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研究经济与管理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行业逐渐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依托发展理财产品。虽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其未来的发展。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本课题研究现状 1
2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概述 4
2.1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含义 4
2.2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 4
2.3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特征 4
2.3.1具有较高的收益率 4
2.3.2投资的门槛较低 5
2.3.3对投资人的金融知识没有要求 5
3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6
3.1国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情况 6
3.2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情况 6
4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
4.1产品同质化严重 9
4.2监管力度不够 9
4.3运营问题 9
4.4技术问题 10
4.5资金赎回压力 10
4.6利率变动 10
4.7法律问题 10
5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5.1积极创新,定制个性化理财产品 11
5.2 强化监督管理 11
5.3加强行业自律 12
5.4提升技术水平 12
5.5加强流动性风险控制 12
5.6完善市场机制 13
5.7健全法律规范 13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急剧增长,家庭财富不断累积。每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家庭都面对着如何保持财富增值的问题,特别是在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中低收入者被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排除在外,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接触不到投资理财的渠道。21世纪后,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之下发展起来,与之相关的金融理财产品顺势而生,广大投资者因此有了新的投资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比起传统理财产品具有一定优势,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遭到巨大冲击,但是这种作用又是相互的,随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因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受到剧烈冲击,因此,我们必须严肃看待其发展。研究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显得尤为必要。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市场现状,整理出该类理财产品当下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帮助投资者更加了解金融理财产品,使得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选择相应的理财产品或理财产品组合。根据总结出的问题与风险,积极思考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改革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能够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在未来发展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1.3本课题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引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潮。许多年前,各种初具互联网金融形式的新型金融活动就已经出现在了国外的市场上,比如网上电子转账系统和无金融机构合作的零售支付形式等。Anckar(2002)、Dholakia(2004)从理论上给出了移动金融和移动市场的观点,并得出了结论:移动金融和电子金融并不相同。Kim(2005)通过研究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发现其服务内容包含有大量银行卡、信用卡的授权金融机构等等。虽然国外已经出现了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应用,但是对于这种新型金融活动或形式,学者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二)国内研究综述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谢平(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精神融合在一起产生的新形态,不存在市场和中介。刘勇(2013)认为,互联网的金融模式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投资者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输送资金,互联网平台融通资金,同时,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资金融通。周宇(2013)认为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传统金融和新型金融两大部分,传统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业务,而新型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创新出的金融。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类型,罗明雄(2013)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分成六种类型:第三方支付、大数据、众筹、P2P、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门户金融。王曙光(2014)根据互联网金融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支付型、融资型、理财型和服务型。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柳树,钟洁(2014)研究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前进方向,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终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规划思路。丁春、徐明、杨晓海(2016)通过对比,认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将比前几年有所放缓,对欧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持相对不乐观的态度。潘静(2013)以余额宝为例,研究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对策。
关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现状和风险,杨虎(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数据特点和风险问题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管理。魏鹏(2014)通过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风险特征,并结合国际上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认为我国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多种风险进行进一步研究,并提醒广大投资者在投资前做好心理准备。靳科(2014)通过对2013年开始的互联网金融热潮进行省内实地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不同民众所面临的不同金融风险,由此对投资者提出了有利的建议。郭矜(2015)提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以余额宝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优势和风险带来的进步。高汉(2014)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分类,从中总结出了互联网金融的几个特点,比如:方便快捷、创新速度快、打破传统地理限制等,并且根据这些特点和现状,分析出几类风险,他提出互联网金融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并且存在欺诈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4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