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当前,旅游业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时期。旅游的空间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时间范围也不断拓展,在国家倡导“全域旅游”的背景之下,多数县域在经历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后,为实现旅游业的转型,越来越将全域旅游确定为旅游发展的主体战略。本文遂引入全域旅游这一新兴理念,从全域旅游的视角,以浙江省安吉县为研究区域和典型样本,分析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安吉县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的得失,以期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县域旅游提供行之有效的样本经验和参考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界定及其关系1
(一)县域旅游概念界定1
(二)全域旅游概念界定2
(三)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内在联系2
二、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一)安吉旅游发展概述2
(二)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2
(三)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 3
三、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 3
(一)全域化统筹,规划先行3
(二)观光住宿向休闲度假的转型3
(三)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机制4
(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4
(五)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寻求跨界产业合作4
四、安吉全域旅游发展道路上的困境4
(一)农家乐产品多样性弱,传统业态亟待转型升级5
(二)旅游交通设施供给性弱5
(三)旅游人才保障性仍然较弱5
(四)旅游服务水平优质性弱 5
(五)社会管理问题层出不穷5
五、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研究6
(一)优化旅游服务体系,营造全域旅游服务氛围6
(二)夯实全域旅游人才基础,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6
(三)主客共享,建设全域旅游惠民便民体系6
(四)绿色高端招商选资,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7
六、结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界定及其关系
(一) 县域旅游概念界定
县或者县级市是中国行政级别中的基本区划,也是城乡关联最为密切的基本单位。据统计,中国总共有2000多个县,这些县域所拥有的人口、土地规模和其在国家经济中的GDP构成都决定着他们蕴藏着相当大的旅游发展潜力。[1]
依照学术领域的理论化探究,县域旅游可以解释为以县一级行政地理区划为空间的,依托地域经济特色,以优势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周边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酒店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撑,以具有独特体验的旅游休闲活动为吸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形态。[2]因此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寻找一条适合县域旅游发展的路径是为县域经济引擎提速的必然要求。
(二)全域旅游概念界定
2016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县域旅游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新的路径。
全域旅游可以解释为在一定范围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硬件设施、规划政策等进行系统性、全方位地强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达到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3]简而言之,全域旅游是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规划及整合营销的结合,是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链协作和产业升级的途径。
全域旅游的本质在于通过重新整合区域资源,打破单一景区一枝独秀和独大的格局,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全域旅游的核心为“四新”理念,包括全新的产品观念、资源观念、市场观念以及全新的产业观念,其落实必须要从全要素、全方位、全行业、全时空、全部门、全社会等八个方向入手谋划,其开展需要具备社会、人口以及资源等基础条件。[4]
(三)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内在关系
考察有关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理论成果,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
1、全域旅游战略所提供的全新的路径,可以促进县域旅游的转型升级。[5]县域旅游发展应以全域化规划为支撑,以发展“大旅游”为目标,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整个县域的旅游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提升县域旅游综合实力。
2、县级单位是全域旅游目前最优的实践范畴。全域旅游的地域范围当然不只限于县域,还可以在市域、省域、跨省经济协作圈、城市群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里规划实施。但全域旅游在现阶段没有条件搞大规模的多层次开发,相对其它区域而言,县域地域范围更小,同样由行政区划分散所带来的掣肘、阻力更小,更有利于资源的统一调配,有利于对整个区域的旅游产业进行集中管控,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将全域旅游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打造出更具地方特色、更具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整体形象。[6]因而重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实践更应得到鼓励和支持。
二、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安吉旅游发展概述
安吉县坐落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长三角腹地,南接杭州,东连上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县面积 1886 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安吉县积极践行习主席在浙江任期上考察安吉农村时提出的著名的两山论断,不断推进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百余个行政村全覆盖,名列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第一名。旅游产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乡村生态旅游为基础、以竹茶文化旅游为特色、以户外休闲旅游为突破的发展道路,先后荣获国家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等称号。[7]2016 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3.2亿元,是2011年的2.5倍、4.5倍,年均增长超过15%,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二)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首先安吉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景色怡人的自然景观,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其次旅游资源集聚组合也比较适当,县内山水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交相掩映。中国竹乡这一品牌非常凸显,主旋律鲜明。遍及全县的茂林修竹,为发展安吉县以竹乡为特色的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安吉是江南早期文明的源头,源远流长的历史,精致典雅的文化,在浙江省范围内优势明显。安吉的吴越遗址文化、邮驿文化、书画文化、竹文化、孝文化和茶文化,都独具魅力,较之生态自然也毫不逊色。这为全域旅游的开展奠定旅游资源基础。[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界定及其关系1
(一)县域旅游概念界定1
(二)全域旅游概念界定2
(三)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内在联系2
二、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一)安吉旅游发展概述2
(二)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2
(三)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 3
三、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 3
(一)全域化统筹,规划先行3
(二)观光住宿向休闲度假的转型3
(三)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机制4
(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4
(五)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寻求跨界产业合作4
四、安吉全域旅游发展道路上的困境4
(一)农家乐产品多样性弱,传统业态亟待转型升级5
(二)旅游交通设施供给性弱5
(三)旅游人才保障性仍然较弱5
(四)旅游服务水平优质性弱 5
(五)社会管理问题层出不穷5
五、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对策研究6
(一)优化旅游服务体系,营造全域旅游服务氛围6
(二)夯实全域旅游人才基础,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6
(三)主客共享,建设全域旅游惠民便民体系6
(四)绿色高端招商选资,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7
六、结语7
致谢7
参考文献8
安吉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界定及其关系
(一) 县域旅游概念界定
县或者县级市是中国行政级别中的基本区划,也是城乡关联最为密切的基本单位。据统计,中国总共有2000多个县,这些县域所拥有的人口、土地规模和其在国家经济中的GDP构成都决定着他们蕴藏着相当大的旅游发展潜力。[1]
依照学术领域的理论化探究,县域旅游可以解释为以县一级行政地理区划为空间的,依托地域经济特色,以优势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周边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酒店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撑,以具有独特体验的旅游休闲活动为吸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形态。[2]因此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寻找一条适合县域旅游发展的路径是为县域经济引擎提速的必然要求。
(二)全域旅游概念界定
2016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县域旅游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新的路径。
全域旅游可以解释为在一定范围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硬件设施、规划政策等进行系统性、全方位地强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达到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3]简而言之,全域旅游是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规划及整合营销的结合,是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链协作和产业升级的途径。
全域旅游的本质在于通过重新整合区域资源,打破单一景区一枝独秀和独大的格局,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全域旅游的核心为“四新”理念,包括全新的产品观念、资源观念、市场观念以及全新的产业观念,其落实必须要从全要素、全方位、全行业、全时空、全部门、全社会等八个方向入手谋划,其开展需要具备社会、人口以及资源等基础条件。[4]
(三)全域旅游与县域旅游的内在关系
考察有关县域旅游与全域旅游的理论成果,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
1、全域旅游战略所提供的全新的路径,可以促进县域旅游的转型升级。[5]县域旅游发展应以全域化规划为支撑,以发展“大旅游”为目标,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整个县域的旅游体系,并以此为指导提升县域旅游综合实力。
2、县级单位是全域旅游目前最优的实践范畴。全域旅游的地域范围当然不只限于县域,还可以在市域、省域、跨省经济协作圈、城市群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里规划实施。但全域旅游在现阶段没有条件搞大规模的多层次开发,相对其它区域而言,县域地域范围更小,同样由行政区划分散所带来的掣肘、阻力更小,更有利于资源的统一调配,有利于对整个区域的旅游产业进行集中管控,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将全域旅游这一全新的发展理念落实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打造出更具地方特色、更具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整体形象。[6]因而重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实践更应得到鼓励和支持。
二、安吉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安吉旅游发展概述
安吉县坐落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长三角腹地,南接杭州,东连上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县面积 1886 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安吉县积极践行习主席在浙江任期上考察安吉农村时提出的著名的两山论断,不断推进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一百余个行政村全覆盖,名列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第一名。旅游产业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初步形成了以乡村生态旅游为基础、以竹茶文化旅游为特色、以户外休闲旅游为突破的发展道路,先后荣获国家首个生态县、联合国人居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等称号。[7]2016 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3.2亿元,是2011年的2.5倍、4.5倍,年均增长超过15%,旅游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二)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首先安吉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景色怡人的自然景观,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其次旅游资源集聚组合也比较适当,县内山水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融合,交相掩映。中国竹乡这一品牌非常凸显,主旋律鲜明。遍及全县的茂林修竹,为发展安吉县以竹乡为特色的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安吉是江南早期文明的源头,源远流长的历史,精致典雅的文化,在浙江省范围内优势明显。安吉的吴越遗址文化、邮驿文化、书画文化、竹文化、孝文化和茶文化,都独具魅力,较之生态自然也毫不逊色。这为全域旅游的开展奠定旅游资源基础。[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