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也逐渐地渗透到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二者表现出了更加大范围更加有深度的融合,这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理财方式、支付习惯等。对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及财务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能够对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发展的具体状况做全面的把握与了解。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将利用DEA模型对我国互联网上市公司进行资金利用效率的评价,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这些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与财务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评价和分析结果判断这些企业存在的资金利用效率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关键词 互联网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财务绩效,DEA模型,SPSS软件
目 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 国外研究动态 1
2.2 国内研究动态 2
2.3 简评 3
3 研究设计 3
3.1 研究数据的选取 3
3.2 资金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
3.2.1 投入指标 4
a) 主营业务成本 4
b) 资产总额 4
c) 净资产 4
3.2.2 产出指标 5
a) 主营业务收入 6
b) 净利润 6
c) 净资产收益率 6
3.3 模型分析 6
3.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6
3.3.2 CCR模型 6
3.3.3 BBC模型 7
4 评价结果 9
5 DEA分析 12
5.1 效率值分析 12
5.2 投影分析 13
6 相关性分析 15
6.1 财务绩效 15
6.2 资产负债率 15
6.3 Pearson相关性系数 16
6.4结果 16
6.5 原因分析 18
7 相关政策 19
7.1 加强对互联网上市公司营业成本的预测 1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7.2 完善互联网上市公司的技术改进 19
7.3 提高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 19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 考 文 献 23
附 录 25
附表1 2012年投入产出指标及资产负债率数据 单位:(亿元) 25
附表2 2013年投入产出指标及资产负债率数据 单位:(亿元) 26
附表3 2014年投入产出指标及资产负债率数据 单位:(亿元) 27
附表4 2015年投入产出指标及资产负债率数据 单位:(亿元) 28
附表5 2016年投入产出指标及资产负债率数据 单位:(亿元) 29
附表6 20122016年投入产出指标及资产负债率数据的平均值 单位:(亿元) 30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也逐渐地渗透到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二者表现出了更加大范围更加有深度的融合,这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理财方式、支付习惯等。
国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早,2002 年,有国外学者就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有学者在技术应用层面上提出了金融工具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方式。而当前我国对于互联网的研究仍集中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界定、发展中存在的监管问题和对策以及对传统银行的冲击等方面。谢平等、李有星等分别从模式识别、安全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管仁荣等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的效率的冲击。
企业的经营绩效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企业所在领域本身的特点、发展的周期和市场竞争情况等相关因素,二是由于企业在正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指引下对所拥有的人、财、物、技术等各种有形或无形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综合管理能力。
本文以此为引,利用 DEA模型,从投入产出视角对一些主要的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及财务绩效进行了研究,根据评价和分析结果判断这些企业存在的资金利用效率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这对促进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科菲(2002)研究指出,让企业到另一个对中小股东保护更完善的市场上市,严格的监管环境可以提升信息披露的标准,进一步能够提高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程度,从而增加企业从外部融资的机会。
Manual Jose(1996)第一次发现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的绩效有显著的关系之后,大多数后期的研宄结果显示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又以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呈现负相关关系为主。
Eloranta和Holmstrom(1998)采用固定资产产值率作为生产投资效率的评价指标,对五个国家的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Kennerley和Neely(2003)通过分析案例提出了影响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能因素,设计了企业对绩效体系进行动态能力的衡量评价标准。Christopher和David通过实战研究得出在同等条件下,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模式企业同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具有更高的绩效满意度。
Neely(2004)总结出了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更深层的研究了指标特质对其选择与进化的影响,也从微观的方面研究了绩效评价发展的问题给出了方向。
Z.K.Wang(2011)利用DEA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营运效率进行评价,指出非DEA有效的商业银行的改良措施:精简人员,提高管理水平等。
2.2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对互联网资金利用效率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上市公司货币资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屈盛磊和马广奇(2014)以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为样本,利用DEA模型选取首发超募资金净额、研发支出、资产负债率为输入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为输出指标对其超募资金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得出结论,多数企业超募资金利用效率未能实现DEA有效。
刘美玲、王睿和张超(2014)以20092013年以公司为样本,从广义的资金利用效率角度出发,分析评价上市公司IPO资金利用情况,得出结论,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3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