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又紧接着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产业一跃成为支柱产业。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虽然开始的比较迟,但是近些年来有迎头赶上的趋势,使得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也逐渐变大。本文首先是阐明与高新技术有关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我国目前的进出口实际相关的图表数据,进而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前的整体情况、出口市场分布、出口商品结构形式等现状,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弊端及不足。最后以我国目前高新技术出口存在的问题为依据,制定出合理的对策。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对策
目录
1 引言1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2
2.1 基本概念2
2.2 理论基础 3
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4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整体情况5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分布状况6
3.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形式7
3.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8
3.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结构9
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10
4.1 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技术附加值偏低10
4.2 缺乏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能力11
4.3 过度依赖外资企业12
4.4 出口的内部结构不平衡12
4.5 风险投资市场不健全12
4.6 研发经费R&D投入低13
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对策13
5.1 政府层面13
5.2 企业层面15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图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分布8
图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结构分布9
表1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及差额情况表(20022015年)5
表2 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按地域分布情况表(2015年)6
表3 我国不同分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20022015年)7
表4 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强度101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又紧接着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这类产业一跃成为支柱产业,因此也聚焦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已经是影响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
1978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快速实现了现代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适应世界政治经济的飞速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了当务之急,在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毅然决定批准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此来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进步 ,以免在未来的发展中失去先机[1]。1999 年,外经贸部正式提出“科技兴贸”战略,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由于我国实行了这一政策,使得此类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开始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而且质量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迄今为止,此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使得我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然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的背后也存在着相应的隐患,不出所料,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出口贸易额骤减,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只有376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387亿美元。然而2010年就开始回归上升趋势,出口额比上年上涨了1155亿美元,同时进口额也比上年增加了1037亿美元。2011年至2014年进出口贸易额都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
自科技部实行“科技兴贸”战略方针以来,我们就把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置于比较高的水平。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时代,其出口能力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综合科技实力。因此,只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能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我国这类产业出口开始的比较迟,却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如今已成为出口贸易最活跃的增长点,时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是,发展的同时总是不断地浮现出很多问题,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机制不健全,内部结构不平衡、过度依赖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低等许多问题,所以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促使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高技术
高技术(High Technology),简称Hightech,最早被提及是1971年出版的《技术和国际贸易》一书中。1983 年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 句》首次给予“高技术”明确的定义:“使用或包含尖端方式或仪器用途的技术”。但是“高技术”具体被定义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3]。目前对于高技术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是:在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工艺基础上,处在当今科技最前端的,能为如今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经济效应的技术。目前,联合国将高技术划分为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4]。
2.1.2 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为基础,体现当代较高水平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能够为企业、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具有高综合性、高渗透性的技术,是一个内含多层含义的概念[5]。
高新技术一词是由高技术发展而来的,但它并不等同于高技术,高新技术是高技术与新技术的结合。高技术是指处在当今科技最前端的技术,跟随着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而新技术是就国内某一领域技术而言对其进行的补充,因此,高技术必然是新技术,而新技术并不一定是高技术[6]。一般而言,高新技术这一词是我国专门为了提升工业技术水平而采用的术语。
2.1.3 高新技术产业
人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一般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前提,进而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的一个企业集团或者产业部门,这种产业技术含量密集、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强,关键技术往往难以发展,但是一旦得到成功的发展,就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人们对于高新技术有不同的见解,这使得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看法也不相一致[7]。
目录
1 引言1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2
2.1 基本概念2
2.2 理论基础 3
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4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整体情况5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分布状况6
3.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形式7
3.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8
3.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结构9
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10
4.1 我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技术附加值偏低10
4.2 缺乏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能力11
4.3 过度依赖外资企业12
4.4 出口的内部结构不平衡12
4.5 风险投资市场不健全12
4.6 研发经费R&D投入低13
5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对策13
5.1 政府层面13
5.2 企业层面15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图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分布8
图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结构分布9
表1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及差额情况表(20022015年)5
表2 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按地域分布情况表(2015年)6
表3 我国不同分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20022015年)7
表4 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强度101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又紧接着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得这类产业一跃成为支柱产业,因此也聚焦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目光,已经是影响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
1978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我国快速实现了现代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适应世界政治经济的飞速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了当务之急,在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毅然决定批准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此来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进步 ,以免在未来的发展中失去先机[1]。1999 年,外经贸部正式提出“科技兴贸”战略,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由于我国实行了这一政策,使得此类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开始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而且质量的改进也是显而易见的。迄今为止,此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使得我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然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的背后也存在着相应的隐患,不出所料,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出口贸易额骤减,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只有376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387亿美元。然而2010年就开始回归上升趋势,出口额比上年上涨了1155亿美元,同时进口额也比上年增加了1037亿美元。2011年至2014年进出口贸易额都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
自科技部实行“科技兴贸”战略方针以来,我们就把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置于比较高的水平。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时代,其出口能力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综合科技实力。因此,只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能赢得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我国这类产业出口开始的比较迟,却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如今已成为出口贸易最活跃的增长点,时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是,发展的同时总是不断地浮现出很多问题,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存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机制不健全,内部结构不平衡、过度依赖外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低等许多问题,所以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根据这些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促使高新技术产业的进步。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高技术
高技术(High Technology),简称Hightech,最早被提及是1971年出版的《技术和国际贸易》一书中。1983 年美国《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辞典增补9000 句》首次给予“高技术”明确的定义:“使用或包含尖端方式或仪器用途的技术”。但是“高技术”具体被定义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3]。目前对于高技术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是:在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工艺基础上,处在当今科技最前端的,能为如今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经济效应的技术。目前,联合国将高技术划分为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4]。
2.1.2 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为基础,体现当代较高水平或最新科学技术成果,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的,能够为企业、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具有高综合性、高渗透性的技术,是一个内含多层含义的概念[5]。
高新技术一词是由高技术发展而来的,但它并不等同于高技术,高新技术是高技术与新技术的结合。高技术是指处在当今科技最前端的技术,跟随着世界先进水平的脚步,而新技术是就国内某一领域技术而言对其进行的补充,因此,高技术必然是新技术,而新技术并不一定是高技术[6]。一般而言,高新技术这一词是我国专门为了提升工业技术水平而采用的术语。
2.1.3 高新技术产业
人们认为高新技术产业一般是指以科学技术为前提,进而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的一个企业集团或者产业部门,这种产业技术含量密集、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强,关键技术往往难以发展,但是一旦得到成功的发展,就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由于人们对于高新技术有不同的见解,这使得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看法也不相一致[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