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角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构建

法律视角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构建[20200505152451]
摘要:食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食品,食品安全也就自然成为了全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曝光,民众对于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也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难以得到公众的信任,因此建立新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就变得刻不容缓。应当在遵循公众广泛参与、国家统筹协调、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重的原则加强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建立健全包括监管体制、信用标准和评级、信息征集与披露,以及相关奖惩机制在内的各项食品安全信用法律制度,从而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及公众健康提供法律保障。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键字: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信用体系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概述1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概念2
(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特点2
(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3
二、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法律建设的现状3
(一)相关法律及政策3
(二)现行制度的弊端分析4
三、国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之借鉴5
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6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应遵循的原则6(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具体法律制度之构建6
五、结语8
致谢8
参考文献8
法律视角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构建
引言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人可以离开食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问可知。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影响了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无信而不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作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者理应诚信生产诚信经营,从立法上构建新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概述
(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概念
关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概念,一般认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秩序为目的,在特定的范围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并且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法律法规、规则、制度规范、组织形式、运作工具、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而组成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国际社会对于“食品安全”这一概念达成的共识认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食物)的栽培、养殖、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出售、消费的各种活动达到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侵害或威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排除致使食用者和其子孙后代生病或者危殆的隐患。我国的法律对于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是,“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的感官性状”[1]。
可以说,食品安全信用是信用一词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使用和衍生,是“食品安全”和“信用管理”两个概念的结合。食品安全信用是向信用这一概念中加入食品安全管理的全过程,使得食物的质量直接与食物的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相关联。在经济领域中,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的过程当中,交易的其中一方为了能够得到另一方的资金、物品或者服务的能力,而许诺另一方未来偿还。由信用的本意和实质可以推出,食品安全信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消费者所提供的食品食用是安全的;二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向消费者所传达出的食品质量的信息是真实的、准确的、全面的,不存在隐瞒或者欺诈的行为。
(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特点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作为一项复杂的法律系统工程,既具有一般法律制度所共有的特点,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主体的特殊性
食品安全信用并非仅仅是产品的信用,而是重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全体信用。所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主体与其他的信用体系有所不同,有其特殊性,这一特点要求在具体制度构建上要将食品企业的信用建设与对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作为两方面展开。因此,食品安全的信用体系构建其规范的主体主要是食品经营者而非食品消费者。
2.内容的关联性
为了形成和维持良好的食品安全信用秩序,发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以及维持社会和谐有序状态的作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有特定的内涵,即在现有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规则的基础上,全面反映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各个环节中对规则的遵守和承诺的履行方面的实际情况[2]。因此,与其他法律制度不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即包含其自身特有的规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也与食品安全其他法律制度、管理规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相互的关联性。
3.规范的系统性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综合体系,由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则、制度规范、组织形式、技术手段、运作工具和运作方式而组成。其在构建上自然包含制度规范、运行体系、信用活动和运行机制等基本方面。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各种规范体现了动态与静态、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形成了系统性体系[3]。
4.措施的制度性
从本质上说,信用虽然是一种伦理上的要求,但鉴于食品安全信用与公众基本权利的密切关联性,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目标的实现,相关措施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社会道义的层面,食品安全信用体制应着力于制度构建,即对信用标准、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披露、信用奖惩等制度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构建。
5.功能的多样性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构建的功能体现在能够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有效地监控食品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促进企业保证食品安全,同时也便于消费者、政府、食品行业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整体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另外,信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体系的构建,还有利于增强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信息透明度,构成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机制,保障食品安全。
(三)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有着诸多的有利因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说,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增强了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使消费者能够容易获得透明化的实际食品安全信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式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私人定制需求,从而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满意度和忠诚度。
从市场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讲,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体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的一系列文件中明确指出“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步骤,也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措施。”法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在规范经济生活中和德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信用体系是相辅相成的。相较于法制体系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由于其更加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其本身更具有生命力和在行业中更具有约束力的特性,显得更为迫切。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根本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步骤[4]。同时,站在全球经济高度,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与其他手段相比,信用具有无法替代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食品安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工作的基础的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应当及时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制度。这要求统一的基础信息标准的尽快制定,以实现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明确信用标准应当包括法定的和允诺的这两项内容,并且在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加以明确,建立完善的标准制度。
3.建立高效的信息征集制度
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运行的基础,对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披露以及监督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具体包括征集主体、征集内容、征集来源、征集原则、征集程序和征集提供要求等内容。建立信息征集制度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良好运行[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fxlw/faxue/2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