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文化在民宿经营中的应用研究(附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要素成为各地旅游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了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济南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路中“水”的所在地,拥有丰富的泉水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宿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泉”文化特色在济南民宿经营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具有泉文化特色的产品开发基于表面,更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没有被挖掘包括欣赏、体验、参与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济南泉文化与民宿的经营相结合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促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的打造,对于提升济南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3
(一)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 3
(二)泉文化的相关研究 3
(三)文化在民宿经营中的应用 4
三、研究方法 6
(一)文献研究法 6
(二)实地调察法 6
(三)访谈法 6
四、济南民宿经营现状分析 7
(一)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中应用情况 7
(二)泉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应用中的存在的不足 7
五、民宿经营中应如何承载和传播泉文化 9
(一)充分开发泉价值,提高经营者地域文化自豪感 9
(二)加强特色化经营,弘扬特色文化 9
(三)遵循功能多样性原则,民宿产品多元化发展 9
(四)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对泉文化的领悟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 录 14
致 谢 14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般认为,民宿这一概念的来源最早始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时期,仅仅是为了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早餐和住宿两种服务。还存在另外一种说法,民宿产生于日本,居民将自己家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房屋进行装修,改为家庭旅馆并提供住宿、导游等服务对外经营。当前,在济南的民宿中,一些经营者仍然把民宿定义为简单的提供住宿和餐饮的场所,尚未形成成熟的民宿经营体系。所以随着客源市场的需求,民宿需要寻求新的突破。本研究的开展主要是根据当前的社会行业环境,基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济南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民宿产品不断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住宿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民宿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脱离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突破。以济南为例,将泉文化作为发展的背景,发展民宿经营的新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基本的吃住行等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民宿经营就需要创造出更加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旅游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全面和可扩展的,为了满足顾客的文化需求,这就促使住宿业需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形态。
还有一点就是“泉”文化作为济南的特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调查研究民宿发展较早的地区可以发现,民宿起源的本质其实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传统的酒店的标准化、模式化经营环境满足不了游客对于文化的要求。要想促进济南民宿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传播弘扬济南的泉文化,必须将民宿和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合理的融合。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研究民宿的经营环境,主要运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泉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出地域文化与民宿经营的现状及融合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以后的学者对济南的泉文化或者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拓展思路。
2.实践意义
通过对泉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中的应用做出研究,为济南民宿经营者的经营或其他地区民宿文化特色经营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他们在特色化经营过程中进行特色产品、特色活动、特色建筑、特色管理和特色文化的开发。从而带动济南地区民宿和旅游业的发展,缓和贫富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在民宿经营发展过程中,对济南的泉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增强城市知名度及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各位学者主要针对民宿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主要突破点在于创新经营模式、构建营销体系以及发展方向问题。例如学者谈积( 2016)在对扬州的民宿经营研究时提到,民宿是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目前民宿客栈的发展现状,提出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涵建设,使民宿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1]。学者邢剑飞(2016)在对杭州民宿进行相关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民宿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民宿品牌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经营主体缺乏交流等问题,提出着力凸显地方特色、构建立体营销体系等相应对策[2]。学者卢萍与薛丽华(2017)在对乡村民宿研究时,提出了民宿是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行情火爆、充满潜力。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城市化倾向[4]。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民宿经营的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分析民宿的顾客群体来帮助民宿经营者探索更好的经营方式。比如Gunasekaran在研究中提到商住、早睡、宾馆等住宿设施为那些不喜欢传统旅馆而喜欢住宿的游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考虑到产品的差异性——无论是敏锐度还是现实性,游客选择替代住宿的动机可能与传统住宿有所不同。与传统酒店相比,另类酒店提供了不同的旅游产品,有几点不同之处。从客人在其他住宿的主要数据收集,影响他们的决定的因素。使用因子分析确定停留时间。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将有助于替代酒店经营者形成有意义的和有吸引力的不同点[5]。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3
(一)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 3
(二)泉文化的相关研究 3
(三)文化在民宿经营中的应用 4
三、研究方法 6
(一)文献研究法 6
(二)实地调察法 6
(三)访谈法 6
四、济南民宿经营现状分析 7
(一)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中应用情况 7
(二)泉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应用中的存在的不足 7
五、民宿经营中应如何承载和传播泉文化 9
(一)充分开发泉价值,提高经营者地域文化自豪感 9
(二)加强特色化经营,弘扬特色文化 9
(三)遵循功能多样性原则,民宿产品多元化发展 9
(四)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对泉文化的领悟 10
结 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 录 14
致 谢 14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般认为,民宿这一概念的来源最早始于欧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时期,仅仅是为了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早餐和住宿两种服务。还存在另外一种说法,民宿产生于日本,居民将自己家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房屋进行装修,改为家庭旅馆并提供住宿、导游等服务对外经营。当前,在济南的民宿中,一些经营者仍然把民宿定义为简单的提供住宿和餐饮的场所,尚未形成成熟的民宿经营体系。所以随着客源市场的需求,民宿需要寻求新的突破。本研究的开展主要是根据当前的社会行业环境,基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济南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民宿产品不断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住宿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民宿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脱离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突破。以济南为例,将泉文化作为发展的背景,发展民宿经营的新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基本的吃住行等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民宿经营就需要创造出更加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旅游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全面和可扩展的,为了满足顾客的文化需求,这就促使住宿业需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形态。
还有一点就是“泉”文化作为济南的特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调查研究民宿发展较早的地区可以发现,民宿起源的本质其实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传统的酒店的标准化、模式化经营环境满足不了游客对于文化的要求。要想促进济南民宿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传播弘扬济南的泉文化,必须将民宿和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合理的融合。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从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研究民宿的经营环境,主要运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泉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出地域文化与民宿经营的现状及融合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对策,为以后的学者对济南的泉文化或者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拓展思路。
2.实践意义
通过对泉文化在济南民宿经营中的应用做出研究,为济南民宿经营者的经营或其他地区民宿文化特色经营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他们在特色化经营过程中进行特色产品、特色活动、特色建筑、特色管理和特色文化的开发。从而带动济南地区民宿和旅游业的发展,缓和贫富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发展。同时在民宿经营发展过程中,对济南的泉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增强城市知名度及文化的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民宿经营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广泛,各位学者主要针对民宿经营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主要突破点在于创新经营模式、构建营销体系以及发展方向问题。例如学者谈积( 2016)在对扬州的民宿经营研究时提到,民宿是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结合目前民宿客栈的发展现状,提出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内涵建设,使民宿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1]。学者邢剑飞(2016)在对杭州民宿进行相关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民宿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民宿品牌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经营主体缺乏交流等问题,提出着力凸显地方特色、构建立体营销体系等相应对策[2]。学者卢萍与薛丽华(2017)在对乡村民宿研究时,提出了民宿是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行情火爆、充满潜力。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城市化倾向[4]。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民宿经营的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分析民宿的顾客群体来帮助民宿经营者探索更好的经营方式。比如Gunasekaran在研究中提到商住、早睡、宾馆等住宿设施为那些不喜欢传统旅馆而喜欢住宿的游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考虑到产品的差异性——无论是敏锐度还是现实性,游客选择替代住宿的动机可能与传统住宿有所不同。与传统酒店相比,另类酒店提供了不同的旅游产品,有几点不同之处。从客人在其他住宿的主要数据收集,影响他们的决定的因素。使用因子分析确定停留时间。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将有助于替代酒店经营者形成有意义的和有吸引力的不同点[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