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信息下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研究(附件)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稀土资源已经成为每个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稀有金属资源。我国的稀土储备量连续几十年来都是世界第一名,甚至在前几年供应着世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需求量。在上世纪的时候邓小平先生也曾经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句话。虽然我国几乎垄断了世界稀土市场的供给量,但是不仅没有得到可观的垄断利润,甚至还没有得到稀土出口的正常利润。这一现象与稀土产量供过于求,行业集中度过低的现象有很大的关系。虽然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整治与改善,但是我国在稀土出口与夺回定价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这一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稀土在世界各国范围内的分布,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稀土供需情况的分析,在控制稀土出口量,延长产业链、提高稀土的附加值,增量稀土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相关部门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几点可行性建议,从而进一步有助于我国早日夺回稀土的定价权,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更加稳中向好的发展。
Key words: Rare earth export; foreign trade; pricing power; countermeasures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定价权与不完全信息的概念 3
二、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现状 4
(一)稀土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状况 4
(二)稀土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4
(三)我国稀土出口情况分析 5
三、稀土出口定价权缺失情况分析 7
(一)不完全信息下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缺失的古诺模型分析 7
(二)古诺模型结论 8
四、关于夺回稀土出口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9
(一)控制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出口附加值 9
(二)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9
(三)增强我国稀土战略储备 10
(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0
五、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稀土资源越来越成为一国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能源,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在世界贸易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重要抢夺对象。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供给国家。定价权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手柄,哪一个国家有了相关商品的定价权,他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但是与这一现状不相符合的是,我国却在对外的稀土贸易中长期缺失了定价权,这一现状使我国在稀土贸易中失去了主动地位,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和稀土资源的流失。
从2011年到现在我国稀土的储存量就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形式极为严峻。随着中国稀土资源的不断开发出口,还有原矿区的重新利用开采,我国稀土的储存量从1996年到2010年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按照现有的开发速度,到了本世纪中叶,我国稀土必须通过从外国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大多都是在产业政策、节约环保方面出发的,没有从正面的角度去解决定价权缺失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研究,可以找出我们在稀土开采与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帮助我国在今后的稀土贸易中夺回稀土定价权,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国防安全,还可以促进相关部门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稀土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稀土储存量和出口量第一的大国与稀土出口定价权缺失。为此,本文从稀土在世界各国分布的总形式、世界各主要国家对稀土的供需情况以及我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我国稀土出口缺失的原因,以及针对如何夺回贸易中稀土的定价权给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稀土加工出口国,再加上我国以稀土为代表的稀有金属出口在近年来陷入了“买什么,涨什么;卖什么,降什么”的尴尬局面。我国所以稀土生产与出口的波动都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他们的关注点几乎都聚焦在了我国稀土出口缺失定价权这一问题上。
1.国内研究现状
针对于夺回稀土出口的定价权,我国国内绝大多数的学者主要是主张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控制稀土生产与出口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延长稀土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等相关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张平和鲍海峰(2010)主要是以内蒙古包头的稀土出口为例,来研究我国在稀土出口中存在的问题的。他们认为我国稀土的生产加工和出口的技术附加值太低,稀土产业价值链缺少核心环节,出口的产品几乎全部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原料型初级产品;另外稀土产业严重不合理,在稀土工业产品结构中,中下游产品仅仅占了整个产品结构的百分之四十,单是上游产品就占了百分之六十多。 即使是我国现在有着世界第一的稀土储备量和稀土生产加工量,而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稀土工业产品结构,特别是稀土行业中下游产品的布局,我国就算是拥有再丰厚的稀土资源,也不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拥有稀土出口的定价权。刘峰(2012)认为中国的稀土产业通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国家为之出行了许多的政策与宏观调控,虽然稀土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与他们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他们二者认为,我国的稀土行业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丧失了定价权,是因为我国的稀土行业在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发展重点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现行发展阶段和现有基础设施的限制。进一步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稀土出口取不到高利润的附加值,丧失了定价权。方玉泉(2012)年指出,他通过多年来对稀土出口的连续价格波动的现状分析,认为影响稀土出口的价格变化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政府原因,既是政府提高或降低税率,对稀土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对稀土开发和出口量的限制以及禁止外来商家在我国进行稀土开发等等;二是自然原因,比如稀土资源的存储量的变动。因为在每年我国的稀土开采量大致都是一定的,但是稀土资源的再整合以及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的变动一定会引起稀土出口的变动,进而影响稀土出口价格的变动。
综上所述,上面的几位学者都对我国的稀土出口现状以及如何夺回稀土定价权做了一定的研究, 对我国相关部门颁布政策法规和实行监管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行的建议。但是他们对我国稀土出口的研究难免会有不足的地方,本人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试着找出一些不足或瑕疵,并试着进行改进。
2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Murakami Shinseki(2013)指出要合理利用极端可能性,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研发,在定价权竞争中取得优势,更好地促进日本经济发展。Kennedy(2014)认为中国凭借着对稀土等稀有金属的垄断,迫使其他国家的相关产业不得不转移到中国。中国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口稀土,达到了限制其他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中国的稀土行业便由于缺失行业竞争对手,实现了稀土出口的国际垄断,进一步使得国内稀土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丧失了定价权。所以他认为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既限制了别的国家稀土行业的发展,又损害了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德国学者洛仑兹厄德曼(Lorenz Erdmann)、西格弗里德贝伦特(Siegfried Behrendt)和迈克尔舍尔夫博士(Dr.Michael Scarf)(2015)指出要首先对关于稀土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为解决稀土出口和定价权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参考,从而促进德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的学者对我国的稀土出口定价权研究并不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需要我们加以权衡思考,择优借鉴。
Key words: Rare earth export; foreign trade; pricing power; countermeasures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定价权与不完全信息的概念 3
二、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现状 4
(一)稀土在世界范围内分布状况 4
(二)稀土资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4
(三)我国稀土出口情况分析 5
三、稀土出口定价权缺失情况分析 7
(一)不完全信息下中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缺失的古诺模型分析 7
(二)古诺模型结论 8
四、关于夺回稀土出口定价权的政策建议 9
(一)控制稀土出口量,提高稀土出口附加值 9
(二)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 9
(三)增强我国稀土战略储备 10
(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0
五、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4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稀土资源越来越成为一国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能源,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在世界贸易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重要抢夺对象。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供给国家。定价权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手柄,哪一个国家有了相关商品的定价权,他就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可观的经济利润甚至是垄断利润。但是与这一现状不相符合的是,我国却在对外的稀土贸易中长期缺失了定价权,这一现状使我国在稀土贸易中失去了主动地位,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和稀土资源的流失。
从2011年到现在我国稀土的储存量就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形式极为严峻。随着中国稀土资源的不断开发出口,还有原矿区的重新利用开采,我国稀土的储存量从1996年到2010年已经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按照现有的开发速度,到了本世纪中叶,我国稀土必须通过从外国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我国相关部门虽然采取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大多都是在产业政策、节约环保方面出发的,没有从正面的角度去解决定价权缺失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稀土出口定价权的研究,可以找出我们在稀土开采与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帮助我国在今后的稀土贸易中夺回稀土定价权,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和国防安全,还可以促进相关部门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稀土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稀土储存量和出口量第一的大国与稀土出口定价权缺失。为此,本文从稀土在世界各国分布的总形式、世界各主要国家对稀土的供需情况以及我国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我国稀土出口缺失的原因,以及针对如何夺回贸易中稀土的定价权给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稀土加工出口国,再加上我国以稀土为代表的稀有金属出口在近年来陷入了“买什么,涨什么;卖什么,降什么”的尴尬局面。我国所以稀土生产与出口的波动都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他们的关注点几乎都聚焦在了我国稀土出口缺失定价权这一问题上。
1.国内研究现状
针对于夺回稀土出口的定价权,我国国内绝大多数的学者主要是主张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控制稀土生产与出口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延长稀土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技术创新等相关角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张平和鲍海峰(2010)主要是以内蒙古包头的稀土出口为例,来研究我国在稀土出口中存在的问题的。他们认为我国稀土的生产加工和出口的技术附加值太低,稀土产业价值链缺少核心环节,出口的产品几乎全部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原料型初级产品;另外稀土产业严重不合理,在稀土工业产品结构中,中下游产品仅仅占了整个产品结构的百分之四十,单是上游产品就占了百分之六十多。 即使是我国现在有着世界第一的稀土储备量和稀土生产加工量,而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稀土工业产品结构,特别是稀土行业中下游产品的布局,我国就算是拥有再丰厚的稀土资源,也不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动地位,拥有稀土出口的定价权。刘峰(2012)认为中国的稀土产业通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国家为之出行了许多的政策与宏观调控,虽然稀土行业的发展相对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相对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与他们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他们二者认为,我国的稀土行业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中丧失了定价权,是因为我国的稀土行业在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发展重点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现行发展阶段和现有基础设施的限制。进一步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稀土出口取不到高利润的附加值,丧失了定价权。方玉泉(2012)年指出,他通过多年来对稀土出口的连续价格波动的现状分析,认为影响稀土出口的价格变化的原因有四点:一是政府原因,既是政府提高或降低税率,对稀土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对稀土开发和出口量的限制以及禁止外来商家在我国进行稀土开发等等;二是自然原因,比如稀土资源的存储量的变动。因为在每年我国的稀土开采量大致都是一定的,但是稀土资源的再整合以及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的变动一定会引起稀土出口的变动,进而影响稀土出口价格的变动。
综上所述,上面的几位学者都对我国的稀土出口现状以及如何夺回稀土定价权做了一定的研究, 对我国相关部门颁布政策法规和实行监管活动提供了许多可行的建议。但是他们对我国稀土出口的研究难免会有不足的地方,本人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试着找出一些不足或瑕疵,并试着进行改进。
2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Murakami Shinseki(2013)指出要合理利用极端可能性,重视科技进步和技术研发,在定价权竞争中取得优势,更好地促进日本经济发展。Kennedy(2014)认为中国凭借着对稀土等稀有金属的垄断,迫使其他国家的相关产业不得不转移到中国。中国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口稀土,达到了限制其他国家相关行业发展的目标。因此,中国的稀土行业便由于缺失行业竞争对手,实现了稀土出口的国际垄断,进一步使得国内稀土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丧失了定价权。所以他认为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既限制了别的国家稀土行业的发展,又损害了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德国学者洛仑兹厄德曼(Lorenz Erdmann)、西格弗里德贝伦特(Siegfried Behrendt)和迈克尔舍尔夫博士(Dr.Michael Scarf)(2015)指出要首先对关于稀土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为解决稀土出口和定价权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参考,从而促进德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国外的学者对我国的稀土出口定价权研究并不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需要我们加以权衡思考,择优借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