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模式的探讨

中小企业融资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稳定中国经济和繁荣社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社会经济的现状下,中小企业的成长面临诸多困难,中小企业如何成功融资和持续发展?还中小企业市场一个健康的发展局面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为主,从各个方面探讨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融资的概念、模式,然后通过对融资难案例的探讨来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关键词 中小企业,创业融资,融资模式,融资难
目 录
1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意义1
2 融资的概念及方式...2
2.1 融资的概念2
2.2 融资的方式2
3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2
3.1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历史2
3.2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4
4 国内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的案例...5
4.1 以江苏宏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为例5
5 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的原因...7
5.1 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7
5.2 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8
6 解决融资难的对策及探讨.10
6.1 中小企业自身的对策..10
6.2 中小企业外部的对策..11
结论...14
致谢...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中小企业指由单个或少数人组成、员工数量较少、前期多依赖于自有资金、销售额和利润较少的企业。根据国家于2003年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显示,中小企业的标准条件是:职工人数不到两千人,或销售额不足三千万元,或总资产低于四千万元。与此同时,中型企业须具备高于三百名员工,销售额高达三千万,大概有四千万元的总资产,剩下部分划分为小规模企业。并且,各中小企业有各自的分割标准。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鼓励和建设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提出了鼓励创业创新的口号。以2017年为分水岭,中国约有四千万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小企业。这个数字非常大,在财政方面,它占GDP (国民总生产)的十分之六,所纳税款占税收的二分之一,在就业中解决了五分之二的城市就业问题,其数量占中国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九以上。事实是,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小型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在初期的融资方面来源有限,多数是自身融集资金的投入。在创业初期,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集由自身提供是可以维持正常周转的,但当企业进一步发展时,这些资金就不够用于周转了,此时,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以维持自身发展。融资困难这一方面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导致中小企业的寿命周期比较短,再加上各种因素,比如政策不到位、经济环境差等,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也有不少的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中小企业的兴衰迭起,更新换代的速度较快。
1.2 研究意义
目前,中国还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金融市场发展已经落后[1]。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积极角色,是促进社会进步、吸引就业、创造财富、提供服务的不可缺失一员;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们关系到民生的经济命脉,满足了各级人民的不同需求,他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利益,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丰富各类市场、进行技术创新、增加城乡就业率以及对社会稳定的维护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和稳定财政收支的重要基础,是对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是鼓励私人投资,帮助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的载体,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流转人口,解决了农村的就业问题,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广泛地解决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2]。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不平等的问题,以及造成两级分化和贫富不均两个方面的问题,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渠道[3]。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和财政收支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是鼓励私人投资的重要载体,他们有助于发展和建设小城镇[4]。
2 融资的概念及方式
2.1 融资的概念
简单来说,融资就是一个公司为了自己的创立和发展来进行资金的筹措的行为。即公司为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剖析自己的运营情况,以此作为依据向其他企业或者个人借贷资金以维持发展,由此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
更加具体得说,融资也被称为金融,简而言之,就是资金的筹措,各方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从金融市场筹集或借贷资金。从现代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司需要了解的内容比以往更加深刻,他们必须全面了解和金融有关的知识、机构以及市场,由于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企业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2.2 融资的方式
企业的融资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指的是公司依靠其自身积累的融资,例如资本、折旧基金转换为重置投资,以及留存收益转换为新投资。内部融资具有原创性、自主、低成本和对风险的抵抗力等特点。相对于外部融资,它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包括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各种额外风险与问题,节省各类成本,虽然不能快速得到大量资金,但对公司的控制上其掌控力度极高。在内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自备资金,且限制积累。
外部融资是吸收其他企业或个体的经济储备,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资产。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金融租赁、商业信贷、开发银行贷款和非正式金融机构等六大来源。
3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3.1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的发展历史
从1949年中国建国以来,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经历了6次修改,自1949年到今天,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更新。
第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代早期,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是基于员工数量:中型企业五百至三千人,小企业低于五百人。
第二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固定资产作为分类的标准。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有企业中,大中型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为了掌控国民经济,政府的工作围绕着大型企业,划定企业规模标准则以大型企业为中心,主要围绕的是大型企业的发展,大型企业之外的都属于中小企业。
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出台了《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其中工业企业的规模如何与企业属性如何都依照其总生产力来归类,而非工业的公司就按照总投资额来进行归类。1984年,国务院颁布了对前一标准补充的通知,作为对前者企业规模划分的补充,明确指出固定资产的原值和生产经营能力为国有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商业农牧企业都属于小企业,文化教育企业可以按小型工业企业和小型零售企业的标签进行划分,忽视了利润、雇员数量与固定资产的多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9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