会环境分析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4技术环境分析 19
5.青岛分行开展保理业务的必要性 20
5.1保理业务在我国已经是必然趋势 20
5.2对中小企业来说 20
5.3满足自身的业务发展需求 21
6. 提高青岛分行保理业发展水平的建议 22
6.1完善业务流程,加强风险控制 22
6.2构筑保理信用体系 22
6.3加强建设保理业务数据处理平台 22
6.4青岛分行要培养企业保理意识 23
6.5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1.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选题的意义
1.1.1选题目的
自中国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接触和发展保理业务,但是保理业务量、业务进度、和发展水平都比较低。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保理产业得到迅猛的成长。在这样的良好机遇下,建设银行找到了发展保理业务的机会。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而且没有经验,因此与其他保理业务成熟度较高的银行和保理企业相比来说,建设银行保理业务的总额和增长速度都没有丝毫的优势。例如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为24.56万亿元,建设银行的国际保理业务金额为549亿元,同时期中国银行的保理业务量为7230亿美元,两者差距十分大。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方面,即包括内在的自身原因,又有复杂的外在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其中不足,提升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的保理水平,提高业务竞争力。
1.1.2选题意义
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而保理业务的盈利能力比较强,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非常大,就促使商业银行加大对保理业务的管理,使其成为新的利益增长点。而我国的银行保理虽然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但和国外保理商相比,在运作管理、专业人员技能、经营环境等方面仍处于显著劣势。
因此,分析建设银行青岛分行保理业务发展状况,有利于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建设银行建立科学高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及操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建行青岛分行业务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今后更好的开展保理业务打下基础;进一步增强建设银行保理业务能力,提高建设银行的业务竞争力和知名度。同时对促进我国银行保理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争取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有着重大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Kalyanasundaram Committee(198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保理对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必然的,不仅对出口商有利,帮助出口企业及时收回货款,减少了资金往来中的摩擦,促进贸易的顺利开展,使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因而选择保理业务来规避风险。
Smith,Schnucker(1994)提出:从事贸易的企业在保理业务的选择上有时有着自己的局限性,比如一个企业规模的大小,信用交易量等。他认为公司保理其应收帐款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其信用风险敞口。
Klapper(2008)提出:当公司与其客户之间信息存在不对称时,使用保理是没错的。在一个国家,信息十分不对称,如果她的保理业务量较高,那么也就可以得出:如果商业信息不透明,那么客户对于金融中介机构价值也会更高。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林方方(2011)将保理业务视为商业银行新的收入来源,并且有助于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因此要加速发展保理业务,以此带动经济增长。认为银行的保理业务专业水平以及人才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同时要进一步建设保理业务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
方丁蓓(2013)介绍了保理的基本法律内容并对其运作机理和功能、保理业务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进行了相关阐述,研究了国际惯例、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以及我国保理制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从而在加强保理业务的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发面提出相关建议。
姜书竹(2014)认为我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在政策上落实和支持银行和企业的保理业务;同时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从国外学习成熟的保理业务经验及有关规范,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保理法律规范;银行保理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对有关企业的宣传和鼓励,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并真正享受到保理业务的好处。同时商业银行还要与有关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培养专门的外贸人才和高技能的银行保理业务人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0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