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设立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摘 要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上原有的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和金融规则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国际上谋求成立一个新的经济贸易与金融体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现在的国家中,唯有中国有能力引领全球,创造新的经济体系,亚投行应运而生。一个国家制定发展战略,都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亚投行的设立也不例外。亚投行的设立对我国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亚投行设立的原因和背景,从宏观到微观多个角度(外汇储备、就业、对外投资、出口等)探讨亚投行的设立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综合研究,适时提出亚投行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亚投行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1
1.1亚投行成立的背景 1
1.2亚投行成立的意义 3
第二章 亚投行合作的内容和治理运营 5
2.1亚投行合作的内容 5
2.2亚投行的治理运营 5
第三章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 7
3.1亚投行组织内面临的挑战 7
3.2亚投行来自外部的挑战 8
第四章 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10
4.1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0
4.2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5
第五章 对亚投行未来的发展建议 16
5.1对于使用何种货币单位的建议 16
5.2对于贷款评估的建议 16
5.3对于市场细分的建议 16
5.4对于争端解决机制设定的建议 17
5.5对于政策研究的建议 17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亚投行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1.1亚投行成立的背景
1.1.1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面临深度调整。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些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很大。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受益者,世界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虽然经济危机以后一些国家经济有所恢复,比如最大经济体的美国有一段时间经济回暖,但从总体上来说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危机后的低迷之中,还远未复苏,重新进入经济繁荣轨道的信号还未显现。这次经济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都超出预期。世界经济要想走出低迷,重新进入增长轨道总体上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对全球经济结构经行调整。但是,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提高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一两个科技创新很难带动整体经济。因此,我国所能做的就是重组全球经济结构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亚投行的设立就是抱着这个目标。
1.1.2改造和重塑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由来已久
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一直处于霸权地位,美国之所以能维持这个霸权地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绝对的地位美元,二是美国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中拥有的绝对话语权。由于拥有非常高的权力,美国为了达到金融利益的最大化,使用权力往往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很少考虑国际社会的需求和意见。在美国设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美国及其盟友把持着主要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往往话语权较弱,即使是中国也只有与之经济体量不相配的话语权。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金融机构改革,但这些中肯的呼吁,在既得利益集团把持下的金融机构中,只能被无限期拖延。因此,成立一家 能够反映自身利益和倾听诉求的国际性质的金融机构,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1.1.3亚投行成立的国内背景
中国经济一直秉承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下的快速增长逐步进入到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而设立亚投行就是帮助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转型的重要一步,其产生的国内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产能过剩,经济处于关键的转型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将4万亿投资于国内建设。其中大部分资金多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现在这些投资己趋于饱和,有产能过剩之势。通过分析表11可知,我国的电网、高铁、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已基本饱和,再一次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刺激经济发展的效用有限,我国也不可能再次投入巨额资金刺激经济。现在单纯依靠资本、资源投入来提高产品数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需要转型升级。
表11 2014年中国电力和道路保有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
其次,我国出口贸易萎靡不振。出口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欧美发达地区又是我国出口传统的主要市场。金融危机后欧美经济下滑,发达国家的订单需求锐减,这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
图 11 20052014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和增长拉动(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分析图11可以看到,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15. 2%跌到危机后2009年的42.8%得低位,虽然2009年以后所回升,但已经很难再恢复危机前的正值。净出口对国能生产总值的拉动在危机前是正值,危机后,一直在0值附近徘徊,很难再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拉动效力。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我国出口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最后,国内企业渴望开拓新的市场。在国内市场无法充分消化过剩产能,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锐减的双重压力下,开发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成为新的市场可能对这些企业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很高,这些企业又能提供足够的产品,双方利益一致,自然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在对外投资中占比有上升趋势。这也是我国设立亚投行的基础之一。
图12 2014年中国ODI区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ODI发展报告
如图12,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的70%都在亚洲,这决定了亚投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亚洲国家。另外对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非洲的投资分别为6%、3%、13%、5%、3%。根据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对拉丁美洲和非洲投资相比于2012年,分别增长了132 .7%和33. 9%,对亚洲投资比例在高位上还增长了16.7%,而对北美洲投资仅增长0.5%,对欧洲投资则下降15.5%。亚投行有很大一部分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巨大优势。而且这些发展中国家有很多都是亚洲国家,我国和参与亚投行的亚洲国家在地域文化上共性更多,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联系,特别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华侨,从而大大减小了投资的准入门槛,所以在该区域投资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目 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亚投行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1
1.1亚投行成立的背景 1
1.2亚投行成立的意义 3
第二章 亚投行合作的内容和治理运营 5
2.1亚投行合作的内容 5
2.2亚投行的治理运营 5
第三章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 7
3.1亚投行组织内面临的挑战 7
3.2亚投行来自外部的挑战 8
第四章 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10
4.1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0
4.2亚投行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5
第五章 对亚投行未来的发展建议 16
5.1对于使用何种货币单位的建议 16
5.2对于贷款评估的建议 16
5.3对于市场细分的建议 16
5.4对于争端解决机制设定的建议 17
5.5对于政策研究的建议 17
结束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 亚投行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1.1亚投行成立的背景
1.1.1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面临深度调整。现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低迷,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些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很大。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受益者,世界经济形势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虽然经济危机以后一些国家经济有所恢复,比如最大经济体的美国有一段时间经济回暖,但从总体上来说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危机后的低迷之中,还远未复苏,重新进入经济繁荣轨道的信号还未显现。这次经济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都超出预期。世界经济要想走出低迷,重新进入增长轨道总体上有两个办法,一是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提高,二是对全球经济结构经行调整。但是,通过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的提高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而且一两个科技创新很难带动整体经济。因此,我国所能做的就是重组全球经济结构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亚投行的设立就是抱着这个目标。
1.1.2改造和重塑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由来已久
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一直处于霸权地位,美国之所以能维持这个霸权地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绝对的地位美元,二是美国在现有国际金融机构中拥有的绝对话语权。由于拥有非常高的权力,美国为了达到金融利益的最大化,使用权力往往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很少考虑国际社会的需求和意见。在美国设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美国及其盟友把持着主要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往往话语权较弱,即使是中国也只有与之经济体量不相配的话语权。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求金融机构改革,但这些中肯的呼吁,在既得利益集团把持下的金融机构中,只能被无限期拖延。因此,成立一家 能够反映自身利益和倾听诉求的国际性质的金融机构,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识。
1.1.3亚投行成立的国内背景
中国经济一直秉承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下的快速增长逐步进入到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而设立亚投行就是帮助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转型的重要一步,其产生的国内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产能过剩,经济处于关键的转型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将4万亿投资于国内建设。其中大部分资金多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而现在这些投资己趋于饱和,有产能过剩之势。通过分析表11可知,我国的电网、高铁、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已基本饱和,再一次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刺激经济发展的效用有限,我国也不可能再次投入巨额资金刺激经济。现在单纯依靠资本、资源投入来提高产品数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需要转型升级。
表11 2014年中国电力和道路保有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库
其次,我国出口贸易萎靡不振。出口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欧美发达地区又是我国出口传统的主要市场。金融危机后欧美经济下滑,发达国家的订单需求锐减,这是导致我国出口贸易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
图 11 20052014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和增长拉动(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通过分析图11可以看到,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2006年的15. 2%跌到危机后2009年的42.8%得低位,虽然2009年以后所回升,但已经很难再恢复危机前的正值。净出口对国能生产总值的拉动在危机前是正值,危机后,一直在0值附近徘徊,很难再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拉动效力。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我国出口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最后,国内企业渴望开拓新的市场。在国内市场无法充分消化过剩产能,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锐减的双重压力下,开发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成为新的市场可能对这些企业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很高,这些企业又能提供足够的产品,双方利益一致,自然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在对外投资中占比有上升趋势。这也是我国设立亚投行的基础之一。
图12 2014年中国ODI区域分布图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ODI发展报告
如图12,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的70%都在亚洲,这决定了亚投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亚洲国家。另外对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非洲的投资分别为6%、3%、13%、5%、3%。根据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对拉丁美洲和非洲投资相比于2012年,分别增长了132 .7%和33. 9%,对亚洲投资比例在高位上还增长了16.7%,而对北美洲投资仅增长0.5%,对欧洲投资则下降15.5%。亚投行有很大一部分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巨大优势。而且这些发展中国家有很多都是亚洲国家,我国和参与亚投行的亚洲国家在地域文化上共性更多,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联系,特别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华侨,从而大大减小了投资的准入门槛,所以在该区域投资的效果会更加理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