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差异视角下的农民工储蓄行为研究地区的调查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分析1
2.1 数据来源1
2.2 描述性分析 1
3 两代农民工的储蓄行为特征及其差异3
3.1 两代农民工储蓄水平特征及其差异3
3.2 两代农民工储蓄目的特征及其差异4
3.3 两代农民工存款机构特征及差异6 4 影响储蓄变动的因素分析8
4.1 储蓄水平差异影响因素分析8
4.2 储蓄目的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1
4.3 存款机构选择差异影响因素分析12
5 主要对策建议12
5.1 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增加农民工可支配收入13
5.2 拓宽金融投资渠道,改善金融市场环境13
5.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图1两代农民工储蓄水平对比3
图2新生代农民工储蓄目的特征4
图3老一代农民工储蓄目的特征5
图4两代农民工储蓄目的差异5
图 5两代农民工存款机构差异7
图6两代农民工人均各项消费比重10
表1两代农民工基本信息情况 2
表2两代农民工储蓄水平分布表3
表3 新生代农民工存款机构选择比重6
表4老一代农民工存款机构选择比重7
表5两代农民工年人均消费支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9
1 引言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从农村进入到城市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青年。他们的年龄在18—35岁之间。尤其是“80后”,初次外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老一代农民工是出生于1980年1月1日以前,在城市或乡镇企业工作拿工资且户籍在农村的农民。本文基于代际差异视角,以淮安地区新老两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分析两代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差异。通过两代农民工储蓄水平、储蓄目的、存款机构选择的对比分析,探究两代人储蓄行为的具体表现,以期在理论上为加速城乡经济建设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支持。
研究新老两代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差异性是对农民工储蓄理论的补充,有利于解决农民工问题、完善储蓄理论。同时,有利于当地金融机构开拓农民工金融市场,创造性地为农民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有利于淮安地区政府部门了解当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可以改善农民工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
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利用自编问卷,研究淮安市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差异性。所使用的数据是课题组于2015年3月至5 月开展“农民工投资储蓄收支信息”问卷调查时获取的。调查的地点涉及淮安市新生代与老一代农民工居住较多的4个区域,一共发放了80份问卷(每份问卷有6张信息表),收回了71份问卷,有效问卷有60份。调查的内容包括农民工的储蓄水平、储蓄目的、存款选择机构、消费等。由于此课题小组只有3人,并且都有实习工作,所以本次调查从3月至5月展开的期间,过程略有间断。问卷调查采取的是“一对一”交流形式,共获得60份有效样本。
2.2 描述性分析
2.2.1 性别、文化及从事行业特性
根据调研数据得到关于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代农民工基本信息情况
变量 总体 老一代 新一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27 45 14 46.67 13 43.33
女 33 55 16 53.33 17 56.67
受教育程度          
小学以下 1 1.67 1 3.33 0 0
小学 7 11.67 7 23.33 0 0
初中 23 38.33 16 53.33 7 23.33
高中及中专 21 35 5 16.67 16 53.33
大专 7 11.67 1 3.33 6 20
本科 1 1.67 0 0 1 3.33
资料来源:通过问卷调查整理得来
首先,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城市里,男女农民工比例的构成并不一样。其中男性、女性分别占总数的45%、55%,新生代女性和男性农民工分别占新生代总数的56.67%、43.33%;老一代女性和男性农民工分别占老一代农民工的53.33%、46.67%。这说明在同一个城市规模下,无论是新一代还是老一代,性别比例存在差异。同时,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思想的解放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农民工比例开始上升。
其次,新一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1980年1月1日之后的,以35周岁为新老两代的分界线。我们将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人定为文化程度较低者,学历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上的人定为文化程度较高者。可以从表1看出,新生代农民工中,没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而初中、高中及中专的学历,所占比重分别是23.3%、53.3%,大专学历的比重为20%。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老一代高,但是学历为本科的人也只占3.33%。老一代农民工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较低,调查中发现,文化水平是小学及以下的人群,所占比重为13.34%。初中学历人相对较多,为53.3%,高中学历的有17%,本科及大专学历的很少。新生代农民工有体力和知识的优势,他们在城市务工更能获得较高的收入。最后,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历高的(或是有些其他特长的)农民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明显要高出其他不具备任何技能的人,而技术工的薪资也高于普通劳动力提供者。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收入也越高,本次调查也验证了此规律。
3 两代农民工的储蓄行为特征及其差异
3.1 两代农民工储蓄水平特征及其差异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整理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两代农民工储蓄水平分布表
储蓄水平 1万以下 1万-3三万 3万-5万 5万-8万 8万-10万 10万以上
新生代 8.33% 16.67% 30.56% 19.44% 13.89% 11.11%
老一代 4.17% 12.50% 12.50% 16.67% 20.83% 33.33%
图2 新生代农民工储蓄目的特征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1980年1月1日之后的,以35周岁为新老一代的分界线。结果表明储蓄目的是为供子女上学的人群所占比例为12.75%,这部分人多为出生在1980年至90年间,孩子已上幼儿园或小学。而以城里买房为储蓄目的的人群所占比重为19%,居于首要位置,明确地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想要快速融于都市并在此生根的迫切心情。同时,不难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其未来发展甚是重视,17.46%的人群储蓄是为几年后创业打下物质基础,以投资、创业为储蓄目的。选择其他作为储蓄目的的人群比重为15.87%,其中很大一部分为90后人群,他们外出进城打工是为了供其兄弟姐妹读书,减轻家里生活负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2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