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散文创作艺术简论

摘 要纵观周涛的散文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散文创作带有独特的艺术特质。周涛散文具有诗化倾向,以诗为文;体现出浓浓的生态美学意蕴;表达了自己游牧的心态;主张超越规范,张扬自我个性。这种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使周涛散文独具特色,自成一体。
目 录
引 言 5
第一章 以诗为文,散文诗化 6
1.1诗人周涛 6
1.2周涛散文与杨朔散文 7
第二章 生态美学意蕴 8
2.1原生态的写作 9
2.2散文与人类的对话 10
第三章 游牧心态 12
3.1两种文化间的游弋者 12
3.2矛盾与冲突的心理 13
第四章 超越规范,张扬自我 14
4.1 别具一格的创作 14
4.2主张自由和奔放 15
4.3有机整体的散文 16
结 语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引 言
周涛——一位来自新疆的诗人、散文家,以其独具异域风情的散文,使读者闻出了一股原始野性的味道,领略了一种动人心魄的粗犷,挥去了一缕久违的天真童趣。在我读过的他的每一本中,他的照片通常刊登在书的扉页,看起来个子较高,目光犀利,脸部线条棱角分明,他在《吉木萨尔纪事》中也曾作过自画像:“从小眉发混沌不清,决非智者之相,这不免使我沮丧;不料,中年秃顶竟使我额角初开天庭饱满起来,每每镜中端详自我,总觉那片茅草初开的矿地如白岩石一般醒目,反射出银子似的太阳的光芒,故而有时被女诗人赞为‘智慧的白岩石’。”他本人和他的文章一样可爱,他曾在一部书的自我简介中说:“生平随和偶有固执,小事认真大事糊涂;平生无大志,诗是吾家事。如此而已,死而后已。”
周涛对自己的文章是这样评价的:“我是河流,带着沿岸的泥沙和黄土、草棍、枯枝败叶、羊粪蛋儿、马尿,稀里哗啦地就下来了,但那种强大的生命原动力却充满了野性的力量。”周涛的这种说法非常的贴切,他是一条冲动的河流而非平静的湖,他的散文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人性,这需要拥有充足的勇气。周涛将散文创作的视角投向了人与自然,让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和命运进行深入的思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考。周涛在艺术构思上比较随性,喜欢跟着感觉走,从整体来看,其文章没有余秋雨散文那么厚重的文化气蕴,但他的文章是生活的原型,他的魅力之处就在于此。
第一章 以诗为文,散文诗化
周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也是一位富有灵性的诗人。作为诗人,周涛迈着“ 轻盈的舞步”游走在诗的“殿堂”里,智慧的曙光撒落于每一首诗篇当中,让人耳目一新,精神百倍。“读周涛的散文,就好像徜徉在诗的原野里,那里英华缤纷,鹰飞马嘶,生气盎然,令人留连忘返,乐不思蜀”。诗性,贯穿于周涛散文创作的整个历程,就像巩乃斯河, 孕育了周涛并滋润了他的文章,且滋养着他的每一位忠实的读者。充沛淋漓、气势磅礴的诗性是周涛散文奇峰突起的一个重要特征。
1.1诗人周涛
周涛散文的基质掩饰不住他那冲决一切的诗的意蕴。其语言的凝练, 叙述的铺陈,结构的跳跃,以及超高技巧的思想表达,都很好地证明了他诗人的身份。周涛从诗人转为散文家,使其诗人特有的思维习惯和独特的散文创作意识交融于散文作品当中,是对传统散文“叙事与抒情相谐”观点的一种挑战。可以这么说,周涛的散文是站在他诗的肩膀上的。他的散文作品,体现出一种建立在想象力与直觉能力基础上的有着诗意的灵光。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强烈的感情抒发能力,周涛将这种长期以来归属于诗歌的艺术特性巧妙地运用到散文创作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周涛曾说:“我不善于细微的描写,更不善于叙事,我对一部庞大作品的构架能力也很差,我缺乏小说才能。我总的来说是借助于诗的方式。我的思维方式较为接近于诗。我的‘这一套’是通过写诗的多年训练逐渐形成的,我非常感激诗对我的养育。”从这段话中可以发现这是周涛对自己散文写作很诚恳的自审与判断。他明白自身散文创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诗像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流得曲折,流得美。散文就像涨大水时候的沼泽,两岸被淹没了,一片散漫。”周涛用自己的散文写作非常恰当地印证了泰戈尔的这一观点。例如周涛散文《塔里木河》中写道:
它以优美达到忧伤,
像一条河在你的心里流啊流,
流得一切都变湿润了,
一切都变柔软了,
一切都变得有了生命了,
因而你哭了,你的心被这条河感动得无以名状。
你说不出你是被什么感动哭的,
你只是觉得你所见到过的一切,都活在河面上。
你的阅历有多深,河就有多深;
你的想像有多大,河就有多大。
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塔里木河在周涛心目中的地位,塔里木河在周涛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条流淌在古老土地上千年之久的自然之河,它还是一首歌,一首深藏于他心底的美丽而忧伤的歌。诗歌一样优美的语言构成了周涛散文诗性的肌理,他的散文充满着诗的意蕴。“周涛散文中的一个个意象,一系列抒情,就好似是一大串游弋跳跃的音符,构成了其散文的发展脉络和内在旋律。尤其是,在他的散文中常常会有一些类似于意识流手法的介入,用意象以及诗意的留白,在散文的中间留了很多思维活动的空隙,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瓦解了传统散文按部就班的叙述和描写进程,扩大了散文表现的空间。他的散文有艺术思维的跳跃性、灵活性和想象力奇崛并存的特性。”
1.2周涛散文与杨朔散文
周涛在散文创作上的追求与散文家杨朔的写作方式很相似,他们都想从自然与社会的细微之处发现优美和崇高,通过情景交融的描写来完成自己作品的所谓“诗化”。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散文家杨朔的“散文诗化”,其实是中国当代散文对中国古典美学情趣的具体实践。从杨朔散文的内容和创作手法上看,他的散文还停留在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浅层面上。如果说杨朔是浅层次“散文诗化”的话,那么,周涛“以诗为文”就是将散文深层次的诗化。为什么周涛的散文是深层次的散文诗化呢? 因为周涛散文把握世界的方式是诗性的并且周涛的散文深刻地表现出了诗的精髓:自由、抒情和想象。周涛曾经说过:“散文的“散”的意思就是自由,散文的意思就是自由文,自由是散文的生命。”在周涛的眼中,散文成了作家抒发思想感情最自由的表达方法。所以在我看来周涛散文的诗化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周涛的散文有着诗一样细腻而真挚的感情,瑰丽深远的想象,并且还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拟人化色彩。例如《秋风的手》这篇文章中写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08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