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研究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研究[20200414180310]
摘 要
大学生风华正茂,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和变化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的消费观,消费观状况往往暗示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对某种生活方式向往,从而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何种状况。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这一调查活动十分的必要。并且从中看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提供新的参考和帮助。所以,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并提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观念;影响因素
目 录
1.引 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2.文献综述 2
3.研究方法 5
3.1调查方式 5
3.2调查结果 5
3.3调查分析 8
4.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因素 10
4.1外部因素 10
4.1.1政治与经济因素 10
4.1.2文化因素 10
4.1.3生活方式与经济状况 10
4.2内部因素 11
4.2.1个性与自我观念 11
4.2.2心理因素 11
5.研究结果 12
5.1当前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分析 12
5.1.1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12
5.1.2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和名牌 12
5.1.3储蓄观念淡薄 12
5.2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12
5.2.1消费形式提前与社会接轨 12
5.2.2许多大学生存在从众、攀比心理 13
5.2.3浪费奢侈现象严重 13
6.推进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14
6.1多途径推动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 14
6.2培养大学生理财观念 14
6.3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 15
7.总 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 录 18
致 谢 19
1.引 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如今的经济生活中,引领着消费时尚、推动着社会消费构成的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活动,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消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观念与意识较淡薄,消费结构不合理,花在学习上的费用少,花在娱乐、购物上的较多。消费心理不健全,盲目、无计划的从众消费等问题都严重。毕竟我们现在还是一个纯消费者,就算部分同学偶尔会去做兼职,但那毕竟只是我们所花费费用的小部分,用父母的钱来挥霍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举措。
1.2研究目的
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旨在改善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观念。使他们学会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并且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
2.文献综述
随着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大学生的数量不多的增多,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消费者越来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但作为大学生,有着消费需求和经济来源的矛盾,因此往往满足不了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引发一些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在全体人口消费中占了很重要的比例,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且对未来消费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可以反映出其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闫缨教授认为,当人们进行消费活动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所以消费过程既体现着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也体现着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因此消费也会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影响、塑造者主体[1]。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时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人, 进行科学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重要的是未来他们将是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经济收人者, 将是文化水平较高而事业有成的消费者, 还可能是生产或消费政策的制定者。而且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他们的消费观念对社会整体的消费观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事关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因此,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 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 有利于社会经济和道德文化更好的发展。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且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一般采用价值系统来研究。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例如,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2]。从消费心理和价值层面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门学者吴绍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和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许家铭对大学生消费决策型态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梁伊杰对台北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消费行为的研究、罗博铭对大学生绿色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任丽美对大学生生活型态差异对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大陆学者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关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3]。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上,而产品只是参与研究的一个工具。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4]??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一心求学、不问世事的状态了,他们追求新颖,突出个性,引领消费时尚;他们也活泼感性,率性而为,但是消费时却不免冲动。现在的时代拥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比如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美容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
从大学生自身心理的方面出发,这个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成熟的时期,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家长的照顾和关怀。许多家长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经济情况造成压力,因此选择不告诉孩子家庭的经济情况,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家庭的困难,不知道父母的辛劳,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同时他们长期受父母照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理财经验。进入大学后,家长不在身边照顾和指点,极容易受错误的消费观误导,在花销上没有计划,没钱了便向父母索要;再加上部分学生存在着虚荣心,认为自己在消费水平上不能低于其他同学,为了自己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而不惜牺牲健康、教育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欲望。此外,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情绪化消费。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到,消费既制约于物质因素,也与社会因素有关,并受到作为社会关系范畴的消费观的制约。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观主要表现在:第一,消费节奏加快、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第二,追逐时尚和新潮;第三,消费误区引导下过度的消费[5]。
从社会、家庭和媒体三个方面原因剖析当今消费社会下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归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消费观念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其以一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渗入我国,并且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方消费观的交锋,更是一种必然现象。大学生在如今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他们在吃肯德基,喝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与其说这是物质和视听的享受,不如说是“温水煮青蛙”,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次,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家庭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家庭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些父母自己就有着错误消费观,无形中也就误导他们错误的消费观念。再次,大众传媒在这个时代如此的发达,作为消费社会摇旗呐喊的角色,大学生也受到媒体的宣传影响[6]。
摘 要
大学生风华正茂,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的现状和变化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的消费观,消费观状况往往暗示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对某种生活方式向往,从而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何种状况。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这一调查活动十分的必要。并且从中看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的在校生活提供新的参考和帮助。所以,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并提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观念;影响因素
目 录
1.引 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 1
2.文献综述 2
3.研究方法 5
3.1调查方式 5
3.2调查结果 5
3.3调查分析 8
4.影响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因素 10
4.1外部因素 10
4.1.1政治与经济因素 10
4.1.2文化因素 10
4.1.3生活方式与经济状况 10
4.2内部因素 11
4.2.1个性与自我观念 11
4.2.2心理因素 11
5.研究结果 12
5.1当前大学生消费特点的分析 12
5.1.1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 12
5.1.2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和名牌 12
5.1.3储蓄观念淡薄 12
5.2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 12
5.2.1消费形式提前与社会接轨 12
5.2.2许多大学生存在从众、攀比心理 13
5.2.3浪费奢侈现象严重 13
6.推进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建议 14
6.1多途径推动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 14
6.2培养大学生理财观念 14
6.3营造良好的社会消费风气 15
7.总 结 16
参考文献 17
附 录 18
致 谢 19
1.引 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在如今的经济生活中,引领着消费时尚、推动着社会消费构成的改变。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活动,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消费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理财的观念与意识较淡薄,消费结构不合理,花在学习上的费用少,花在娱乐、购物上的较多。消费心理不健全,盲目、无计划的从众消费等问题都严重。毕竟我们现在还是一个纯消费者,就算部分同学偶尔会去做兼职,但那毕竟只是我们所花费费用的小部分,用父母的钱来挥霍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举措。
1.2研究目的
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理,旨在改善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状况和消费观念。使他们学会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并且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
2.文献综述
随着国家实行高校扩招政策,大学生的数量不多的增多,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备受社会的关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消费者越来来越受到市场的重视,但作为大学生,有着消费需求和经济来源的矛盾,因此往往满足不了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引发一些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在全体人口消费中占了很重要的比例,而且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并且对未来消费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可以反映出其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学校的教育管理。闫缨教授认为,当人们进行消费活动的时候,社会关系也就显露出来。所以消费过程既体现着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也体现着商品的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形成、运动、转换和消解的过程,因此消费也会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影响、塑造者主体[1]。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时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人, 进行科学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重要的是未来他们将是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经济收人者, 将是文化水平较高而事业有成的消费者, 还可能是生产或消费政策的制定者。而且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他们的消费观念对社会整体的消费观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事关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因此, 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 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 有利于社会经济和道德文化更好的发展。
从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行为且重点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一般采用价值系统来研究。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有着紧密的关系,价值观在消费者行为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认可。例如,美国消费者行为学家亨利·阿塞尔认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会影响其成员的购买和消费模式[2]。从消费心理和价值层面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门学者吴绍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和模式的研究,台湾学者许家铭对大学生消费决策型态与价值观关系的研究、梁伊杰对台北市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消费行为的研究、罗博铭对大学生绿色消费品消费行为的研究、任丽美对大学生生活型态差异对移动电话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等,大陆学者朱丽叶对大学生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倾向的研究、杨传忠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宋绍成关于大众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李光南等对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研究以及刘世雄对大学生消费存在聚群现象的研究[3]。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决策的心理过程上,而产品只是参与研究的一个工具。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4]??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一心求学、不问世事的状态了,他们追求新颖,突出个性,引领消费时尚;他们也活泼感性,率性而为,但是消费时却不免冲动。现在的时代拥有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比如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美容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
从大学生自身心理的方面出发,这个阶段是一个走向成熟却又未真正成熟的时期,而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家长的照顾和关怀。许多家长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因为家庭的经济情况造成压力,因此选择不告诉孩子家庭的经济情况,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家庭的困难,不知道父母的辛劳,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同时他们长期受父母照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理财经验。进入大学后,家长不在身边照顾和指点,极容易受错误的消费观误导,在花销上没有计划,没钱了便向父母索要;再加上部分学生存在着虚荣心,认为自己在消费水平上不能低于其他同学,为了自己消费水平不断升级而不惜牺牲健康、教育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欲望。此外,大学生中经常出现情绪化消费。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到,消费既制约于物质因素,也与社会因素有关,并受到作为社会关系范畴的消费观的制约。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当前大学生们的消费观主要表现在:第一,消费节奏加快、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第二,追逐时尚和新潮;第三,消费误区引导下过度的消费[5]。
从社会、家庭和媒体三个方面原因剖析当今消费社会下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归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消费观念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其以一种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渗入我国,并且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东西方消费观的交锋,更是一种必然现象。大学生在如今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他们在吃肯德基,喝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与其说这是物质和视听的享受,不如说是“温水煮青蛙”,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次,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的家庭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家庭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有些父母自己就有着错误消费观,无形中也就误导他们错误的消费观念。再次,大众传媒在这个时代如此的发达,作为消费社会摇旗呐喊的角色,大学生也受到媒体的宣传影响[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scyx/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