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印良品的营销策略研究(附件)【字数:10953】

摘 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企业则作为经济的一种具体展现形式,在21世纪有无数个企业。有的企业能迅速冒尖,崭露头角然而有的企业却如雨落大海,泯灭于无形,快速出现快速消失,如昙花一现。尽管如此,但还是有更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只看到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却没有考虑到企业如何管理,如何获取利益,如何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谈到获取利益,开拓市场就离不开营销策略的分析。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只要他想经营的好,想扩大就要考虑营销策略这个问题。我认为营销策略就像企业的生命线。正确的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腾飞,击败竞争对手。反之错误的策略会使企业日趋月下。如何做出正确的营销策略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现在许多企业才开始重视营销策略或对营销策略认知不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本文选取无印良品,采用查阅资料法,通过营销策略分析,结合已有资料,分析无印良品的营销策略,了解无印良品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分析借鉴,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借鉴。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现状 1
1.3研究的意义 2
1.4研究的方法 3
第二章 无印良品介绍及品牌竞争对手分析 4
2.1无印良品的介绍 4
2.2品牌定位无品牌理念 4
2.3品牌消费者分析,竞争对手分析 4
第三章 无印良品的营销策略分析 6
3.1营销策略分析 6
3.2产品策略 6
3.3价格策略 7
3.4渠道策略 8
3.5促销策略 8
3.6营销策略的优劣势 9
第四章 无印良品成功之道 10
4.1品牌特色 10
4.2选择优质的材料 10
4.3工序的改善 10
4.4简洁的包装 10
第五章 无印良品发展建议与展望 11
5.1无印良品发展建议 11
5.2品牌展望 11
5.3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营销就是一个终极武器 。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商品,碌碌无为。人们的购买行为没什么不同,广告成本也相差无几,企业就算加班加点,加班轮班也不会带来什么优势。但是如果让你的员工和销售人员都能给你带来之于销售对手三四倍的业绩,让你从广告中获得之于竞争对手10倍的利益如果你能向顾客每年额外转卖无数次,并且向他们提供有很大利益的产品或服务。你就可以以非常巨大的优势领先你的竞争对手,吸引更多的客户。
碌碌无为与百万富翁的差别就在于营销策略的区别。
1.2研究现状
营销策略是指企业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与有效的购买力,有组织的进行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合适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这也称之为4Ps营销组合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营销策略也在与时俱进着,但无论如何发展,它的核心始终没有改变: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利用,将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推广,并且使企业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美国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率先提出了营销理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的先驱者是Edward D. Jones,Simon Litman,Georege M. Fisk和James E. Hagerty,他们孜孜不倦的学习研究得出的成果推动了营销学的发展。早期出现的威斯康星学派,起到了市场开拓的作用。产品是一个企业提供给顾客的最直观的东西,是顾客与企业交流的第一步,顾客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产品的,而产品并不单单是商品,还包括服务、人员、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近代以来,欣欣向荣的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营销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4ps理论,着重阐述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在市场营销中的关系。然而,时代的发展总是迅速的,新产品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4ps理论已经稍微有点过时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于是在80年代,美国劳特朋分析4ps存在的问题,然后在4ps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即4cs,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消费者,从消费者需求、便利性、沟通和愿意支付的成本等方面分析营销问题。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论在当时是新奇的,它开拓了一个新的营销观念。极大的促进了市场营销学的发展。
中国国内的营销策略研究脱胎于国外的研究和理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今主流的营销理论主要有李光斗的情感营销,廖靓的消费者为上理论,陈茂良的品牌营销理论以及熊旭东等人的电子营销理论等,它们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与趋势,同时为中国营销理论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1.2.1国外发展现状
无印良品是西友株社于1980设立的PB品牌,1983年在东京成为首家独立旗舰店,受到消费者的支持和肯定 ,到如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现在拥有员工2890多人。每年销售额达1151亿日元。 现在,日本有121家店铺,146家销售点,他已经是日本最大的生活零售商店。 到了2013年,MUJI已经在23个国家设立243家分店。 MUJI的设计得到消费者的高度评价,不仅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还取得了商店的营业执照。荣获德国“iF设计大奖”五枚金牌,这是非常荣幸的。如今无印良品的年销量达到200亿发展现状良好。
1.2.2国内发展现状
与无印良品在国外发展的热火朝天不同,无印良品在中国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其一是扩张过快。无印良品登陆中国是2005年,而在2013年就开了100家店。2013年一年新开了35家店,其中12月就开出了12家店。而且在中国的无印良品均为直营店。然而迅速的开店并未能给无印良品带来与之相符的收益。中国虽销售总数较其他海外地区相对高,但每家店的平均收益却不尽如人意。
其二是中日消费理念偏差。无印良品初入中国时,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此时大众倾向于购买高端奢侈品等身份象征商品。然而这与无印良品的无品牌理念有所出入,使得无印的商品只吸引了一部分追求极致质量和简洁设计的客户。将其理念原则推广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
由于物流等多方面因素,无印良品在中日两国的定价是不同的,中国的价格比日本高出许多。无印的品牌理念是“有理由的平价”,日本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导致无印良品在中国地位较高。因此无印良品在中国的消费者多为中高端人群,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
其三是成本的浪费。无印良品在中国店铺虽多,但由于中国销售额小,大多无法达到工厂的最低定额,故商品大多在中国生产,运往日本,再由日本方分批装配运送回中国,其间物流成本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由于从日本运到中国,属于进口产品,关税也导致了成本的流失,这也是无印良品中国地区售价高的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3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