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相对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去中介化、交易成本低及资源可获得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和机遇。同时,日趋成熟的互联网金融理念、偏低的市场准入条件、庞大的市场需求、更具经济性的互联网渠道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并对传统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传统银行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进而深入揭示金融业与互联网的内在关联,就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以及如何引导规范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拟采用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2
(三)创新之处 3
二、文献综述 3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重叠业务 3
(二)商业银行所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4
三、互联网金融概述 4
(一)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特点 4
(二)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5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5
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7
(一)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定性分析 7
1.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7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8
(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定量分析 9
1.样本选取 9
2.变量选择 9
3.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10
五、结论与建议 12
(一)结论 12
1.宏观角度结论 12
2.微观角度结论 12
(二)建议 12
1.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建议 12
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建议 12
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建议 13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其他建议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互联网科技在移动性、普适性、数据累积性方面的迅猛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客户需求、市场环境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造就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全新局面。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新生金融模式的重视。从服务于贸易的支付网关模式,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等)的兴起,再到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上线,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更是作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其发展规模和速度达到空前。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在2014年的同比增速高达50.3%,整个交易规模超过8万亿元。同年1月余额宝的规模从2500亿元飙升至4000亿元,人民币存款量却因此大幅缩减。截止2015年初,天弘基金披露的数据显示“余额宝”的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规模增长极为迅速。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相互融合的产物,涉及证券、银行、保险等诸多金融机构,同时还包括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科技,呈现出成本集约化、渠道自主化、资源开放化等特点。这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渠道添加到传统金融业务中,而是在保证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的前提下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再造,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运营模式。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会成为推动我国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力量,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为选题,在一定理论基础上阐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特点及发展现状,以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旨在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言献策。
(二)拟采用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框架
图1 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通过对相关理论及近年文献进行整理,就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特点、功能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2)比较分析法。结合我国国情及金融体系现状,对互联网金融业和传统银行业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并以定性分析的方式阐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实证分析法。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同时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量化分析的方法呈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当前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冲击,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
3.可行性分析
(三)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北大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发布的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在定性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所造成的冲击的同时,通过具体数据并以量化的形式指出商业银行的业绩受到的影响程度,同时就当前现状,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重叠业务
对当前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支付,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融资以及网络银行等。对银行业影响较大的业务主要是以下几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拟采用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2
(三)创新之处 3
二、文献综述 3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重叠业务 3
(二)商业银行所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 4
三、互联网金融概述 4
(一)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特点 4
(二)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5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5
四、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7
(一)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定性分析 7
1.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7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8
(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定量分析 9
1.样本选取 9
2.变量选择 9
3.模型设定与计量方法 10
五、结论与建议 12
(一)结论 12
1.宏观角度结论 12
2.微观角度结论 12
(二)建议 12
1.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建议 12
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建议 12
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建议 13
4.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其他建议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互联网科技在移动性、普适性、数据累积性方面的迅猛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客户需求、市场环境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造就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全新局面。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新生金融模式的重视。从服务于贸易的支付网关模式,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等)的兴起,再到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上线,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更是作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其发展规模和速度达到空前。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在2014年的同比增速高达50.3%,整个交易规模超过8万亿元。同年1月余额宝的规模从2500亿元飙升至4000亿元,人民币存款量却因此大幅缩减。截止2015年初,天弘基金披露的数据显示“余额宝”的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规模增长极为迅速。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相互融合的产物,涉及证券、银行、保险等诸多金融机构,同时还包括第三方的金融服务平台。互联网金融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尖端科技,呈现出成本集约化、渠道自主化、资源开放化等特点。这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渠道添加到传统金融业务中,而是在保证信息安全、移动互联的前提下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再造,从而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运营模式。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会成为推动我国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力量,并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为选题,在一定理论基础上阐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特点及发展现状,以定性、定量等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旨在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言献策。
(二)拟采用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框架
图1 研究框架
2.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通过对相关理论及近年文献进行整理,就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特点、功能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2)比较分析法。结合我国国情及金融体系现状,对互联网金融业和传统银行业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并以定性分析的方式阐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实证分析法。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同时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量化分析的方法呈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当前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冲击,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
3.可行性分析
(三)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北大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发布的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在定性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所造成的冲击的同时,通过具体数据并以量化的形式指出商业银行的业绩受到的影响程度,同时就当前现状,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重叠业务
对当前来说,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支付,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融资以及网络银行等。对银行业影响较大的业务主要是以下几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