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研究
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研究[2020041519574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物质文化享受的同时越发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作为精神享受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他们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渴望拥抱大自然,期望能够摆脱在大城市的那种无形的压力。水利风景区随之便成了人们寻求旅游的一个绝佳地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旅游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利风景区也在不断的自我强化,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制定和发展完善与水利风景区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发展我国水利旅游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和处理水利旅游建设发展不断变化的形势,确保水利风景区的绿色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水利旅游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一些已有标准规范也需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被进一步扩充完善,与此同时,需要新制定出台相关有重大意义的,对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有利的标准规范,如出台规范水利风景区运营的新标准,明确规定水利风景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本文对水利风景区现有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水利风景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制定的标准规范以及对水利风景区提供稳固的支撑,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一旦被制定就应该严格对其进行贯彻执行。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对策建议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1
1.2.1研究目的..1
1.2.2研究意义..1
1.2.3研究方法..2
1.3研究内容与框架.2
1.3.1研究的内容..2
1.3.2研究的框架..3
2.水利风景区及其标准规范体系现状.4
2.1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4
2.2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4
2.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5
2.3.1风景资源评价..5
2.3.2开发利用条件评价..6
2.3.3环境保护评价..7
2.3.4管理评价..8
2.3.5水利风景区评价方法 .8
2.4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规范.9
2.5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 ..10
2.6水利风景区管理规范标准...12
2.7水利风景区社会责任与义务...12
3.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补充完善建议..13
3.1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的补充完善...13
3.1.1进一步丰富水利风景区资源的评价角度13
3.1.2充分考虑环境质量13
3.1.3充分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13
3.2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补充完善...13
3.3制定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14
3.4水利风景区管理规范标准的补充完善...15
3.5制定水利风景区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相关规定. 16
4.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制定及执行的相关建议..17
4.1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的制定...17
4.2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的执行...17
5.结论与展望...18
5.1研究结论...18
5.2展望...18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增加,人们在关注生理需要的同时也日益开始关注精神需求,这就促使人们愿意走出家门,离开办公桌去寻找精神上的享受。旅游便成了人们出门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而促使了水利风景区的崛起与发展。与此同时,全国水利风景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各水利风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为此水利部景区办及其他相关主体开始重视水利风景区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制定和发展与水利风景区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对于保持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化,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框架,但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水利风景区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更好的服务和管理水利旅游事业,一些早已制定运行的标准规范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通过调查研究重新规划研究,并且被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也需要新研究制定出台与之相关的有重大意义的标准规范,如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管理规范标准、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
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2.1研究目的
以我国水利风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理论和绿色旅游理论为指导,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的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进行剖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有建设性的完善建议和意见,以保证我国水利风景区的运营不断规范化。使我国水利风景区朝特色化、多元化、体系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1.2.2研究意义
以“创造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为主题,通过对我国现存的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深度剖析,充分认识我国水利旅游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缺陷,通过建模分析现存的评价标准、运营规范、设计规范以及管理标准规范等因素,对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以扩充完善现有的规范和标准,促进标准规范的执行,创建和谐水利风景区,实现持续发展。
1.2.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中国期刊网等专业数据库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同时以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相关研究论文和数据为参考,同时,通过国家水利部官方网站搜寻相关信息,结合自身的分析和总结方法,对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促进水利风景区和谐发展。
(2)系统研究法
借鉴旅游学方面的思想,对已经存在的国内外专家对于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取其精华,与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相融合,寻找出优化建议,保证我国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1.3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鲜明的阐述。
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水利风景资源状况,评价标准,规划设计规范,运营规范,管理规范标准以及水利风景区的责任与义务状况的深度研究,分析出我国水利风景区以及其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
第三部分,为了促进水利风景区的规范发展,对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补充完善提出建议。
第四部分,综合国内外理论以及水利风景区各方面的现状,对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部分,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过程的创新和局限,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1.3.2研究框架
描述
图1-1 文章研究框架
2、 水利风景区及其标准规范体系现状
2.1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
我国江河纵横,河流众多,分布广泛。长江、黄河、松辽等七大河流汇集成千万条分支河流。根据我国水利部数据显示,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水面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3个,500~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8个,10~5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600余个;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冰川、瀑布、泉点以及遍布大江南北的湿地、沼泽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与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堤防,水闸和灌溉区,以及广阔的水土流失治理区,这些水利工程被建造的初衷是用来灌溉和防洪,在发挥其基础作用的同时,这些工程也在无形中产生了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旅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从现状来看,这些水利资源基本处于无人开发无人管理的粗放开发状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物尽其用。
2.2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
为了做到物尽其用,同时保证水利风景区的稳步发展,在2001年7月,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其办公地点设立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其在成立之后颁布实施了大量的法规条款:如2004年5月8日的《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8月1日的《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等。到2012年10月,8批578个景区通过考察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1700多个景区基本达到"省级水利风景区"标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关注物质文化享受的同时越发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作为精神享受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他们希望远离城市的喧嚣,渴望拥抱大自然,期望能够摆脱在大城市的那种无形的压力。水利风景区随之便成了人们寻求旅游的一个绝佳地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证旅游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利风景区也在不断的自我强化,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制定和发展完善与水利风景区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发展我国水利旅游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已经基本形成,但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和处理水利旅游建设发展不断变化的形势,确保水利风景区的绿色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水利旅游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一些已有标准规范也需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被进一步扩充完善,与此同时,需要新制定出台相关有重大意义的,对水利风景区的长期发展有利的标准规范,如出台规范水利风景区运营的新标准,明确规定水利风景区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本文对水利风景区现有的标准规范体系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水利风景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制定的标准规范以及对水利风景区提供稳固的支撑,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一旦被制定就应该严格对其进行贯彻执行。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对策建议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1
1.2.1研究目的..1
1.2.2研究意义..1
1.2.3研究方法..2
1.3研究内容与框架.2
1.3.1研究的内容..2
1.3.2研究的框架..3
2.水利风景区及其标准规范体系现状.4
2.1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4
2.2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4
2.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5
2.3.1风景资源评价..5
2.3.2开发利用条件评价..6
2.3.3环境保护评价..7
2.3.4管理评价..8
2.3.5水利风景区评价方法 .8
2.4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规范.9
2.5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 ..10
2.6水利风景区管理规范标准...12
2.7水利风景区社会责任与义务...12
3.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补充完善建议..13
3.1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的补充完善...13
3.1.1进一步丰富水利风景区资源的评价角度13
3.1.2充分考虑环境质量13
3.1.3充分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13
3.2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补充完善...13
3.3制定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14
3.4水利风景区管理规范标准的补充完善...15
3.5制定水利风景区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相关规定. 16
4.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制定及执行的相关建议..17
4.1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的制定...17
4.2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的执行...17
5.结论与展望...18
5.1研究结论...18
5.2展望...18
参考文献......................................................20
致谢.....2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步增加,人们在关注生理需要的同时也日益开始关注精神需求,这就促使人们愿意走出家门,离开办公桌去寻找精神上的享受。旅游便成了人们出门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而促使了水利风景区的崛起与发展。与此同时,全国水利风景区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各水利风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为此水利部景区办及其他相关主体开始重视水利风景区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制定和发展与水利风景区相关的标准规范体系对于保持我国水利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化,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框架,但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水利风景区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更好的服务和管理水利旅游事业,一些早已制定运行的标准规范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通过调查研究重新规划研究,并且被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也需要新研究制定出台与之相关的有重大意义的标准规范,如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管理规范标准、水利风景区运营规范。
1.2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2.1研究目的
以我国水利风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理论和绿色旅游理论为指导,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现存的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进行剖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有建设性的完善建议和意见,以保证我国水利风景区的运营不断规范化。使我国水利风景区朝特色化、多元化、体系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1.2.2研究意义
以“创造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为主题,通过对我国现存的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深度剖析,充分认识我国水利旅游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缺陷,通过建模分析现存的评价标准、运营规范、设计规范以及管理标准规范等因素,对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以扩充完善现有的规范和标准,促进标准规范的执行,创建和谐水利风景区,实现持续发展。
1.2.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中国期刊网等专业数据库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同时以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相关研究论文和数据为参考,同时,通过国家水利部官方网站搜寻相关信息,结合自身的分析和总结方法,对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促进水利风景区和谐发展。
(2)系统研究法
借鉴旅游学方面的思想,对已经存在的国内外专家对于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取其精华,与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相融合,寻找出优化建议,保证我国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1.3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进行鲜明的阐述。
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水利风景资源状况,评价标准,规划设计规范,运营规范,管理规范标准以及水利风景区的责任与义务状况的深度研究,分析出我国水利风景区以及其标准规范体系的现状。
第三部分,为了促进水利风景区的规范发展,对我国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体系的补充完善提出建议。
第四部分,综合国内外理论以及水利风景区各方面的现状,对水利风景区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部分,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过程的创新和局限,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1.3.2研究框架
描述
图1-1 文章研究框架
2、 水利风景区及其标准规范体系现状
2.1我国水利风景资源概况
我国江河纵横,河流众多,分布广泛。长江、黄河、松辽等七大河流汇集成千万条分支河流。根据我国水利部数据显示,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水面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3个,500~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8个,10~5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600余个;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冰川、瀑布、泉点以及遍布大江南北的湿地、沼泽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与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堤防,水闸和灌溉区,以及广阔的水土流失治理区,这些水利工程被建造的初衷是用来灌溉和防洪,在发挥其基础作用的同时,这些工程也在无形中产生了丰富的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旅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从现状来看,这些水利资源基本处于无人开发无人管理的粗放开发状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需要加大管理力度,物尽其用。
2.2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现状
为了做到物尽其用,同时保证水利风景区的稳步发展,在2001年7月,水利部成立了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其办公地点设立在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其在成立之后颁布实施了大量的法规条款:如2004年5月8日的《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2004年8月1日的《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等。到2012年10月,8批578个景区通过考察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1700多个景区基本达到"省级水利风景区"标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705.html