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当今社会,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主导国家的国际地位,因为中国独有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某种程度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说是我国发展金融过程中相对脆弱的和危险的地方,最突出的当属影响严重的不良贷款。一般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分为五类,它们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而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即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一直我国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占比例不可小觑,不仅影响了银行正常经营,对我国经济状况的正常发展也会产生影响。本文首先由了解商业银行的概念出发,引出了不良贷款的基本概念和划分标准,再结合相关数据熟悉了当前不良贷款的趋势情况。其次多方面分析了不良贷款的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展开相关的对策分析。关键词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对策分析
目录
1 绪论 1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 1
2.1 商业银行的概念 1
2.2 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2
2.3 不良贷款的划分标准 2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2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率分布 2
3.2 我国主要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4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 5
4.1 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5
4.2 投资和融资制度的约束性 6
4.3 银行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贷款管理薄弱 6
4.4 贷前袋中贷后的缺陷性 7
4.5 会计核算处理上的弊漏 8
4.6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低效性 9
4.7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弊端导致了银行的非理性行为 9
4.8 实体经济拖累 10
4.9 商业银行没有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10
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分析 10
5.1 加强信贷风险管控,防止新增不良贷款的快速上升 10
5.2 加强银行信贷人员约束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道德风险成本 11
5.3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1
5.4 正确处置不良贷款 11
5.5 加强不良贷款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范措施 12
5.6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银行监管,进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12
5.7 调控微观业务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绪论
提到不良贷款就不得不提起令众人印象深刻的2008年美国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当时多家金融机构倒闭,由于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是加剧了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国病毒式的传播,不可否决造成如此巨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所以银行业必须对于银行贷款的违约而间接引发不良贷款的泛滥加以重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风险隐患的一大部分原因在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的削弱,而这些绝大多数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额巨大带来的后果,最重要的是在不良资产额占据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是其根本原因所在。简而言之,一旦风险隐患大量产生,我国不管在金融还是经济上的发展都会严重受损,更别说对我国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化的进程有多大影响。如果一直任其大量积聚,首先将会直接崩溃是银行的收益能力和自身的稳定性,从而引发银行资产信誉大大下降,接下来银行的生存发展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导致社会经济信用制度破损,对国家收入、国名经济运行都将产生影响,严重点还会导致通货膨胀,再次造成病毒式金融危机。
所以有效控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以防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银行竞争性的内耗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局限一种方面而是多角度分析产生我国不良贷款的原因所在,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提出相关的对策分析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对不良贷款的研究,不仅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大大的促进力,而且能直接性地给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完美提高,同时对以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保证了充足的资金。总之,加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有利而无弊,我国商业银行不可有半点忽视。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
2.1 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及其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1]。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与一般企业关系特殊,经营的内容特殊,对社会的影响特殊,国家对它的管理也不同于一般企业。另外与央行比,商业银行具有盈利性,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它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金融百货公司,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吸收公众存款。
2.2 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种贷款类型,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2]。次级一般来说是具有正常营业收入但其还款能力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足额偿还本金利息,虽然可以通过担保途径得到缓解,但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疑指借款人已经完全无法足额偿还本金利息,而且执行担保环节造成的损失比次级更大。与次级和可疑不同的是,损失在用尽了所有措施包括必要的法律方面的措施之后,本金和利息还是没有办法全部收回,甚至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贷款。
2.3 不良贷款的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对于不良贷款的判定有多种。第一,直接看最终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是否有损失,如果贷款未来预期的结果是部分损失,这就属于次级或者可疑类贷款,如果预期结果是全部损失,显而易见属于损失类贷款。第二,从各家银行给定的还款期限来看,不过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或者超过给定期限但本息仍有损失的贷款最终划分为不良贷款[3]。第三单从担保来看,当借款人为达到贷款目的作出的担保抵押物价值受损增加时,债权人受到的贷款损失也会随之增加,这一类贷款也被视为不良贷款。最后从偿还来源来看,尤其指那些预期还款的资金不足或不可以用于偿还本息的贷款,此类不良贷款是一种困难的贷款偿还。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率分布
目录
1 绪论 1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 1
2.1 商业银行的概念 1
2.2 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2
2.3 不良贷款的划分标准 2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2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率分布 2
3.2 我国主要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4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 5
4.1 资金体制变革的影响 5
4.2 投资和融资制度的约束性 6
4.3 银行风险意识和防范措施不强,贷款管理薄弱 6
4.4 贷前袋中贷后的缺陷性 7
4.5 会计核算处理上的弊漏 8
4.6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低效性 9
4.7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弊端导致了银行的非理性行为 9
4.8 实体经济拖累 10
4.9 商业银行没有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10
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分析 10
5.1 加强信贷风险管控,防止新增不良贷款的快速上升 10
5.2 加强银行信贷人员约束机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道德风险成本 11
5.3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1
5.4 正确处置不良贷款 11
5.5 加强不良贷款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范措施 12
5.6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银行监管,进行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12
5.7 调控微观业务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绪论
提到不良贷款就不得不提起令众人印象深刻的2008年美国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当时多家金融机构倒闭,由于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是加剧了金融危机向世界各国病毒式的传播,不可否决造成如此巨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所以银行业必须对于银行贷款的违约而间接引发不良贷款的泛滥加以重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风险隐患的一大部分原因在于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的削弱,而这些绝大多数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额巨大带来的后果,最重要的是在不良资产额占据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是其根本原因所在。简而言之,一旦风险隐患大量产生,我国不管在金融还是经济上的发展都会严重受损,更别说对我国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化的进程有多大影响。如果一直任其大量积聚,首先将会直接崩溃是银行的收益能力和自身的稳定性,从而引发银行资产信誉大大下降,接下来银行的生存发展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导致社会经济信用制度破损,对国家收入、国名经济运行都将产生影响,严重点还会导致通货膨胀,再次造成病毒式金融危机。
所以有效控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以防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银行竞争性的内耗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局限一种方面而是多角度分析产生我国不良贷款的原因所在,进而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提出相关的对策分析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对不良贷款的研究,不仅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有大大的促进力,而且能直接性地给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完美提高,同时对以后商业银行的经营保证了充足的资金。总之,加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有利而无弊,我国商业银行不可有半点忽视。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概述
2.1 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及其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1]。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与一般企业关系特殊,经营的内容特殊,对社会的影响特殊,国家对它的管理也不同于一般企业。另外与央行比,商业银行具有盈利性,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它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金融百货公司,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吸收公众存款。
2.2 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种贷款类型,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2]。次级一般来说是具有正常营业收入但其还款能力出现问题,没有办法足额偿还本金利息,虽然可以通过担保途径得到缓解,但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疑指借款人已经完全无法足额偿还本金利息,而且执行担保环节造成的损失比次级更大。与次级和可疑不同的是,损失在用尽了所有措施包括必要的法律方面的措施之后,本金和利息还是没有办法全部收回,甚至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贷款。
2.3 不良贷款的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对于不良贷款的判定有多种。第一,直接看最终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是否有损失,如果贷款未来预期的结果是部分损失,这就属于次级或者可疑类贷款,如果预期结果是全部损失,显而易见属于损失类贷款。第二,从各家银行给定的还款期限来看,不过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将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或者超过给定期限但本息仍有损失的贷款最终划分为不良贷款[3]。第三单从担保来看,当借款人为达到贷款目的作出的担保抵押物价值受损增加时,债权人受到的贷款损失也会随之增加,这一类贷款也被视为不良贷款。最后从偿还来源来看,尤其指那些预期还款的资金不足或不可以用于偿还本息的贷款,此类不良贷款是一种困难的贷款偿还。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率分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