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影响
2018年美联储动作频频,加息、缩表多次引起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关注,对国际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时间序列先后进行ADF检验、Johanso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不同阶段下美联储广义货币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的溢出效应的差异,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变化对各国股票市场产生溢出效应持续的时间、股价波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三者对不同国家股市股价变化的解释程度。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一)溢出效应方面4
(二)传导机制方面4
三、实证分析5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5
1.变量选取5
2.数据说明6
3.描述性分析6
(二)实证分析7
1.序列平稳性检验7
2.Johanson协整检验8
3.脉冲响应函数10
4.方差分解12
四、 结论15
致 谢15
参考文献15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历史上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多次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上世纪80年代,美联储加息,一改广场协议时的低利率政策,大量美元回流,引发日本股市崩盘。90年代,美联储先降息后加息,大量美元相继流入流出,使先前放松外汇管制的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本世纪初,美联储货币政策环境的改变通过实体经济影响金融市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如今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又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提出了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2015至今,美联储先后加息数次并宣布缩表,货币政策进入收紧阶段。美联储加快收紧流动性的动作将通过资金回流、投资者心理预期波动等渠道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而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市场晴雨表的特征,将首当其冲的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全球实体经济,这对于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球经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从历史和现实要求的角度来看,研究股市和美国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美国进入或者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而缺乏统一视角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的影响;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建议层面,而缺乏针对股市的单独的实证研究;研究集中在国内,而缺乏国际视角。为使该方面的研究的更加完整,本文从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美联储调息和增加缩减资产负债表对各国股市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国际股市的投资者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对不同国家股市的溢出效应的研究由实证研究和传导机制及相关理论的两个方面组成。国内学者针对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溢出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并且多是在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一)溢出效应方面
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实证研究方面,Lastrapes(1996)通过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发现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七个国家股价有溢出,且是正向的溢出。然而,Mann(2005)通过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六个国家股价的溢出效应,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变量几乎不能解释国际股票回报的变化,即认为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Thorbecke(1997)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公司规模的股票产生的影响,发现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对小公司股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大公司股价不显著。Ehrmann(2006)则通过选取代表性国家股市来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影响,选取FFR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发现联邦基金利率升高0.01%,国际股市平均回报率减少3.8%。
国外学者的研究还集中于处于特殊时期的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即量化宽松政策QE时期的溢出效应。Saroj Bhattarai et al.(2015)指出美国量化宽松通过以下五个渠道影响目标国家:货币升值、长期债券收益下降、资本流入增加和股市繁荣;相较于其他国家,尤其对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土耳其影响更显著。Bowman David et al.(2014)通过研究量化宽松对新兴市场国家国债收益率、汇率、股价的影响,指出变量对美联储利率变化的响应虽然较强但并未超过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范围。Tajana Dahlhans and Garima Yasishtha(2014)通过研究发达国家QE政策对新型市场国家投资组合流动的影响,指出QE政策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同时投资组合流动较小的影响致使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产生波动。
国内学者研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袁鹏(2010)研究表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真实收益率有明显反向影响,且短期影响较高然后回落。巴曙松(2010)指出,量化宽松政策投放的流动性将会大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投机,通过资本流入影响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热钱流入不仅会影响资产价格水平甚至可能引发经济泡沫产生。朱梦楠(2010)指出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向全球市场投放流动性,提高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提高,推动中国资产价格和股价上涨。
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认为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股市的溢出效应是正向的、显著的,通过资本流入、利率、债券收益率、汇率对其他国家股市发生作用。
(二)传导机制方面
国外学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方面,Kims(2001) 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利率渠道最为重要且产生的影响最大。Ahmet(2001)认为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贸易产出渠道对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Dong He(2008)研究得出,国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实体经济、消费者预期、投资者情绪传导的渠道产生影响。Paul Krugman(2000)指出通胀预期渠道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市场预期央行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承诺可信,不论经济是否处于流动性陷阱,都将发生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3
二、文献综述4
(一)溢出效应方面4
(二)传导机制方面4
三、实证分析5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5
1.变量选取5
2.数据说明6
3.描述性分析6
(二)实证分析7
1.序列平稳性检验7
2.Johanson协整检验8
3.脉冲响应函数10
4.方差分解12
四、 结论15
致 谢15
参考文献15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影响
引言
引言
历史上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多次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上世纪80年代,美联储加息,一改广场协议时的低利率政策,大量美元回流,引发日本股市崩盘。90年代,美联储先降息后加息,大量美元相继流入流出,使先前放松外汇管制的东南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本世纪初,美联储货币政策环境的改变通过实体经济影响金融市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如今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又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提出了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2015至今,美联储先后加息数次并宣布缩表,货币政策进入收紧阶段。美联储加快收紧流动性的动作将通过资金回流、投资者心理预期波动等渠道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而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市场晴雨表的特征,将首当其冲的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全球实体经济,这对于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球经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从历史和现实要求的角度来看,研究股市和美国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美国进入或者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而缺乏统一视角下研究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的影响;研究多集中于宏观经济、政策建议层面,而缺乏针对股市的单独的实证研究;研究集中在国内,而缺乏国际视角。为使该方面的研究的更加完整,本文从投资者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美联储调息和增加缩减资产负债表对各国股市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国际股市的投资者提供借鉴。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对不同国家股市的溢出效应的研究由实证研究和传导机制及相关理论的两个方面组成。国内学者针对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溢出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晚,数量较少,并且多是在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一)溢出效应方面
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实证研究方面,Lastrapes(1996)通过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发现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七个国家股价有溢出,且是正向的溢出。然而,Mann(2005)通过分析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六个国家股价的溢出效应,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变量几乎不能解释国际股票回报的变化,即认为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Thorbecke(1997)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变化对不同公司规模的股票产生的影响,发现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对小公司股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大公司股价不显著。Ehrmann(2006)则通过选取代表性国家股市来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对国际股票市场的影响,选取FFR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变量,发现联邦基金利率升高0.01%,国际股市平均回报率减少3.8%。
国外学者的研究还集中于处于特殊时期的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即量化宽松政策QE时期的溢出效应。Saroj Bhattarai et al.(2015)指出美国量化宽松通过以下五个渠道影响目标国家:货币升值、长期债券收益下降、资本流入增加和股市繁荣;相较于其他国家,尤其对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土耳其影响更显著。Bowman David et al.(2014)通过研究量化宽松对新兴市场国家国债收益率、汇率、股价的影响,指出变量对美联储利率变化的响应虽然较强但并未超过传统货币政策影响的范围。Tajana Dahlhans and Garima Yasishtha(2014)通过研究发达国家QE政策对新型市场国家投资组合流动的影响,指出QE政策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但同时投资组合流动较小的影响致使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产生波动。
国内学者研究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袁鹏(2010)研究表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的真实收益率有明显反向影响,且短期影响较高然后回落。巴曙松(2010)指出,量化宽松政策投放的流动性将会大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投机,通过资本流入影响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热钱流入不仅会影响资产价格水平甚至可能引发经济泡沫产生。朱梦楠(2010)指出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向全球市场投放流动性,提高人民币升值预期,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提高,推动中国资产价格和股价上涨。
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认为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股市的溢出效应是正向的、显著的,通过资本流入、利率、债券收益率、汇率对其他国家股市发生作用。
(二)传导机制方面
国外学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方面,Kims(2001) 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利率渠道最为重要且产生的影响最大。Ahmet(2001)认为美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贸易产出渠道对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Dong He(2008)研究得出,国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实体经济、消费者预期、投资者情绪传导的渠道产生影响。Paul Krugman(2000)指出通胀预期渠道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市场预期央行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承诺可信,不论经济是否处于流动性陷阱,都将发生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