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研究市的调查

在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也被频频提及。同时,城市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共享单车甫一出现便引起热烈反映。虽然共享单车在我国推行时间不长但发展迅猛,其运营模式引发热议,但市场失灵、挑战共享资源的公共性、影响城市环境秩序等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通过研究已有文献梳理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评价看法,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影响消费者选择共享单车意愿的因素,并据此浅谈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一、引言 2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
(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 2
(二)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3
(三)影响消费者选择共享单车的因素 4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
(一)数据来源 6
(二)样本特征 6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7
四、实证分析 12
(一)模型构建 12
(二)回归结果与小结 16
五、结论与建议 16
(二)主要结论 16
(二)相关建议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8
目录
表1:南京市内主要单车平台定价机制 4
表2:消费者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因子 5
表3:样本基本特征 7
表4:实证分析变量名称、定义、均值及方差 12
表5: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13
表6:KMO检验结果 13
表7:因子载荷求解 14
表8:公共因子分析 14
表9:logit回归结果 16
目录
图1:消费者使用共享单车频率 7
图2:消费者使用共享单车场合 8
图3:消费者选择的共享单车平台 8
图4:消费者平均每次使用共享单车时长 9
图5:消费者未来使用共享单车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愿 9
图6:消费者可接受的涨价范围 10
图7:消费者对共享单车发展前景的看法 10
图8:消费者希望市场上保有共享单车平台个数 11
图9:有使用意愿的消费者个人基本特征 11
共享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研究
——基于南京市的调查
引言
引言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供给侧与需求侧不相匹配,供给侧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以优化,其结构性改革已成必要趋势。而自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共享经济”将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动至今,共享经济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近年来,涉及共享经济的企业已逾万家。同时,城市中的不见好转的堵车现象也在催动着公共交通的重新推广;雾霾等问题日益严重警示着环境治理不容忽视,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更被大力提倡。在这样的环境以及共享经济大背景下,单车创造了新的热点重回大众视线,其经济模式引发热议。虽有学者对共享单车究竟是否属于共享经济范畴持否定态度,但将其纳入共享经济的观点仍然得到普遍赞同。2015年,共享单车在我国兴起,近两年来其消费使用呈几何式增长。尽管如此,共享单车的经营发展仍面临市场失灵、挑战共享资源的公共性、影响城市环境秩序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拟通过梳理已有关于共享经济的学术研究,了解共享单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南京市消费者对于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模型构建,根据回归结果分析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了解消费者使用共享单车的习惯,分析影响其使用的因素,预测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意愿,为共享单车厂商了解用户偏好、发掘更多的用户需求提供合理建议,为政府部门更有效地管制共享单车现存问题提供理论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
共享经济的概念源起于1978年由美国社会学教授Joe L.Spaeth和Marcus Felson在《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首次提出合作消费的概念,而合作消费的实质就是共享经济。
而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与经济高杠杆泡沫化风险的加剧、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低成本优势可能不再、行业产能过剩加剧、生态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等新常态有密切关系(郑志来,2016),我国经济增长一度下行,供给结构难以适应需求方的结构变化。在此情况下,针对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需要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亦待转变。而共享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条之一(郑志来,2016)。共享经济契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会对我国目前解决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助动力(蔡朝林,2017)。
共享经济,普遍也被认同为分享经济。《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将其定义为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整合,分享各种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刘根荣(2017)提出,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网络平台和参与者之间的信任,不影响所有者的生活,以此形成的个人闲置物品或资源使用权可共享的开放性系统。王亚丽(2016)强调,“共享”特指转移使用权,但不转移支配权,拥有者与使用者按一定合约可共同分享剩余。盖宏伟(2018)将共享经济界定为资源或商品的拥有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将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有偿出让给他人,满足他人需求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报酬。此时人们追求物品的使用价值而非其本身价值。蔡斯(2015)认为共享经济的三大基础是闲置资源、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