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展望
目 录
1 引言(或绪论)1
2 人民币国际化概述1
2.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1
2.2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1
2.3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3
2.4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3
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5
3.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
3.2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6
4 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7
4.1 美元国际化的经验 7
4.2欧元国际化的经验 8
4.3日元国际化的经验 9
5 优化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建议与措施 10
5.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选择 10
5.2深化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10
5.3塑造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自21世纪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国力受到影响,经济衰退美元地位再次动摇,此时中国经济逐步增长。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就被世界所认可,美元的没落,欧元、人民币的崛起,代表国际货币体系向着多元化发展,此时人民币已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但是从自2011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是到目前为止,人民币贸易结算的90%为进口,这会导致人民币在国际上地位太低;二是央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导致香港与内地持续存在套利空间,因而从客观上带动了套利活动,人民币国际化有所放缓甚至停顿。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应选择什么路径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并且制定政策来解决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意义就是希望我国能早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货币话语权。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点方法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一)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之间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二)文献研究法。论文写作过程中大量查阅了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文献,从而弄清了课题的研究现状,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论文主要分为4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历史进程,现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其次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分析挑战存在的原因,再次是总结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的路径与历史经验,分析其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启示,最后主要探讨面对问题和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应选择何种路径并且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困难。
2 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 及储备货币 的过程[1]。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要有一定的流通度,在国际贸易中用人民币来结算的贸易要达到一定比重;二是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工具是以人民币来计价的金融产品并且不断地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三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是达到以上三方面,人民币就真正国际化了。
2.2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2.2.1 提高大国地位,加强国际影响力
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政府要大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大国国际地位,使我国在世界上也拥有了货币话语权,进而逐步取得部分大宗货物定价权,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2.2.2 规避贸易中的风险
以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借贷都是以美元为计价货币的,汇率的波动难以控制。而采用人民币结算,就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这对进出口商非常有利。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开展,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除了有利于国家、企业,还有利于居民,居民出国旅游可以自由使用人民币,不用承担换汇风险。
2.2.3 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人民币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而且人民币也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一篮子货币,中国的资本市场会进一步完善。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还能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体制更加完善。如此一来,中国在资金、服务和管理机制方面又有了更大的要求,政府就会制定各种机制和政策来完善金融市场,有利于金融产业的健康、光明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助于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资金市场建设、公开市场业务开展和利率市场化步伐,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银行体制和金融市场体系。
2.2.4 降低外汇储备需求,维护金融安全
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流通货币,中国企业在进出口等活动中大多数都使用美元和欧元,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满足对外支付需要,中国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外汇储备来干预金融市场,保证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支付。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可以用于对外支付,而人民币发行又是中国货币当局可以控制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汇储备的保有额。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没有外汇储备的,按理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需要大量外汇对外支付,应该需要大量外汇储备。解释这一悖论的答案是:正是美国借助其国际货币的地位,通过金融市场从其它国家吸引了大量资本,满足了美国的对外支付需要。此外,将一国的金融财富集中在其他国家的纸质债务凭证上,信用风险较大,一旦与发行债务凭证的国家发生争端,金融安全将难以得到保证,不仅如此,在中国发生极端事件需要得到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流动性支持时,也将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实现[2]。
2.3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2.3.1 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08年末我国GDP总额4.5万亿美元,位于全球第三名,仅次于美日。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也逐渐增大,特别是出口,2008年末,中国进出口总额25616.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4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这样有利于人民币在贸易中流通,为人民币国际化做了准备。2009年7月6日,上海率先正式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2.3.2 国家金融机构的持续变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保证
近年来,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并组织进行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结构性变革,各类商业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国家金融经济政策与管理的监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趋势在逐渐加快,加上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这些有利条件,均在不同程度上促使着我国银行业的制度管理与金融创新功能得以显著改善,货币调控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了强有力支撑与制度保障。
2.4.1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首先目标就是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争取用人民币结算,并且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截至目前为止,在与周边国家的小额贸易中,人民币已经是结算、计价的货币了,而且在周边国家,人民币的流通量日益增加。据官方统计,在越南、蒙古、朝鲜、俄罗斯等这些边境国家,人民币主要是以贸易结算货币流通的,在越南,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消费,90%以上的边境贸易货物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自1998年以来,中越两国边贸稳步发展,可以推算目前通过边贸渠道输入越南的人民币存量在30亿左右。而在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主要是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带动人民币的跨境消费。据新加坡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3年中国赴新旅游达到103万人次。 新加坡2013年接待的全部外国游客为970万人次,在新加坡的消费总额达到124亿新元,同比增长14%。假定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和其他国家的游客持平,则中国给新加坡带来了67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在区分团费、购物消费的币种方式之后,估计通过旅游途径,人民币在新加坡的年均流量为35亿人民币。按照新加坡旅游和教育部门的计划,在2015年之前要使得外国游客数量达到17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亿新元。这就意味着游客人数每年增长15%,而游客的人均消费则需要每年增长7%,才能达到规划中的旅游收入目标。估计2015年,通过旅游渠道,人民币在新加坡的年均流量将达到60亿元[4]。
1 引言(或绪论)1
2 人民币国际化概述1
2.1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1
2.2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1
2.3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3
2.4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3
3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5
3.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5
3.2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6
4 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7
4.1 美元国际化的经验 7
4.2欧元国际化的经验 8
4.3日元国际化的经验 9
5 优化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建议与措施 10
5.1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路径选择 10
5.2深化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10
5.3塑造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1 引言
自21世纪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国力受到影响,经济衰退美元地位再次动摇,此时中国经济逐步增长。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就被世界所认可,美元的没落,欧元、人民币的崛起,代表国际货币体系向着多元化发展,此时人民币已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但是从自2011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是到目前为止,人民币贸易结算的90%为进口,这会导致人民币在国际上地位太低;二是央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导致香港与内地持续存在套利空间,因而从客观上带动了套利活动,人民币国际化有所放缓甚至停顿。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应选择什么路径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并且制定政策来解决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意义就是希望我国能早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和货币话语权。本文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点方法来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一)比较分析法。主要是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之间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二)文献研究法。论文写作过程中大量查阅了人民币国际化相关文献,从而弄清了课题的研究现状,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论文主要分为4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历史进程,现状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其次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分析挑战存在的原因,再次是总结美元、欧元、日元国际化的路径与历史经验,分析其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启示,最后主要探讨面对问题和挑战,人民币国际化应选择何种路径并且政府应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困难。
2 人民币国际化概述
2.1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
2.2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2.2.1 提高大国地位,加强国际影响力
为什么近年来中国政府要大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大国国际地位,使我国在世界上也拥有了货币话语权,进而逐步取得部分大宗货物定价权,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2.2.2 规避贸易中的风险
以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借贷都是以美元为计价货币的,汇率的波动难以控制。而采用人民币结算,就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这对进出口商非常有利。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开展,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人民币国际化除了有利于国家、企业,还有利于居民,居民出国旅游可以自由使用人民币,不用承担换汇风险。
2.2.3 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人民币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而且人民币也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一篮子货币,中国的资本市场会进一步完善。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还能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体制更加完善。如此一来,中国在资金、服务和管理机制方面又有了更大的要求,政府就会制定各种机制和政策来完善金融市场,有利于金融产业的健康、光明的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助于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推动人民币资金市场建设、公开市场业务开展和利率市场化步伐,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银行体制和金融市场体系。
2.2.4 降低外汇储备需求,维护金融安全
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流通货币,中国企业在进出口等活动中大多数都使用美元和欧元,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满足对外支付需要,中国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外汇储备来干预金融市场,保证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支付。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可以用于对外支付,而人民币发行又是中国货币当局可以控制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汇储备的保有额。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没有外汇储备的,按理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逆差,需要大量外汇对外支付,应该需要大量外汇储备。解释这一悖论的答案是:正是美国借助其国际货币的地位,通过金融市场从其它国家吸引了大量资本,满足了美国的对外支付需要。此外,将一国的金融财富集中在其他国家的纸质债务凭证上,信用风险较大,一旦与发行债务凭证的国家发生争端,金融安全将难以得到保证,不仅如此,在中国发生极端事件需要得到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流动性支持时,也将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必然要实现[2]。
2.3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2.3.1 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08年末我国GDP总额4.5万亿美元,位于全球第三名,仅次于美日。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外贸进出口也逐渐增大,特别是出口,2008年末,中国进出口总额25616.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428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2%,这样有利于人民币在贸易中流通,为人民币国际化做了准备。2009年7月6日,上海率先正式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2.3.2 国家金融机构的持续变革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保证
近年来,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并组织进行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结构性变革,各类商业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国家金融经济政策与管理的监管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趋势在逐渐加快,加上中国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这些有利条件,均在不同程度上促使着我国银行业的制度管理与金融创新功能得以显著改善,货币调控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了强有力支撑与制度保障。
2.4.1 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发展人民币国际化首先目标就是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争取用人民币结算,并且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截至目前为止,在与周边国家的小额贸易中,人民币已经是结算、计价的货币了,而且在周边国家,人民币的流通量日益增加。据官方统计,在越南、蒙古、朝鲜、俄罗斯等这些边境国家,人民币主要是以贸易结算货币流通的,在越南,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消费,90%以上的边境贸易货物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自1998年以来,中越两国边贸稳步发展,可以推算目前通过边贸渠道输入越南的人民币存量在30亿左右。而在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主要是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带动人民币的跨境消费。据新加坡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3年中国赴新旅游达到103万人次。 新加坡2013年接待的全部外国游客为970万人次,在新加坡的消费总额达到124亿新元,同比增长14%。假定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和其他国家的游客持平,则中国给新加坡带来了67亿人民币的旅游收入,在区分团费、购物消费的币种方式之后,估计通过旅游途径,人民币在新加坡的年均流量为35亿人民币。按照新加坡旅游和教育部门的计划,在2015年之前要使得外国游客数量达到17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亿新元。这就意味着游客人数每年增长15%,而游客的人均消费则需要每年增长7%,才能达到规划中的旅游收入目标。估计2015年,通过旅游渠道,人民币在新加坡的年均流量将达到60亿元[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