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世界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全球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可以看出,全球经济正在进一步向扁平化、科技化和绿色化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继制造业后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第二轮产业转移的浪潮。以此为契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正面临着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转型、内需服务外包市场快速发展等多重挑战。西安作为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西安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战略分析,从实际出发,提出有利于西安市服务外包重点发展方向、目标,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实际出发,结合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在寻求现代服务业突破口的同时,大力推进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Key words: Xian city;Service outsourcing;SWOT analysis;Countermeasure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的目的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基本概述 4
2.1 服务外包的概念 4
2.2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 4
3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7
3.1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7
3.1.1 高素质的人才 7
3.1.2 低成本的人力资源 8
3.1.3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8
3.2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10
3.2.1 专业人才结构矛盾突出 10
3.2.2 企业规模偏小,承接能力较弱 10
3.2.3 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比较缺乏 11
3.3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外部机会 11
3.3.1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11
3.3.2 政府的政策支持 12
3.3.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服务外包价值链提升较快 12
3.3.4 企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13
3.4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外部挑战 13
3.4.1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13
3.4.2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13
3.4.3 基地城市之间的竞争 14
4 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5
4.1 抓住跨过公司服务外包带来的机遇 15
4.2 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 15
4.3 强化政府政策支持 16
4.3.1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外资 16
4.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16
4.3.3 提高服务职能 17
4.3.4 改善投融资环境 17
4.4 承接研发外包,提升产业链地位 17
结 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面临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中国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转变。
西安市作为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尽管西安市的经济在不断实现增长,但其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服务业占比偏低,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剖析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战略分析,从实际出发,提出有利于西安市服务外包重点发展方向、目标,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1.2 研究的意义
服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一轮世界产业调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推动服务业的国际化和出口,从而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西安市作为商务部首批批准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充分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辨别劣势,把握机会,积极应对挑战,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是最终使西安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不同国家的学者或企业对服务外包的解释各有侧重,但是总体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根据服务外包的性质特征来界定的。Gay和Essingeer(2000)将服务外包定义为将某项服务环节的持续管理权转嫁给第三方来执行的行为。另 外一大类是从服务外包的类别范畴来界定[1]。美国Gartner公司将IT服务市场分为离散式服务和外包服务,认为外包服务是IT服务的一部分包括ITO(信息技术外包)和BPO(业务流程外包)两个类别。
Grossman,Helpman(2001,2002)在交易成本和产权基础上,将所分析实物产品服务外包的原因:(1)寻求专业的合作伙伴以满足部分生产要求;(2)为方便潜在供应商的特别要求而定制产品;(3)在不确定的契约环境下发展特殊投资关系的必要性。他们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建立了经济全球化和不确定市场结构下外包的一般均衡模型。
Benjaafar,Elahi,Donohue(2007)认为服务外包通过各个承接方的竞争从而导致更优秀的服务产生,承接方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善承接过程使得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包业务量,加快企业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收益[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都做了较为深刻和系统的研究。
朱晓明、潘龙清和黄峰(2006)提出,服务外包是指原本应当在企业内完成的工作,转而从第三方购买相关的服务或产品来实现。
李钢、李希林(2013)认为服务外包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亮点,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的主渠道,是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支点,肯定了服务外包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王晓红(2010)认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总量上初具规模、迅速增长,在结构上正由传统的ITO向BPO和KPO拓展,在分布区域上以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为主,在主体上以民营和外资企业为主,服务外包产业在我国仍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姜荣春、刘绍坚(2010)认为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挑战和后危机时代产生的机遇,中国应该引导服务外包产业向综合性业务、多元化领域和价值链高端转移,进一步优化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完成从“成本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