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竞争力分析[2020022814]
摘要: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的贸易现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一些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进口量的增长,丰富了中国热带水果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突出,也提高了中国热带水果贸易的经济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随着低价格东盟热带水果进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热带水果生产及加工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果;出口竞争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一、 引言 2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背景2
1.研究的背景2
2.问题的提出2
3.研究的意义2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3
1.研究方法3
2.数据来源3
(三)技术路线图3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4
1.本文的创新4
2.本文的不足5
二、 文献综述 6
(二)文献综述6
1.我国与东盟水果互补性研究6
2.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水果贸易研究7
3.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7
4.文献评述7
三、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分析9
(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说明9
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TC)9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9
(二)我国主要出口水果比较优势的测算与分析 10
1.我国主要出口水果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10
2.我国主要出口水果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12
3.本章小结 12
(三)本章小结 13
四、 影响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14
(一)内部因素14
1.目前我国水果生产情况14
2.我国水果生产品种结构14
3.我们水果质量和品牌问题15
(二)外部因素16
1.需求状况16
2.贸易壁垒对我国水果贸易的影响16
五、 提高中国出口水果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17
(一)实施品牌战略17
(二)政府的扶持17
(三)促进水果生产的产业化经营17
(四)优化产业结构17
(五)加强水果的后期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提高水果质量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 李建 16210112
指导老师 严斌剑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背景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量是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也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日常生活中也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绿色的生活,水果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且传统的中国本地生产的水果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东南亚作为水果盛产的地方,热带水果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居民的需要。
自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联系密切,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而中国更多的盛产温带水果,双方就水果品种而言有巨大的互补性。同时很多地方例如发展程度、劳动力价格等方面也有相似性。东南亚拥有超过45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和超过5亿的居民。对中国而言,东南亚是个巨大的市场。中国不仅仅需要从东南亚进口水果,也向东南亚出口温带水果。
地理位置的相近,为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提供了更多的现实便利性。而近年来东盟的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对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提供了更多政策上的方便。
2. 问题的提出
东南亚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东帝汶11个国家。而除了东帝汶,其他10个国家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南亚有“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各国四季均可以生产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
我国主要以温带及亚热带水果生产为主,与东盟有很强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两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接近,双方水果贸易便于运输。加上东盟的成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双方水果贸易更加密切。
由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水果占我们水果出口的比重很大,所以研究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力很有代表性,也有利于研究我们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水果出口贸易。本文期望在研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水果出口东盟有哪些影响因素,中国与东盟巨大的人口资源和市场,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竞争力如何,这都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3. 研究意义
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东盟的各种经济贸易合作也不断加强,这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再者,双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有差异,也具有互补性,导致了双方贸易的产业内互补。
中国和东盟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中国和东盟自然资源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商品结构上的互补。随着中国最近这些年的发展,自然资源正在不断减少,而东盟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地域优势,中国和东盟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更加方便了贸易往来。东盟对中国尤其是自然资源形成了产业内互补。中国从东盟进口自然资源,一方面,满足国内的需求,缓解了自然资源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东盟国家,也有利于发展国内经济。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可以提供技术优势。对于东盟国家来说,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这些国家希望打开中国市场。一些工业刚刚起步的国际,例如印尼,更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增加中国对其投资,而一些欠发达国家,例如柬埔寨等,则希望利用中国的现金技术,加快其经济发展。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通过跨国公司也有利于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发展。在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东盟国家可以在中国寻求巨大的潜在需求。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关税的减少和贸易壁垒的减少,将大大促进双方的贸易量,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深化。
中国和东盟之间区域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又有利于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好的调配合整合资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搜集整理大量文献后,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的状况进行分析。
本人通过对1993年到2012年这20年间中国对东盟水果进出口总额以及中国和东盟每个国家的水果贸易总额进行分析,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对中国和东盟水果贸易中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力求能做到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分析。
2. 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的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由于其中的协调制度(HS)分类比较详细,涉及产品也比较全面,因此主要是从这里查询数据;对于中国国内的一些数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还有一些来自粮农组织数据库等。
(三)技术路线图
问题提出
数据收集 文献整理
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状况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分析—基于TC,RCA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本文的创新
目前国内大多数对水果贸易的研究是从某一类或者某几类具体的水果品种来研究,本文从水果大类上入手,同时又有具体典型的出口水果来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然后再回归到水果大类,来分析提高我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的对策。具有一定新意。
2.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
分析中国与东南亚的水果贸易,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实地考察,只能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实证;由于数据原因,本文只能分析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而没有研究分析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果贸易;本人水平有限,只用了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分析。对于不足的地方,也是本人以后关注的地方。
二、 文献综述
(一) 文献综述
1. 我国与东盟水果互补性研究
东南亚有45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人口大约5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我国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上和东南亚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农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东南亚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水资源、耕地资源都十分丰富。
摘要: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热带水果的贸易现状及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一些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热带水果及其加工品进口量的增长,丰富了中国热带水果消费市场,对东盟国家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影响突出,也提高了中国热带水果贸易的经济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随着低价格东盟热带水果进口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热带水果生产及加工产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果;出口竞争力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一、 引言 2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背景2
1.研究的背景2
2.问题的提出2
3.研究的意义2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3
1.研究方法3
2.数据来源3
(三)技术路线图3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4
1.本文的创新4
2.本文的不足5
二、 文献综述 6
(二)文献综述6
1.我国与东盟水果互补性研究6
2.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水果贸易研究7
3.我国水果对东盟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7
4.文献评述7
三、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分析9
(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说明9
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TC)9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9
(二)我国主要出口水果比较优势的测算与分析 10
1.我国主要出口水果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10
2.我国主要出口水果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12
3.本章小结 12
(三)本章小结 13
四、 影响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14
(一)内部因素14
1.目前我国水果生产情况14
2.我国水果生产品种结构14
3.我们水果质量和品牌问题15
(二)外部因素16
1.需求状况16
2.贸易壁垒对我国水果贸易的影响16
五、 提高中国出口水果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17
(一)实施品牌战略17
(二)政府的扶持17
(三)促进水果生产的产业化经营17
(四)优化产业结构17
(五)加强水果的后期加工和商品化处理,提高水果质量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竞争力分析
国际经济与贸易 李建 16210112
指导老师 严斌剑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背景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量是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也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日常生活中也更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绿色的生活,水果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且传统的中国本地生产的水果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东南亚作为水果盛产的地方,热带水果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居民的需要。
自古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联系密切,东南亚以热带气候为主,而中国更多的盛产温带水果,双方就水果品种而言有巨大的互补性。同时很多地方例如发展程度、劳动力价格等方面也有相似性。东南亚拥有超过45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和超过5亿的居民。对中国而言,东南亚是个巨大的市场。中国不仅仅需要从东南亚进口水果,也向东南亚出口温带水果。
地理位置的相近,为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提供了更多的现实便利性。而近年来东盟的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对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提供了更多政策上的方便。
2. 问题的提出
东南亚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东帝汶11个国家。而除了东帝汶,其他10个国家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由于气候的原因,东南亚有“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各国四季均可以生产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
我国主要以温带及亚热带水果生产为主,与东盟有很强的互补性。另一方面,两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接近,双方水果贸易便于运输。加上东盟的成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得双方水果贸易更加密切。
由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水果占我们水果出口的比重很大,所以研究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力很有代表性,也有利于研究我们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水果出口贸易。本文期望在研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我国水果出口东盟有哪些影响因素,中国与东盟巨大的人口资源和市场,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的竞争力如何,这都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3. 研究意义
中国和多数东盟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和东盟的各种经济贸易合作也不断加强,这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再者,双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有差异,也具有互补性,导致了双方贸易的产业内互补。
中国和东盟都是资源丰富的地区,中国和东盟自然资源方面各有所长。形成了商品结构上的互补。随着中国最近这些年的发展,自然资源正在不断减少,而东盟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的自然资源。再加上地域优势,中国和东盟地理位置上的相近,更加方便了贸易往来。东盟对中国尤其是自然资源形成了产业内互补。中国从东盟进口自然资源,一方面,满足国内的需求,缓解了自然资源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东盟国家,也有利于发展国内经济。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国家,可以提供技术优势。对于东盟国家来说,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这些国家希望打开中国市场。一些工业刚刚起步的国际,例如印尼,更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增加中国对其投资,而一些欠发达国家,例如柬埔寨等,则希望利用中国的现金技术,加快其经济发展。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通过跨国公司也有利于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发展。在各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东盟国家可以在中国寻求巨大的潜在需求。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关税的减少和贸易壁垒的减少,将大大促进双方的贸易量,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深化。
中国和东盟之间区域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又有利于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好的调配合整合资源。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为基础,在搜集整理大量文献后,运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的状况进行分析。
本人通过对1993年到2012年这20年间中国对东盟水果进出口总额以及中国和东盟每个国家的水果贸易总额进行分析,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对中国和东盟水果贸易中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力求能做到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分析。
2. 数据来源
本文关于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的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的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由于其中的协调制度(HS)分类比较详细,涉及产品也比较全面,因此主要是从这里查询数据;对于中国国内的一些数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还有一些来自粮农组织数据库等。
(三)技术路线图
问题提出
数据收集 文献整理
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状况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分析—基于TC,RCA
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 本文的创新
目前国内大多数对水果贸易的研究是从某一类或者某几类具体的水果品种来研究,本文从水果大类上入手,同时又有具体典型的出口水果来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然后再回归到水果大类,来分析提高我国对东盟水果贸易的对策。具有一定新意。
2.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
分析中国与东南亚的水果贸易,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实地考察,只能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无法实证;由于数据原因,本文只能分析中国对东盟水果贸易,而没有研究分析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果贸易;本人水平有限,只用了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来分析。对于不足的地方,也是本人以后关注的地方。
二、 文献综述
(一) 文献综述
1. 我国与东盟水果互补性研究
东南亚有450多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人口大约5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同时我国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上和东南亚有很强的互补性。我国农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东南亚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水资源、耕地资源都十分丰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